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肝膽溼熱型黃疸的中藥方劑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10:39:02
一種治療肝膽溼熱型黃疸的中藥方劑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治療肝膽溼熱型黃疸的中藥方劑,其特徵在於是由以下重量組份的中藥原料製成:田基黃20-40份,板藍根10-20份,白芍10-20份,黃芩5-15份,雞骨草10-20份,茵陳10-20份,柴胡5-10份,甘草5-10份,白背葉根20-40份,車前草5-15份,牛膝5-15份。本發明根據中醫理論,針對黃疸的發病機理,以清熱化溼、健脾和胃為治療原則,對於治療肝膽溼熱型黃疸具有療效明顯、標本兼治、固本培元,且藥源廣、成本低、毒副作用小等優點。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肝膽溼熱型黃疸的中藥方劑
[0001]【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醫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肝膽溼熱型黃疸的中藥方劑。
[0002]【背景技術】:
肝膽溼熱證為溼熱內蘊肝膽功能失常所致的病證。常因感受溼熱之邪或脾虛水溼內生,日久化熱,或長期過食甘肥厚味生溼助熱,影響肝膽功能所致。由於感受溼熱之邪,或嗜酒,過食肥甘辛辣,釀生溼熱,或脾胃運化失常,溼濁內生,蘊而化熱,阻遏肝膽而成。屬實證,臟腑同病,病位在肝、膽,往往涉及脾胃。多見於急性黃膽型肝炎、膽囊和膽管炎症、膽結石等疾患。
[0003]
【發明內容】
:
本發明就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根據中醫理論,針對黃疸的發病機理,以清熱化溼、健脾和胃為治療原則,提供一種對於治療肝膽溼熱型黃疸具有,療效明顯、標本兼治、固本培元,且藥源廣、成本低、毒副作用小的中藥方劑。
[0004]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治療肝膽溼熱型黃疸的中藥方劑,其特徵在於是由以下重量組份的中藥原料製成:田基黃20-40份, 板藍根10-20份,白芍10-20份,黃芩5_15份,雞骨草10-20份,茵陳
10-20份,柴胡5-10份,甘草5-10份,白背葉根20-40份,車前草5-15份,牛膝5-15份。
[0005]配方優選為:
田基黃30份,板藍根15份,白芍12份,黃芩9份,雞骨草12份,茵陳12份,柴胡6份,甘草6份,白背葉根30份,車前草10份,牛膝10份。
[0006]製備方法與服用說明:
按重量配比取上述中藥原料,用95%的乙醇浸泡72小時後,去上清液回收乙醇後備用,將所剩藥渣煎煮3次後所得煎煮液與上清液混合,而後霧化乾燥,在所得乾燥物中加入藥劑學中常用添加劑可以製成任何常用劑型。
[0007]每日服用3次,每次相隔6-8小時,每次服藥量為劑型中含5克生藥。連服I周為一個療程。
[0008]組成本發明的中藥原料的詳細說明如下:
田基黃: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肝、脾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溼退黃,消腫散瘀等功效。常用於溼熱黃疸,腸癰,目赤腫痛,熱毒瘡腫;近有用於急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肝區疼痛,闌尾炎,乳腺炎,肺膿腫等症。研究表明:本品對急性黃疸型和非黃疸型肝炎、遷延性和慢性肝炎等疾患,均有較顯著療效。用藥後肝功能、自覺症狀及體徵有明顯改善。田基黃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牛型結核桿菌、肺炎球菌、豬霍亂桿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對離體兔腸,田基黃流浸膏低濃度可見節律性收縮增強,高濃度出現痙攣性收縮。對蟾蜍心臟,低濃度時先興奮後抑制,高濃度則出現心肌纖維性顫動而致心跳停止。對狗血壓稍有下降。
