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礦區綠化生態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2-01 07:01:31
一種礦區綠化生態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礦區綠化生態系統,旨在解決礦區中煤矸石利用率低、植被亟待恢復的問題,其技術方案要點是:一種礦區綠化生態系統,包括若干開設在礦區土層上的種植溝,相鄰所述種植溝之間設有煤矸石層,所述種植溝由下自上依次分布有煤渣層、混合層、草木灰層和種植土層;所述煤矸石層上沿種植溝長度方向設有若干灌溉裝置,所述灌溉裝置包括進水管、包覆在所述進水管上的透水層以及設於所述透水層外的蓄水層;相鄰所述煤矸石層中的所述進水管相通有輸水管,所述輸水管外包覆有儲水層;所述進水管和所述輸水管上均設有若干通孔。本實用新型的礦區綠化生態系統提高了煤矸石的利用率和植被恢復速率。
【專利說明】
一種礦區綠化生態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礦區綠化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礦區綠化生態系統。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礦區及其周邊區域的汙染程度與生態破壞伴隨著煤炭開採活動的增加而日趨嚴重。煤矸石是煤炭開採過程中的主要固體廢棄物,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十分嚴重。雖然目前有許多途徑處理煤矸石,但是由於經濟條件、技術限制等因素的影響,煤矸石的利用率並不理想。排放的大量煤矸石堆積成山,不僅佔有了大量的土地,而且對周邊的環境影響巨大。由於沒有土地復墾再利用規劃,因此產生了大量的廢棄地,在廢棄地上植物稀少,水土流失嚴重,造成礦區水體、土壤、大氣的嚴重汙染,引發一系列經濟、生態、社會等方面問題。因此亟需對礦區的植被進行恢復。
[0003]目前,公開號為CN204616516U中國專利公開的了一種礦區快速綠化生態系統,其技術方案要點是:包括鋪設在待改善的礦區土地上的土壤基質,土壤基質內設有灌水設備,土壤基質上種植植物;灌水設備包括外殼,外殼由外到內依次鋪設秸杆、陶粒和帶孔的通水管道。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礦區綠化生態系統,通過設置種植溝,相鄰種植溝之間設置煤矸石層,提高了煤矸石的利用率,同時提高了植被的恢復速率。
[0005]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礦區綠化生態系統,包括若干開設在礦區土層上的種植溝,相鄰所述種植溝之間設有煤矸石層,所述種植溝由下自上依次分布有煤渣層、混合層、草木灰層和種植土層;所述煤矸石層上沿種植溝長度方向設有若干灌溉裝置,所述灌溉裝置包括進水管、包覆在所述進水管上的透水層以及設於所述透水層外的蓄水層;相鄰所述煤矸石層中的所述進水管相通有輸水管,所述輸水管外包覆有儲水層;所述進水管和所述輸水管上均設有若干通孔。
[0006]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種植溝的設置,為植物的生長提供了合適的場所,可以根據地質和地形合理的布置種植溝的位置,以種植合理的植物防護帶;種植層之間設置煤矸石層,煤矸石可以使種植溝定型,同時也對煤矸石進行了合理的利用,提高了煤矸石的利用率;煤渣層、混合層和草木灰層的設置,改善了礦區土壤的結構,提高了土壤的透氣性和存水性能,有利於植物的生長;灌溉裝置的設置,在土壤乾燥時可對土壤進行灌溉作用,提高土壤內的含水量,提供植物生長所需的水分;透水層使進水管內的水緩慢透出防止水分進入土壤過快,造成土壤中含水量較多,蓄水層可以對透水層中滲出的水進行儲存,並逐漸滲入種植土層,提高了礦區土壤的保水能力;輸水管的設置,使相鄰的灌溉裝置連通,為土壤提供更好的灌溉作用,同時使相鄰的種植溝中的土壤含水量基本保持一致,從而保持各種植溝內的植物長勢保持一種,形成較為穩定的植物防護帶;儲水層的設置,對輸水管中的水具有存儲的能力,進一步提高了土壤的保水能力,同時使輸水管內的水分緩慢滲入,持續的為土壤供水;通過設置種植溝,相鄰種植溝之間設置煤矸石層,提高了煤矸石的利用率,同時提高了植被的恢復速率。
[0007]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輸水管埋設在草木灰層中。
[0008]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將輸水管埋設在草木灰中,由儲水層中滲出的水首先將草木灰層浸溼,這樣草木灰層中可以存儲大量的水分,由於草木灰層位於種植土層下方,因而草木灰層可以更加快速的為植物供水;同時草木灰被浸溼後草木灰中的含有的養分可以隨著水分進入到種植土層中,為植物生長提供肥料。
[0009]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種植溝的兩側相對於水平面傾斜設置,傾斜角為60-75。。
