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風單元的製作方法
2023-11-06 17:02:27 2
專利名稱:送風單元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潔淨行業的終端空氣過濾設備,尤其是一種送風單元的結構改進。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送風單元,包括框架、濾芯、金屬網、送風接口、銘牌,其特別之處還有分隔槽,將框架內腔分為左、右兩部分,可滿足同一尺寸多種風量變化要求,框架的正面分別安置左、右二塊金屬網,金屬網的一端欽入分隔槽,其餘端通過粘合層固定在框架的內面上;在金屬網的內層緊連濾芯,濾芯為超細玻璃纖維濾紙,濾芯與兩側面的側板有粘合層,濾芯的上、下兩端也有粘合層與框架上、下內面連結,送風接口與框架採用專用夾子相連,導流網板與送風接口通過支架件用螺栓連接,可以在頂棚下部調節導流網板的高度,以改變風量的大小。銘牌,採用商標紙、自粘在框架頂面上,表示安裝方向。
本實用新型的框架、通風接口、導流網板均為鋁板,安裝時,只需平放在頂棚上,利用自重壓緊。
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上表述,具有結構簡單合理、體積小效果好的作用。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2是
圖1的A嚮導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分隔槽的縱向圖。
圖4為圖2所示專用夾子的使用狀態放大示意圖。
圖中1、框架;11、加強筋 12、凸部 13、側板; 14、專用夾子2、濾芯;3、金屬網 4、送風接口 41、接口鋁板 42、支架件 43、螺栓 44、螺帽 5、銘牌51、商標紙6、分隔槽 7、粘合層 71、粘合層A 72、粘合層B 8、導流網板。
從
圖1至圖4中可以看出一種送風單元,包括框架1、濾芯2、金屬3、送風接口4、銘牌5,還有分隔槽6、導流網板8。分隔槽6將框架1內腔分為左、右兩部分;銘牌5採用商標紙51,自粘貼在框架1頂面上;框架1的內部有數條加強筋11,其正面分別安置左、右二塊金屬網3,金屬網3與分隔槽6接觸的一端欽入分隔槽6,其餘端通過粘合層7固定在框架1的內面上;在金屬網3的內層緊連濾芯2,濾芯2為超細玻璃纖維紙,濾芯2與框架1兩側面的側板13有粘合層A71,該粘合層為聚醋酸乙烯乳膠,濾芯的上、下兩端與框架1上、下內面也有粘合層B72,該粘合層為聚氨脂;送風接口4與框架1用專用夾子14連接,專用夾子14的一端側面卡固在框架凸部12,另一端側面欽壓在送口接口4的接口鋁板41上;導流網板8與送風接口4通過支架件42用螺栓43連接;支架件42用螺帽44固定在送風接口4上;框架1、送風接口4、分隔槽14、導流網板8所用材料均為鋁板。
使用時,本實用新型通過接口鋁板上的送風接口4與送風系統軟口相接,系統中的氣流經導流網板8、濾芯2、金屬網3,過濾後形成潔淨氣流均勻流出。
權利要求1.一種送風單元,包括框架、濾芯、金屬網、送風接口、銘牌,其特徵是還包括分隔槽、導流網板,所述分隔槽將所述框架內腔分為左、右兩部分;所述濾芯與所述側板接觸處有粘合層,與所述框架上、下內面接觸處也有粘合層;所述送風接口與框架採用專用夾子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送風單元,其特徵是所述銘牌採用商標紙,自粘貼在框架頂面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送風單元,其特徵是所述金屬網的一端欽入分隔槽;其餘端被粘合層固定在框架內面。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種送風單元,其特徵是所述粘合層為聚醋酸乙烯乳膠或聚氨脂材料。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送風單元,其特徵是所述送風接口與所述導流網板用螺栓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送風單元,其特徵是所述專用夾子一端側面卡固在框架凸部;另一端側面欽壓在送風接口的接口鋁板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送風單元,其特徵是所述導流網板與送風接口通過支架件用所述螺栓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送風單元,其特徵是所述框架、金屬網、送風接口、導流網板的材料均為鋁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既結構簡單合理又體積小效果好的送風單元,包括框架、濾芯、金屬網、送風接口、銘牌,其特別之處是還包括分隔槽、導流網板,所述分隔槽將框架內腔左、右一分為二;所述濾芯與側板與框架上、下內面有粘合層,所述框架與所述接口鋁板的聯接採用專用夾子。本實用新型可廣泛用於電子工業、宇宙宇航、原子能、精密儀器、光學儀器、感光儀器、化纖、食品、醫藥等領域需要潔淨環境的場合。
文檔編號F24F13/28GK2569009SQ0226394
公開日2003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02年8月26日 優先權日2002年8月26日
發明者楊興根, 黃文才 申請人:蘇州華泰空氣過濾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