[0009]板藍根:味苦,性寒。歸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等功效。常用於溫毒發斑,舌絳紫暗,痄腮,喉痺,爛喉丹痧,大頭瘟疫,丹毒,癰腫等症。板藍根在臨床上清熱涼血、抗病毒抗菌作用明顯,用量大,堪稱中成藥之最。研究結果表明,板藍根具有顯著的清除體內能引起體溫升高的熱原作用,並已分離得到這種活性物質。板藍根的退燒作用即是通過殺滅體內的病毒細菌等病原體、清除引起發燒的過氧自由基和熱原等因素而實現的。在低燒的情況下,服用板藍根等中成藥,不但能夠有效的退燒,同時,還能夠促進身體的康復和免疫力抵抗力的增強。早期應用,同時配合對症處理,可大大提高治療效果。
[0010]白芍:性涼,味苦酸,微寒,具有補血養血、平抑肝陽、柔肝止痛。斂陰止汗等功效,適用於陰虛發熱、月經不調、胸腹脅肋疼痛、四肢攣急,瀉痢腹痛、自汗盜汗、崩漏、帶下等症。本品中所含芍藥甙有抗菌、解熱、抗炎、增加冠狀動脈流量、改善心肌營養血流、擴張血管、對抗急性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鎮靜、鎮痛、解痙、抗潰瘍、調節血糖的作用;白芍煎劑能抑制痢疾桿菌、肺炎鏈球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溶血性鏈球菌、綠膿桿菌等。此外,研究表明:白芍對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有增強作用。
[0011]黃芩:味苦、性寒,能清熱燥溼、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溫熱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熱咳嗽、溼熱黃膽、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動不安、高血壓、癰腫癤瘡等症。本品還具有抗菌、抗真菌、抗病毒、抗炎抗變態反應、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可降低肝總膽固醇、游離膽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保肝、利膽、抗氧化、抗癌等作用。
[0012]雞骨草:味甘微苦、性涼,歸肝、膽、胃經。具有清熱利溼,散瘀止痛等功效。常用於黃疸型肝炎,胃痛,風溼骨痛,跌打瘀痛,乳痛等症。本品中所含雞骨草粗皂甙對肝損傷有保護效果。此外,還有強壯作用。
[0013]茵陳:味苦、辛,性微寒。歸脾、胃、肝、膽經。清熱利溼;退黃。主治:黃疸、小便不利、溼瘡瘙癢、傳染性黃疸型肝炎等藥理學研究有利膽,保護肝功能解熱,抗炎,降血脂,擴冠等作用,當然這只是西醫學提取茵陳成分做出來的研究,臨床應用上效果如何不好判定。陳素毒性為中樞抑制,表 現為思睡,流涎等。茵陳用量過大可引起頭暈,噁心,腹瀉,上腹部不適,急性肝膽損傷,亦有心律不齊的報導,但是治療劑量的茵陳一般不會造成嚴重的損傷作用。茵陳有顯著的保肝作用,對甲,B型肝炎,黃疸型肝炎,有顯著的療效。有利膽,促進膽汁分泌,增加膽汁中膽酸和膽紅素排出的作用.能增加心臟冠脈血流量,改善微循環,並有降血壓,降血脂,抗凝血,利尿解熱平喘,驅除蛔蟲及抑制多種致病性皮膚真菌與細菌的作用。
