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車輛模塊化組合配電櫃的製作方法
2023-11-06 17:31:57 2
專利名稱:軌道車輛模塊化組合配電櫃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軌道車輛配電櫃,特別涉及一種軌道車輛模塊化組合配電櫃,屬於軌道車輛製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軌道車輛上都會設置有配電櫃,用於安裝大量的斷路器、繼電器、接觸器及與其它電器接線的端子排等,其內部還要布置大量的內部電纜和外部電纜,內部電纜是指斷路器、主令電器、繼電器、接觸器等連接到端子排的電纜,外部電纜是指用於與配電櫃外部電器連接的電纜。現在普遍使用的配電櫃中,大量的斷路器及主令電器的安裝採用的是在櫃內直接安裝的方式,而且為單層走線,內部電纜和外部電纜均在端子排左右兩側走線,內部線和外部線共用一個線槽,走線空間緊張,在檢修維護單個器件時拆卸工作量也較大,有時還需要多人操作並且使用特殊工具和防護設施。為解決上述問題,在現有技術中,將配電櫃設計成雙層結構,分為後層的主配電櫃和前配電櫃,斷路器、空調設定器、轉換開關、電壓表、指示燈等設置在前配櫃內,接觸器、控制繼電器盤、接地開關盤等設備設置在後層的主配電櫃內,且前配電櫃可以圍繞轉軸轉動, 以便於操作人員觀察和維護。這種結構的配電櫃內,存在過渡走線的問題,進而影響了前配電櫃的開閉力度,並且在反覆開關前配電櫃時易損傷配線。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主要目的在於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實現無損傷布線,且櫃門開關力矩小的軌道車輛模塊化組合配電櫃。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種軌道車輛模塊化組合配電櫃,包括櫃體、設置在所述櫃體前排的前配電櫃、設置在所述櫃體後排的主配電櫃,所述前配電櫃與所述櫃體之間可轉動連接,所述前配電櫃和主配電柜上安裝的電器部件之間通過電纜連接,在所述前配電櫃的旋轉一側固定有多個用於固定所述電纜的固定座,在所述主配電櫃的相應側固定有用於固定所述電纜的主線架,所述電纜在所述固定座和主線架之間呈U型彎曲結構。進一步,所述前配電櫃與所述櫃體之間通過轉軸結構連接。進一步,所述固定座呈U型,所述固定座上設置有用於固定所述電纜的第一固定孔。進一步,所述線纜與所述固定座之間通過線夾固定連接。進一步,所述主線架為一平板,其上開有多個用於固定所述電纜的第二固定孔。進一步,所述線纜與所述主線架之間通過線夾固定連接。進一步,所述U型彎曲結構的高度H為100-200mm。進一步,所述固定座至所述主線架之間的X軸向的距離Gl為20_115mm,Y軸向的距離 G2 為 155-255mm。綜上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軌道車輛模塊化組合配電櫃,將用於連接前配電櫃和主配電櫃的電纜兩端固定,並呈U型彎曲結構設置,不但解決了主配電櫃和前配電櫃之間的布線問題,而且在前配電櫃旋轉打開狀態,該U型配線的結構受不同方向的分散作用力,解決了旋轉力對配線的損傷,實現了主配電櫃和前配電櫃之間無損傷布線和前配電櫃旋轉的最小開關門力矩,實現了配線的標準化施工,並提高了配電櫃的美觀度和施工效率。
圖1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圖1的A-A剖視圖;圖3圖1的局部放大圖;圖4本實用新型固定座結構示意圖;圖5本實用新型主線架結構示意圖;圖6本實用新型轉軸結構示意圖。如圖1至圖6所示,櫃體1,前配電櫃2,主配電櫃3,轉軸結構4,電纜5,固定座6, 第一固定孔7,主線架8,第二固定孔9。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軌道車輛模塊化組合配電櫃,包括櫃體1,設置在櫃體1前排的前配電櫃2、設置在櫃體1後排的主配電櫃3。前配電櫃2上主要固定安裝包括如斷路器、空調設定器、轉換開關、電壓表、指示燈等電器設備,主配電櫃3上主要固定安裝包括如接觸器、控制繼電器盤、接地開關盤等電器設備,前配電櫃2和主配電櫃3之間通過電纜5 連接。如圖6所示,前配電櫃2與櫃體1之間通過位於櫃體1左側的弓字型轉軸結構4 可轉動連接,這樣,在需要對電器部件和內部走線進行維護時,就可以旋轉打開前配電櫃2, 使配電櫃的內部結構和走線外露,便於維修操作。在前配電櫃2的旋轉一側,即靠近轉軸結構4的一側,固定有多個用於固定電纜5 的固定座6,沿前配電櫃2的左側從上至下均勻設置,從前配電櫃2內接也的電纜5分束固定在固定座6內。如圖4所示,固定座6為U型結構,在固定座6上還開有第一固定孔7,電纜5置於U型結構內,然後用線夾(圖中未示出)穿過第一固定孔7將電纜5夾緊固定,操作簡單方便。