一種船舶雷射靠泊監測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15:13:11 2
專利名稱:一種船舶雷射靠泊監測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船舶停泊監測技術,尤其涉及一種船舶雷射靠泊監測系統。
背景技術:
大型船舶在靠泊時,會受到風速風向、流速流向、氣候等複雜因素的影響,使船舶靠岸速度過快或角度過大,超過碼頭的設計數值,而造成碼頭和碼頭裝卸設備受損的事故時有發生,損失巨大。因此,監測船舶靠泊速度的設備就成為必要的配備,早期的船舶靠泊監測系統是利用聲納技術監測船舶靠泊速度,但聲納技術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如聲波波束過大,容易被來往的小船或被測船舶的船尾推進器驅動水流幹擾而影響監測效果;此外, 聲納探頭必須安裝在水下而容易損壞,維修不便等缺陷而使得監測效果不理想。
發明內容
針對以上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操作簡單、交互性更佳、監控直觀的船舶雷射靠泊監測系統,以確保在強幹擾情況下可靠工作。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船舶雷射靠泊監測系統,包括主控制器、數據交換終端以及碼頭操作區域,所述主控制器三個輸入端分別連接風速風向儀、GPS定位裝置及數據交換終端,所述碼頭操作區域均由嵌入式硬碟與輔助控制器組成,其中的嵌入式硬碟分別接有兩個攝像機,其輔助控制器分別接有兩個雷射傳感器。本發明所述的船舶雷射靠泊監測系統的有益效果為可確保在強幹擾情況下可靠工作;雷射測距傳感器防爆結構,滿足特殊危險區域使用要求;操作簡單、交互性更佳、監控直觀、組態配置靈活、兼容性好;採用能適應惡劣工作環境影響的PAC控制器和工業計算機,自動搜索、捕捉、識別、跟蹤靠岸船舶,控制和顯示監測過程,處理和記錄船舶靠泊碼頭數據;當工業計算機控制機出現故障時,主控PAC控制器仍可正常運行,保證了整個系統安全性;雷射探頭在無反射器的條件下測距距離為300米以上,精度0. 05米。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所述船舶雷射靠泊監測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主控制器;2、數據交換終端;3、靠泊主控單元;4、查詢子單元;5、風速風向儀; 6、GPS定位裝置;7、碼頭操作區域;8、嵌入式硬碟;9、輔助控制器;10、攝像機;11、雷射傳感器;12、無線網橋;13、乙太網。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船舶雷射靠泊監測系統,包括主控制器1、數據交換終端2、以及兩個分別為三萬噸與五萬噸的碼頭操作區域7,所述主控制器1三個輸入端分別連接風速風向儀5、GPS定位裝置6及數據交換終端2,所述碼頭操作區域7均由嵌入式硬碟8與輔助控制器9組成,其中的嵌入式硬碟8分別接有兩個攝像機10,其輔助控制器9分別接有兩個雷射傳感器11 ;各個噸位碼頭操作區域均與數據交換終端2連接,數據交換終端2外部配有靠泊主控單元3與具有若干查詢子單元4的乙太網13,系統外部設有無線網橋12。系統主控室部分為臺式結構,採用標準工業控制機箱、工業計算機控制機、可編程自動化PLC控制器、顯示器、鍵盤、印表機及計算機軟體,碼頭和外接部分設有兩隻雷射測距傳感器、護罩以及與室內部分連接的供電、信號線纜組成,配置室外大型LED顯示屏,讓船舶和碼頭的工作人員以及引航員了解靠泊情況;當船舶在靠泊結束進入生產狀態後,開啟「漂移監測狀態」,可使碼頭工作人員直接了解船舶與碼頭的動態距離,對其進行不同的上限、上上限告警設定後,當距離超出設定的限值後將發出告警,引起工作人員的注意,讓工作人員及時的做出處理。
權利要求
1. 一種船舶雷射靠泊監測系統,包括主控制器(1)、數據交換終端( 以及碼頭操作區域(7),其特徵在於所述主控制器(1)三個輸入端分別連接風速風向儀(5)、GPS定位裝置 (6)及數據交換終端O),所述碼頭操作區域(7)均由嵌入式硬碟(8)與輔助控制器(9)組成,其中的嵌入式硬碟(8)分別接有兩個攝像機(10),其輔助控制器(9)分別接有兩個雷射傳感器(11)。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船舶雷射靠泊監測系統,包括主控制器、數據交換終端以及碼頭操作區域,所述主控制器三個輸入端分別連接風速風向儀、GPS定位裝置及數據交換終端,所述碼頭操作區域均由嵌入式硬碟與輔助控制器組成,其中的嵌入式硬碟分別接有兩個攝像機,其輔助控制器分別接有兩個雷射傳感器。本發明有益效果為可確保在強幹擾情況下可靠工作;雷射測距傳感器防爆結構,滿足特殊危險區域使用要求;操作簡單、交互性更佳、監控直觀、組態配置靈活、兼容性好。
文檔編號G05B19/048GK102236327SQ20101015818
公開日2011年11月9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27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27日
發明者徐恆玉, 徐傑, 盛立新 申請人:上海冠卓企業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