[0014]柴胡:味苦,性微寒。歸肝、膽經。具有和解表裡,疏肝,昇陽等功效。常用於感冒發熱,寒熱往來,胸脅脹痛,月經不調,子官脫垂,脫肛等症。本品的有效成分:揮髮油(丁香酚、已酸、r-十一酸內酯和對甲氧基苯二酮),柴胡皂苷(阜苷元A)。作用:對傷寒、副傷寒疫苗、大腸桿菌液、發酵牛奶、酵母等所致發熱有明顯解熱作用;且能使動物正常體溫下降。商品柴胡煎劑2g/kg給兔灌胃,對用疫苗及溫刺引起的發熱均有明顯的解熱作用;抗炎,有效成分:皂苷。作用:對多種致炎劑所致踝關節腫和結締組織增生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柴胡皂甙300 mg/kg腹腔注射,可抑制角叉菜膠、5-羥色胺、組胺引起的大鼠足蹠腫脹,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腫,同時可使腎上腺肥大,胸腺萎縮;抑制炎症組織組胺釋放及白細胞遊走?』促進免疫功能,有效成分:柴胡多糖。作用:吞噬功能增強、自然殺傷細胞功能增強,提高病毒特異性抗體滴度,提高淋巴細胞轉核率,提高皮膚遲發性過敏反應;抗肝損傷,柴胡注射液(濃度1: Dlml/只皮下注射連續5天可顯著降低四氯化碳引起的大鼠血清GPT升高,肝細胞變性及壞死也明顯減輕,肝細胞內糖原及核糖核酸含量也接近正常;抗輻射損傷,柴胡多糖5 mg/只腹腔注射,可提高照射小鼠的存活率,小鼠胸腺細胞中3H-TdR的摻入增加,同時加速胸腺細胞的釋放,同時又使血漿中皮。質酮含量增加,切除腎上腺後,不再有這些表現,故認為是通過腎上腺皮質實現的。此外,體外有抗結核菌作用。
[0015]甘草:味甘,性平。歸心、肺、脾、胃經。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等功效。常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甘草甜素或其鈣鹽有較強的解毒作用,對白喉毒素、破傷風毒素有較強的解毒作用,對於一些過敏性疾患、動物實驗性肝炎、河豚毒及蛇毒亦有解毒作用。其解毒作用機制可能是多方面的,通過物理、化學方式的沉澱、吸附與結合,加強肝臟的解毒機能以及甘草甜素的水解產物葡萄糖醛酸也是解毒作用的有效成分。此外,甘草次酸對大白鼠的棉球肉芽腫、甲醛性浮腫,結核菌素反應、皮下肉芽囊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甘草酸銨、甘草次酸鈉能有效影響皮下肉芽囊性炎症的滲出期及增生期,其作用強度弱於或接近於可的松。甘草酸的各種製劑之抗炎作用,以琥珀酸鹽的活性較高,但毒性亦大。
[0016]白背葉根:味微苦;澀;性平。歸脾;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祛溼;收澀;消瘀等功效。常用於肝炎腸炎;淋濁;帶下;脫肛;子宮下垂;肝脾腫大;跌打扭傷等症。研究表明:本品中所含的熊果酸具有鎮靜、抗炎、抗菌、抗糖尿病、抗潰瘍、降低血糖等多種生物學效應,熊果酸還具有明顯的抗氧化功能。熊果酸臨床表現有顯著而迅速降低谷丙轉氨酶、血清轉氨酶、消退黃疽、增進食慾、抗纖維化和恢復肝功能的作用,具有見效快、療程短、效果穩定的特點。
[0017]車前草:味甘,性寒。歸肝、腎、肺、小腸經。具有清熱利尿,祛痰,涼血,解毒等症。常用於水腫尿少,熱淋澀痛,暑溼瀉痢,痰熱咳嗽,吐血衄血,癰腫瘡毒等症。本品中所含齊墩果酸可以減輕肝損傷:齊墩果酸為五環三萜類化合物,對四氯化碳引起的大鼠急慢性肝損傷有明顯保護作用。經治療後,腫大的線粒體與擴張的粗面內質網得到恢復。還可使急性和慢性肝損傷的肝細胞氣球樣變性、壞死和炎性反應明顯減輕。肝內甘油三酯蓄積減少,糖原量增多;降低血清谷 丙轉氨酶活性:齊墩果酸對急性、慢性肝炎及肝硬化動物均有明顯降酶作用;降低血清r-球蛋白,並與組織學觀察所見之肝臟有關炎症反應減輕相一致;促進肝細胞的再生:齊墩果酸可促使大鼠殘留肝臟的核分裂相數目明顯增多,再生度高於對照組,提示具有促進細胞再生的作用;降低肝硬化大鼠腦勻漿酷氨酸水平:由於腦勻漿酷氨酸水平明顯下降,可抑制假性神經遞質的生成,故有利於肝性腦病的防治;抑制肝纖維增生:經齊墩果酸治療的肝纖維化的大鼠,肝纖維增生嚴重並明顯減輕,肝膠原蛋白含量減少,提示具有防治肝硬化的作用;齊墩果酸對小鼠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和實驗性關節炎有明顯抑制作用,但對異性體液免疫功能和抗原結合細胞有影響。增強免疫和抑制S180瘤株生長;對染色體損傷有保護作用,對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有預防作用,還可糾正蛋白代謝障礙。
