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廢舊聚丙烯塑料清洗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15:35:26

本實用新型涉及塑料清洗裝置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廢舊聚丙烯塑料清洗裝置。
背景技術:
聚丙烯是一種半結晶的熱塑性塑料。具有較高的耐衝擊性,機械性質強韌,抗多種有機溶劑和酸鹼腐蝕。在工業界有廣泛的應用,是平常常見的高分子材料之一。澳大利亞的錢幣也使用聚丙烯製作。
現有的廢舊聚丙烯塑料清洗裝置採用全開放式清洗方式或全封閉式清洗方式,前者耗水量巨大,運行成本高,後者雖相對節水,但是清洗效率低下,缺乏一種適中的廢舊聚丙烯塑料清洗裝置,為此我們提出一種廢舊聚丙烯塑料清洗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廢舊聚丙烯塑料清洗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現有的廢舊聚丙烯塑料清洗裝置採用全開放式清洗方式或全封閉式清洗方式,前者耗水量巨大,運行成本高,後者雖相對節水,但是清洗效率低下,缺乏一種適中的廢舊聚丙烯塑料清洗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廢舊聚丙烯塑料清洗裝置,包括清洗裝置主體,所述清洗裝置主體的頂部設置有清洗倉,所述清洗倉的頂部設置有入料裝置,且清洗倉的內部設置有第一轉軸,所述第一轉軸上設置有攪拌杆,所述清洗倉的底部安裝有電磁閥通道,所述電磁閥通道的下方設置有衝洗倉,所述衝洗倉的內部安裝有第二轉軸,所述第二轉軸上設置有螺旋輸送扇葉,所述衝洗倉的底部設置有紅外線加熱器,且衝洗倉的頂部設置有噴淋裝置,所述噴淋裝置的一側設置有溫控器,所述衝洗倉的底部設置有濾網,所述濾網的下方設置有排汙通道。
優選的,所述入料裝置的後方設置有驅動電機,所述第一轉軸與驅動電機通過減速器傳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入料裝置的一側設置有清潔劑箱。
優選的,所述第二轉軸與衝洗倉通過密封軸承外殼連接,且第二轉軸與伺服電機通過減速器傳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清洗裝置主體的底部設置有排汙管,且清洗裝置主體上與伺服電機相反方向設置有排料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科學合理,使用方便,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清洗效率高,耗水量相對較小,環保性能高的廢舊聚丙烯塑料清洗裝置,本實用新型的內部設置有清洗倉和衝洗倉,清洗倉採用密封形式清洗,在廢舊聚丙烯塑料進入清洗倉後一次清注水和清潔劑,由攪拌杆帶動塑料清洗,這種方式能夠最大程度上利用清潔劑,清潔效果好,且耗水量小,清洗後的塑料進入衝洗倉,噴淋裝置對廢舊聚丙烯塑料進行活水開放式清洗,清洗效率高,同時紅外線加熱器對其進行高溫消毒處理。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入料裝置;2、清洗倉;3、清洗裝置主體;4、電磁閥通道;5、衝洗倉;6、伺服電機;7、密封軸承外殼;8、紅外線加熱器;9、濾網;10、排汙通道;11、第一轉軸;12、第二轉軸;13、螺旋輸送扇葉;14、排汙管;15、排料口;16、溫控器;17、噴淋裝置;18、攪拌杆。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廢舊聚丙烯塑料清洗裝置,包括清洗裝置主體3,清洗裝置主體3的頂部設置有清洗倉2,清洗倉2的頂部設置有入料裝置1,且清洗倉2的內部設置有第一轉軸11,第一轉軸11上設置有攪拌杆18,清洗倉2的底部安裝有電磁閥通道4,電磁閥通道4的下方設置有衝洗倉5,衝洗倉5的內部安裝有第二轉軸12,第二轉軸12上設置有螺旋輸送扇葉13,衝洗倉5的底部設置有紅外線加熱器8,且衝洗倉5的頂部設置有噴淋裝置17,噴淋裝置17的一側設置有溫控器16,衝洗倉5的底部設置有濾網9,濾網9的下方設置有排汙通道10。
入料裝置1的後方設置有驅動電機,第一轉軸11與驅動電機通過減速器傳動連接,入料裝置1的一側設置有清潔劑箱,第二轉軸12與衝洗倉5通過密封軸承外殼7連接,且第二轉軸12與伺服電機6通過減速器傳動連接,清洗裝置主體3的底部設置有排汙管14,且清洗裝置主體3上與伺服電機6相反方向設置有排料口15。
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該廢舊聚丙烯塑料清洗裝置按正常程序安裝好後,首先將清洗裝置主體3連接設備,廢舊聚丙烯塑料通過入料裝置1進入清洗倉2的內部,入料裝置1側邊的清潔劑箱自動排出清潔劑,驅動電機帶動第一轉軸11轉動,第一轉軸11上的攪拌杆18對廢舊聚丙烯塑料進行攪拌清洗,當達到一定時長後,電磁閥通道4自動打開,汙水和廢舊聚丙烯塑料進入衝洗倉5的內部,伺服電機6通過第二轉軸12帶動螺旋輸送扇葉13旋轉,螺旋輸送扇葉13將廢舊聚丙烯塑料螺旋推進排料口15,在推進過程中噴淋裝置17對廢舊聚丙烯塑料進行活水循環清洗,汙水通過排汙管14排出。
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