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轉化器構造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09:15:12 2
專利名稱:能量轉化器構造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磁電能量轉化器構造,按國際專利分類表(IPC)劃分屬於能量轉化裝置類製造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電子變壓器內部結構。
背景技術:
電子變壓器是利用電磁感應的原理來改變交流電壓的裝置,達到能量轉化的目的。傳統的變壓器一般由主體並通過灌膠組合為一體,而變壓器連接到電路時通過其端子與電路板固定,但當變壓器具有一定重量和體積的時候,僅靠變壓器骨架上的幾個端子,遠遠不能滿足產品在使用及運輸過程中拉力的要求,因此變壓器安裝的強度不夠時,就會出現變壓器的端子脫落,破壞了安裝板,導致整個產品損壞。針對變壓器與電路板連接固定的不足,本領域技術人員在裝配灌膠的過程中,常規方法有兩種1.在外殼的外圍增加安裝孔以達到固定作用,但此方法佔用空間較大;2、 做一個「工」字型構件,工字型的底部有四個凸起,在「工」字型構件頂部的兩個交點處分別開有兩個孔用於與電路板連接,且目的是灌膠之後變壓器通過上述構件與電路板連接更牢固,又不影響變壓器端子與電路的導電性能,而且可以節省空間。第二種方法相對於第一種方法,顯然更好一點,然而「工」字型構件與主體裝配灌膠時,由於工字構件的橫杆設置於主體骨架及線包之上,導致灌膠不均勻,影響到變壓器的電學性能,並且在安裝工字型構件時有一定的困難,並且要求變壓器必須使用帶四孔的鋼片,其鋼片的價格較貴,且性能相當於不帶孔的更差一點。
發明內容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磁電能量轉化器構造,通過分體式支架的配合組裝形成的轉化器主體結構更緊湊,與電路板板連接更牢固,且無須使用帶孔的鋼片,大大提高了變壓器的性能,節省了能源。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磁電能量轉化器構造,包括骨架本體、支架及外殼,其中外殼,其設置於骨架本體的外圍;骨架本體,其中部設有用於纏繞初級線和次級線的骨架窗口,骨架本體兩端沿著同一方向向上延伸多個凸起形成兩排凸起,各凸起中分別裝有引線端子,相鄰的凸起之間構成過線槽;支架,為兩個並對稱設置於骨架本體的兩側並與骨架本體扣接為一體,各支架中間部位設有連接柱。進一步,所述的支架上的連接柱中心為盲孔,用於與線路板連接以固定整個變壓器,且上述連接柱的高度略高於骨架本體上凸起的高度。進一步,所述的支架由支架體及連接柱一體成型,支架體兩端延伸有與骨架本體扣接的卡鉤結構,支架兩端的卡鉤結構扣接於骨架主體兩排凸起的最外側凸起的下面。[0012]進一步,所述的連接柱兩側設有支撐板與支架體一體成型,以增加與線路板連接穩定性。本實用新型依照變壓器組裝流程裝配好骨架主體及外殼,可以用手直接把支架卡扣於骨架主體上,灌膠時由於支架跟外罩的邊是同一高度的,所以不會將安裝孔封住,膠幹後支架,骨架,外殼將成為一體形成變壓器。本實用新型由於在變壓內總結構增加一對支架,通過其上的連接柱孔達到固定整個變壓器的目的,與現有工字形構件相比,裝配簡單, 且由於省略了中間的橫杆使灌膠更均勻,提高的變壓器的性能,並且節約了構件材料,從而降低變壓器的生產成本。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分解圖。[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支架立體圖。[0016]圖3是本實用新型內部結構主視圖。[0017]圖4是本實用新型內部結構仰視圖。[0018]圖5是本實用新型內部結構俯視圖。[0019]圖6是本實用新型內部結構側視圖。[0020]圖7是本實用新型支架主視圖。[0021]圖8是本實用新型支架仰視圖。