[0018]牛膝:味苦、酸,性平。歸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逐瘀通經,引血下行等功效。常用於腰膝酸痛,筋骨無力,經閉症瘕,肝陽眩暈等症。實驗表明:本品中所含的蛻皮甾酮具有較強的蛋白質合成促進作用。蔗糖密度樣度離心分析表明,給藥血RNA較對照血具有2倍的鑄型活性,提示蛻皮留酮的蛋白質合成效果至少伴有促進m — RNA合成的作用。離乳雄性小鼠連續給予促蛻皮留酮60天時,其體重增長較快,肝腎蛋白質合成水平亦增高,肝組織檢查可見肝細胞功能亢進表現。此外,還具有抗炎鎮痛等作用。
[0019]本發明根據中醫理論,針對黃疸的發病機理,以清熱化溼、健脾和胃為治療原則,對於治療肝膽溼熱型黃疸具有療效明顯、標本兼治、固本培元,且藥源廣、成本低、毒副作用小等優點。
[0020]【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治療肝膽溼熱型黃疸的中藥方劑,其特徵在於是由以下重量組份的中藥原料製成:田基黃30份,板藍根15份,白芍12份,黃芩9份,雞骨草12份,茵陳12份,柴胡6份,甘草6份,白背葉根30份,車前草10份,牛膝10份。
[0021]實施例2:
一種治療肝膽溼熱型黃疸的中藥方劑,其特徵在於是由以下重量組份的中藥原料製成:田基黃25份,板藍根15份,白芍10份,黃芩6份,雞骨草10份,茵陳10份,柴胡10份,甘草8份,白背葉根25份,車前草8份,牛膝8份。
[0022]實施例3:
一種治療肝膽溼熱型黃疸的中藥方劑,其特徵在於是由以下重量組份的中藥原料製成:田基黃40份,板藍根20份,白芍20份,黃芩15份,雞骨草20份,茵陳20份,柴胡10份,甘草10份,白背葉根35份,車前草15份,牛膝15份。 [0023]實施例1-3均採用以下的製備方法與服用方法:
按重量配比取上述中藥原料,用95%的乙醇浸泡72小時後,去上清液回收乙醇後備用,將所剩藥渣煎煮3次後所得煎煮液與上清液混合,而後霧化乾燥,在所得乾燥物中加入藥劑學中常用添加劑可以製成任何常用劑型。
[0024]每日服用3次,每次相隔6-8小時,每次服藥量為劑型中含5克生藥。連服I周為一個療程。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肝膽溼熱型黃疸的中藥方劑,其特徵在於是由以下重量組份的中藥原料製成:田基黃20-40份,板藍根10-20份,白芍10-20份,黃芩5_15份,雞骨草10-20份,茵陳10-20份,柴胡5-10份,甘草5-10份,白背葉根20-40份,車前草5-15份,牛膝5-15份。
2.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種治療肝膽溼熱型黃疸的中藥方劑,其特徵在於是由以下重量組份的中藥原料製成:田基黃30份,板藍根15份,白芍12份,黃芩9份,雞骨草12份,茵陳12份,柴胡6份,甘草6份,白背葉根30份,車前草10份,牛膝10份。
【文檔編號】A61P1/16GK104013685SQ201410296793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8日
【發明者】陳曉明 申請人:蚌埠明日欣醫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