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託換節點的處理方法
2023-12-10 03:07:11 1
專利名稱:基礎託換節點的處理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種基礎託換節點的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基礎託換,又稱地下託換(Under pinning),狹義上講是為了增加現有建築基礎的支持承載能力,在現有基礎的下部增加新的永久性支撐物或基礎;廣義上講是當緊挨著或者是在現有基礎建築物的正下方開挖土方時,為了消除對現有基礎建築物功能與結構等可能帶來的影響,對現有基礎建築物進行加固補強、對建築物的持力層地基進行改良、新基礎設置及新舊基礎替換等工程。因此在荷載的轉移過程中必然存在託梁(或桁架,以下同)拆柱(或牆,或樁以下同)、託梁接柱和託梁換柱等技術過程。隨著以城市地鐵為主體的地下公共運輸設施的建設的大力發展,地下設施越來越擁擠,地下空間的利用不斷立體化,城市建設呈現出地上一地下表層一淺層深度地下一大深度地下的發展趨勢,因此託換技術在現代城市土木施工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現今對於普通基礎加固節點處理,一種是加大原有基礎的受力面,另一種是對原有基礎下方的土體極性水泥漿加固,而這兩種處理可能會產生以下缺點
1、無論是加大基礎截面還是注漿加固都勢必擾動原有基礎下方的土體,致使產生不利的沉降;
2、以上兩種方法支持力層依舊在第一層土,承載力沒有根本上的加強。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礎託換節點的處理方法,用以解決現有技術基礎託換節點的處理過程中導致的沉降且承載力增強不明顯的問題。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基礎託換節點的處理方法,其中,包括
步驟一 101 開挖牆體兩側的土方,為後續夾牆梁的施工預留施工空間;
步驟二 102 在矩形凹槽內的牆面上開設多個工字鋼孔;
步驟三103 在每一工字鋼孔內設置一工字鋼;
步驟四104 在兩凹槽內進行夾牆梁的模板和鋼筋的施工;
步驟五105 將工字鋼與夾牆梁的主筋焊接;
步驟六106 在夾牆梁內預留樁孔;
步驟七107 進行夾牆梁的澆築;
步驟八108 將樁穿過預留樁孔進行靜壓樁施工。如上所述的基礎託換節點的處理方法,其中,步驟一 101後還包括,用刷子清理工字鋼孔。如上所述的基礎託換節點的處理方法,其中,步驟七107之後還包括,對夾牆梁的強度進行測試,在夾牆梁的強度達到設定值後進行步驟八108的施工。
如上所述的基礎託換節點的處理方法,其中,步驟八108後還包括,在樁身內灌注混凝土。如上所述的基礎託換節點的處理方法,其中,步驟三103中的多個工字鋼孔開設在同一水平高度上。綜上所述,本發明基礎託換節點的處理方法,解決了現有技術基礎託換節點的處理過程中導致的沉降且承載力增強不明顯的問題,在牆體兩側設置夾牆梁,將工字鋼穿過牆體與夾牆梁焊接,穿過夾牆梁設置錨杆樁,使得牆體的壓力通過工字鋼及夾牆梁轉移到錨杆樁上,大大增強了牆體的承載力。
圖1是本發明基礎託換節點處理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本發明基礎託換節點處理方法的流程圖,請參見圖1,一種基礎託換節點的處理方法,其中,包括
步驟一 101 開挖牆體兩側的土方,為後續夾牆梁的施工預留施工空間,在牆體的兩側開設兩矩形凹槽,以適應夾牆梁的形狀。步驟二 102 在矩形凹槽內的牆面上開設多個工字鋼孔,為在牆體內設置工字鋼預留施工空間。步驟三103 在每一工字鋼孔內設置一工字鋼;工字鋼具有,抗彎能力強、施工簡單、節約成本、結構重量、力學性能好的優點,在牆體內設置工字鋼使牆體受到的下壓力可以通過工字鋼轉移。步驟四104 在兩凹槽內進行夾牆梁的模板和鋼筋的施工,用以預先搭建一夾牆梁的框架,在牆體的兩側搭建夾牆梁,使得在夾牆梁搭建完成後牆體所受的力可通過兩夾牆梁進行轉移。步驟五105 將工字鋼與夾牆梁的主筋焊接,使得原本牆體施加到牆體原本的託換節點上的下壓力通過工字鋼轉移到主筋上,進而可以將牆體受到的下壓力及自身重力轉移到澆築完成的夾牆梁上。步驟六106 在夾牆梁內預留樁孔,為後續的沉樁操作做好準備。步驟七107 進行夾牆梁的澆築,將水泥灌入模板中,完成夾牆梁的施工。步驟八108 將樁穿過預留樁孔進行靜壓樁的施工,本發明使用的樁位錨杆樁,既將錨杆樁穿過樁孔沉入地下,並進行混凝土的灌注,完成灌注後在夾牆梁以上配置一定數量的鋼筋,再用混凝土進行澆注,即可保證錨杆樁與夾牆梁的可靠固定。本發明的步驟一 101後還包括,用刷子清理工字鋼孔,避免工字鋼孔內的雜物影響工字鋼的施工。本發明的步驟七107之後還包括,對夾牆梁的強度進行測試,在夾牆梁的強度達到設定值後進行步驟八108的施工,避免夾牆梁的強度不夠造成沉樁施工過程中出現誤差,或造成夾牆梁的損壞,影響基礎託換的效果。