[0022]圖9是本實用新型支架後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請參閱圖1、圖2、圖3、圖4及圖5,一種磁電能量轉化器構造,包括包括骨架本體1、支架及外殼4,其中外殼4,其設置於骨架本體1的外圍;骨架本體1,其中部設有用於纏繞初級線和次級線的骨架窗口,骨架本體兩端沿著同一方向向上延伸多個凸起形成兩排凸起11、12,各凸起中分別裝有引線端子,相鄰的凸起之間構成過線槽;支架3,為對稱的兩個31、32,分別設置於骨架本體1的兩側並與骨架本體扣接為一體,各支架中間部位設有連接柱301。請參閱圖2、圖7、圖8及圖9,支架上的連接柱301中心為盲孔,用於與線路板連接以固定整個變壓器,且上述連接柱301的高度略高於骨架本體上凸起11、12的高度。支架3由支架體302及連接柱301 —體成型,支架體兩端延伸有與骨架本體扣接的卡鉤結構 303、304,支架兩端的卡鉤結構扣接於骨架主體兩排凸起的最外側凸起的下面。連接柱301 兩側設有支撐板305與支架體一體成型,以增加與線路板連接穩定性。本實用新型依照變壓器組裝流程裝配好骨架主體1及外殼,可以用手直接把支架 3卡扣於骨架主體上,膠幹後骨架1,支架3,外殼4成為一體內形成變壓器,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由於在變壓器內總結構增加一對支架,通過其上的連接柱孔達到固定整個變壓器的目的,與現有工字形構件相比,裝配簡單,且由於省略了中間的橫杆使灌膠更均勻,提高的變壓器的性能,並且節約了構件材料,也節省了安裝時間,從而降低變壓器的生產成本, 與外殼本身帶有安裝孔的變壓器相比,又節省了空間。 以上所記載,僅為利用本創作技術內容的實施例,任何熟悉本項技藝者運用本創作所做的修飾、變化,皆屬本創作主張的專利範圍,而不限於實施例所揭示者。
權利要求1.一種磁電能量轉化器構造,其特徵在於包括骨架本體、支架及外殼,其中外殼,其設置於骨架本體的外圍;骨架本體,其中部設有用於纏繞初級線和次級線的骨架窗口,骨架本體兩端沿著同一方向向上延伸多個凸起形成兩排凸起,各凸起中分別裝有引線端子,相鄰的凸起之間構成過線槽;支架,為兩個並對稱骨架本體的兩側並與骨架本體扣接為一體,各支架中間部位設有連接柱。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轉化器構造,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支架上的連接柱中心為盲孔,用於與線路板連接以固定整個能量轉化器,且上述連接柱的高度略高於骨架本體上凸起的高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量轉化器構造,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支架由支架體及連接柱一體成型,支架體兩端延伸有與骨架本體扣接的卡鉤結構,支架兩端的卡鉤結構扣接於骨架主體兩排凸起的最外側凸起的下面。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能量轉化器構造,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連接柱兩側設有支撐板與支架體一體成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磁電能量轉化器構造,包括包括骨架本體、支架及外殼,外殼設置於骨架本體的外圍;支架為對稱的兩個,分別設置於骨架本體的兩側並與骨架本體扣接為一體,各支架中間部位設有連接柱。本實用新型依照變壓器組裝流程裝配好骨架主體及外殼,並把支架卡扣於骨架主體上,灌膠時由於支架跟外罩的邊是同一高度的,所以不會將安裝孔封住,膠幹後,骨架,外殼,支架成為一體形成變壓器。本實用新型由於在變壓器內總結構增加一對支架,與現有工字形構件相比裝配簡單,且由於省略了中間的橫杆使灌膠更均勻,提高的變壓器的性能,並且節約了構件材料及安裝時間,從而降低變壓器的生產成本,與外殼本身帶有安裝孔的變壓器相比,又節省了空間。
文檔編號H01F27/30GK201956171SQ20102062734
公開日2011年8月31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26日
發明者孫寶強, 陳敏 申請人:廈門賽特勒磁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