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羽拍後套塑膠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11-06 18:52:37 4

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羽拍後套塑膠模具。
背景技術:
羽毛球是一項室內,室外都可以進行的體育運動。依據參與的人數,可以分為單打與雙打,及新興的3打3規則。羽毛球拍由拍面、拍杆、拍柄及拍框與拍杆的接頭構成。一支球拍的長度不超過680毫米,其中球拍柄與球拍杆長度不超過41釐米,拍框長度為28釐米,寬為23釐米,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球拍的發展向著重量更輕、拍框更硬、拍杆彈性更好的方向發展,由於現在的羽毛球拍在使用時可能會出現滑脫的情況,因此需要在羽毛球拍後面套上後套,但是在羽拍後套的生產過程中,由於傳統的塑膠模具在加工時冷卻效果不好,導致成型後的產品柔韌性不是很好,同時一般的模具生產效率低下,不能充分滿足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羽拍後套塑膠模具,冷卻速度和效果大大提高,保障了生產質量,同時提高了生產效率,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羽拍後套塑膠模具,包括模具主體和模具蓋,所述模具主體包括模具板、冷卻室和保護底板,所述模具板安裝在冷卻室頂端,所述保護底板安裝在冷卻室底端,所述模具主體兩端分別安裝有第一冷卻液池、第二冷卻液池,所述第一冷卻液池、第二冷卻液池分別通過第一流通管、第二流通管和冷卻室連接在一起,從而實現冷卻液的流通和交換,且所述第一冷卻液池、第二冷卻液池外部分別連接有第一散熱板、第二散熱板,所述第一散熱板、第二散熱板分別和第一冷卻液池、第二冷卻液池貫穿連接,所述模具板頂端內部設置有固定模具槽,所述固定模具槽內部設置有若干個產品模具槽,所述模具蓋頂端安裝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頂端設置有進料口,所述模具蓋內部設置有若干個排料管,所述排料管出口和產品模具槽位置相對應。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模具板頂端兩端安裝有若干個連接杆,所述固定板兩端設置有若干個連接孔,所述連接杆和連接孔大小相同,數量相同。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流通管、第二流通管採用不鏽鋼材料。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散熱板、第二散熱板採用空心結構的鋁板材料,且保護底板採用橡膠材料。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羽拍後套塑膠模具,通過設置保護底座,可以起到固定防滑的作用,同時通過設置第一冷卻液池、第二冷卻液池,保證冷卻質量,且利用第一散熱板、第二散熱板加快了冷卻速度,提高了產品生產周期,同時通過設置連接杆和連接孔,便於模具蓋的固定安裝,且通過設置多個產品模具槽和排料管,可一次生產多個產品,大大提高了生存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模具蓋結構示意圖。
圖中:1-冷卻室;2-模具板;3-保護底板;4-模具主體;5-第二流通管;6-第一流通管;7-第一冷卻液池;8-第二冷卻液池;9-第二散熱板;10-第一散熱板;11-連接杆;12-固定模具槽;13-產品模具槽;14-排料管;15-模具蓋;16-進料口;17-固定板;18-連接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實施例:
請參閱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羽拍後套塑膠模具,包括模具主體4和模具蓋15,所述模具主體4包括模具板2、冷卻室1和保護底板3,所述模具板2安裝在冷卻室1頂端,所述保護底板3安裝在冷卻室1底端,所述模具主體4兩端分別安裝有第一冷卻液池7、第二冷卻液池8,所述第一冷卻液池7、第二冷卻液池8分別通過第一流通管6、第二流通管5和冷卻室1連接在一起,從而實現冷卻液的流通和交換,且所述第一冷卻液池7、第二冷卻液池8外部分別連接有第一散熱板10、第二散熱板9,所述第一散熱板10、第二散熱板9分別和第一冷卻液池7、第二冷卻液池8貫穿連接,所述模具板2頂端內部設置有固定模具槽12,所述固定模具槽12內部設置有若干個產品模具槽13,所述模具蓋15頂端安裝有固定板17,所述固定板17頂端設置有進料口16,所述模具蓋15內部設置有若干個排料管14,所述排料管14出口和產品模具槽13位置相對應。
所述模具板2頂端兩端安裝有若干個連接杆11,所述固定板17兩端設置有若干個連接孔18,所述連接杆11和連接孔18大小相同,數量相同,所述第一流通管6、第二流通管5採用不鏽鋼材料,所述第一散熱板10、第二散熱板9採用空心結構的鋁板材料,且保護底板1採用橡膠材料。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先利用固定底板3將裝置固定,然後通過連接杆11和連接孔18的相互咬合實現模具蓋15的固定,向進料口16注入處理後的原料,則原料通過進料口16之後進入排料管14,通過排料管14的排料口注入產品模具槽13內部,注滿之後停止注入,然後在模具蓋15的作用下開始成型,同時冷卻室1開始進行冷卻,冷卻室1內部的冷卻液吸收熱量之後分別通過第一流通管6、第二流通管5和第一冷卻液池7、第二冷卻液池8進行交換,帶有熱量的冷卻液進入第一冷卻液池7、第二冷卻液池8之後,在第一散熱板10、第二散熱板9的作用下進行散熱,散熱後的冷卻液繼續循環使用,從而實現高效冷卻,降低了冷卻時間,保障了羽拍後套生產的質量;
同時多個產品模具槽13一起生產,一次可以生產出多個羽拍後套,提高了生產效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