本發明的步驟八108後還包括,在樁身內灌注混凝土。本發明的步驟三103中的多個工字鋼孔開設在同一水平高度上,便於將夾牆梁的主筋與工字鋼進行焊接。綜上所述,本發明基礎託換節點的處理方法,解決了現有技術基礎託換節點的處理過程中導致的沉降且承載力增強不明顯的問題,在牆體兩側設置夾牆梁,將工字鋼穿過牆體與夾牆梁焊接,穿過夾牆梁設置錨杆樁,使得牆體的壓力通過工字鋼及夾牆梁轉移到錨杆樁上,大大增強了牆體的承載力。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進行了詳細描述,但其只是作為範例,本實用新型並不限制於以上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任何對本實用新型進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實用新型的範疇之中。因此,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下所作的均等變換和修改,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基礎託換節點的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步驟一 101 開挖牆體兩側的土方,為後續夾牆梁的施工預留施工空間;步驟二 102 在矩形凹槽內的牆面上開設多個工字鋼孔;步驟三103 在每一工字鋼孔內設置一工字鋼;步驟四104 在兩凹槽內進行夾牆梁的模板和鋼筋的施工;步驟五105 將工字鋼與夾牆梁的主筋焊接;步驟六106 在夾牆梁內預留樁孔;步驟七107 進行夾牆梁的澆築;步驟八108 將樁穿過預留樁孔進行靜壓樁施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礎託換節點的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一101後還包括,用刷子清理工字鋼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礎託換節點的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七107之後還包括,對夾牆梁的強度進行測試,在夾牆梁的強度達到設定值後進行步驟八108的施工。
4.根據權利要求1述的基礎託換節點的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八108後還包括,在樁身內灌注混凝土。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礎託換節點的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三103中的多個工字鋼孔開設在同一水平高度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礎託換節點的處理方法,其中,包括開挖牆體兩側的土方,為後續夾牆梁的施工預留施工空間;在矩形凹槽內的牆面上開設多個工字鋼孔;在每一工字鋼孔內設置一工字鋼;在兩凹槽內進行夾牆梁的模板和鋼筋的施工;將工字鋼與夾牆梁的主筋焊接;在夾牆梁內預留樁孔;進行夾牆梁的澆築;將樁穿過預留樁孔進行靜壓樁施工。本發明基礎託換節點的處理方法,解決了現有技術基礎託換節點的處理過程中導致的沉降且承載力增強不明顯的問題,在牆體兩側設置夾牆梁,將工字鋼穿過牆體與夾牆梁焊接,穿過夾牆梁設置錨杆樁,使得牆體的壓力通過工字鋼及夾牆梁轉移到錨杆樁上,大大增強了牆體的承載力。
文檔編號E02D37/00GK102587409SQ20111000260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7日
發明者施臻, 楊敏, 趙琪, 閔衛國 申請人:上海市第二建築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