在主配電櫃3的相應側即左側固定有用於固定電纜5的主線架8,如圖5所示,主線架8為一平板結構,在主線架8上開有多個第二固定孔9,前配電櫃2與主配電櫃3之間的連接電纜5 —端與固定座6固定連接,另一端則固定在主線架8上,電纜5與主線架8之間也同樣通過線夾(圖中未示出)固定連接,線夾穿過第二固定孔9將電纜5夾緊固定。主線架8隻設置一個,從前配電櫃2內出來的所有電纜8都匯總固定在主線架8上,各電纜5 從主線架8出來後再分配至主配電櫃3內的各個設備。[0028]如圖1至圖3所示,電纜5在固定座6和主線架8之間呈U型彎曲結構,隨著前配電櫃2的旋轉而運動,使得在前配電櫃2旋轉打開狀態下,可能受不同方向的分散作用力, 解決了前配電櫃2旋轉時的旋轉力對電纜5的損傷,實現了主配電櫃3和前配電櫃2之間無損傷布線,而且這種結構使得前配電櫃2的旋轉力矩最小。經過大量實驗驗證,電纜5的U型彎曲結構部分採用如下的標準尺寸,如圖2和圖3所示,固定座6至主線架8兩個固定點之間的X軸向的距離Gl為20-115mm,優選為 65mm,Y軸向的距離G2為155_255mm,優選為205mm。如圖3所示,U型彎曲結構的高度H為 100-200mm,其中優選為150mm。這樣,不但實現了配線的標準化施工,並提高了配電櫃的美觀度和施工效率。如上所述,結合附圖所給出的方案內容,可以衍生出類似的技術方案。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軌道車輛模塊化組合配電櫃,包括櫃體、設置在所述櫃體前排的前配電櫃、設置在所述櫃體後排的主配電櫃,所述前配電櫃與所述櫃體之間可轉動連接,所述前配電櫃和主配電柜上安裝的電器部件之間通過電纜連接,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前配電櫃的旋轉一側固定有多個用於固定所述電纜的固定座,在所述主配電櫃的相應側固定有用於固定所述電纜的主線架,所述電纜在所述固定座和主線架之間呈U型彎曲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車輛模塊化組合配電櫃,其特徵在於所述前配電櫃與所述櫃體之間通過轉軸結構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車輛模塊化組合配電櫃,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座呈U 型,所述固定座上設置有用於固定所述電纜的第一固定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軌道車輛模塊化組合配電櫃,其特徵在於所述線纜與所述固定座之間通過線夾固定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車輛模塊化組合配電櫃,其特徵在於所述主線架為一平板,其上開有多個用於固定所述電纜的第二固定孔。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軌道車輛模塊化組合配電櫃,其特徵在於所述線纜與所述主線架之間通過線夾固定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軌道車輛模塊化組合配電櫃,其特徵在於所述U 型彎曲結構的高度H為100-200mm。
8.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軌道車輛模塊化組合配電櫃,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座至所述主線架之間的X軸向的距離Gl為20-115mm,Y軸向的距離G2為155_255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軌道車輛模塊化組合配電櫃,包括櫃體、設置在所述櫃體前排的前配電櫃、設置在所述櫃體後排的主配電櫃,所述前配電櫃與所述櫃體之間可轉動連接,所述前配電櫃和主配電柜上安裝的電器部件之間通過電纜連接,在所述前配電櫃的旋轉一側固定有多個用於固定所述電纜的固定座,在所述主配電櫃的相應側固定有用於固定所述電纜的主線架,所述電纜在所述固定座和主線架之間呈U型彎曲結構。本實用新型不但解決了主配電櫃和前配電櫃之間的布線問題,而且實現了主配電櫃和前配電櫃之間無損傷布線和前配電櫃旋轉的最小開關門力矩,同時,實現了配線的標準化施工,並提高了配電櫃的美觀度和施工效率。
文檔編號H02B1/30GK202308826SQ20112041395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6日
發明者吳冬華, 徐廣偉, 王小波, 王洪波, 鄧學壽 申請人: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