[0010]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種植溝的兩側傾斜設置,一方面上層的種植土層分布較多,為植物提供更大的生長空間,另一方面分布在種植溝兩側的煤矸石層可以對種植溝形成支撐,而種植溝又能夠將煤矸石層壓緊,兩者之間的結構更加穩定。
[0011]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煤渣層的厚度為6-lOcm。
[0012]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煤渣的厚度設置為6-lOcm可以較好的作為種植溝的基層。
[0013]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混合層包括煤矸石粉和過磷酸鈣,厚度為6_8cm。
[0014]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煤矸石粉和過磷酸鈣的混合可以為土壤提供鈣、磷、硫等元素,改善土壤的土質,6-8cm的厚度可以對土質進行有效的整改。
[0015]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草木灰層的厚度為15_25cm。
[0016]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草木灰層的厚度設置為15-25cm,既具有較好的保水能力,又可以為種植土層提供較合理的肥料量。
[0017]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種植土層厚度為70-80cm。
[0018]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70-80cm厚度的種植土層,使植物具有足夠的生長空間,同時又不會造成土壤的浪費。
[0019]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透水層由沙石和陶粒混合組成;
[0020]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沙石和陶粒均具有一定的儲水能力,同時透水性也較佳,用作透水層,透水保溼能力極佳。
[0021]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蓄水層由秸杆或無紡布中的任意一種製成。
[0022]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秸杆或無紡布均具有較好的吸水和保水能力,用作蓄水層可以存儲大量的水分。
[0023]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儲水層由棉布製成。
[0024]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棉布具有較好的吸水保水能力,同時可以防止草木灰進入到輸水管中,使輸水管堵塞;同時無紡布較薄,可以保證蓄水層完全埋沒在草木灰層中。
[0025]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其一,通過設置種植溝,相鄰種植溝之間設置煤矸石層,提高了煤矸石的利用率,同時提高了植被的恢復速率;
[0027]其二,設置輸水管和儲水層,為土壤提供更好的灌溉效果;
[0028]其三,輸水管埋設在草木灰層中,提高儲水效果,並且為植物提供養分;
[0029]其四,種植溝傾斜設置,使種植溝結構更加穩定。
【附圖說明】
[0030]圖1為本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圖中:1、礦區土層;2、種植溝;21、煤渣層;22、混合層;23、草木灰層;24、種植土層;
3、煤矸石層;4、灌溉裝置;41、進水管;42、透水層;43、蓄水層;44、輸水管;45、儲水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32]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0033]一種礦區綠化生態系統,如圖1所示,礦區土層I上設有若干種植溝2,相鄰種植溝2之間設有煤矸石層3,種植溝2的兩側相對於水平面傾斜設置,傾斜角為60-75°,煤矸石層3為種植溝2提供支撐,而種植溝2壓緊煤矸石層3,兩者之間形成穩定的結構;種植溝2由下至上依次分布有煤渣層21、混合層22、草木灰層23和種植土層24,煤渣層21的厚度為6-lOcm,混合層22包括煤矸石粉和過磷酸媽,厚度為6-8cm,草木灰層23的厚度為15-25cm,種植土層24厚度為70-80cm,種植土層24用於種植植物。
[0034]煤矸石層3上沿種植溝2的長度方向設有若干灌溉裝置4,灌溉裝置4包括帶有若干通孔的進水管41、包覆在進水管41上的透水層42以及設於透水層42外的蓄水層43,進水管41垂直設置在煤矸石層3上,且與煤渣層21的底部平齊;透水層42由沙石和陶粒混合組成,蓄水層43由秸杆或無紡布中的任意一種製成;相鄰煤矸石層3中的進水管41通過帶有若干通孔的輸水管44相通,所述輸水管44外包覆有由棉布製成的儲水層45,輸水管44埋設在草木灰層23中。
[0035]種植溝2的設置,為植物的生長提供了合適的場所,可以根據地質和地形合理的布置種植溝2的位置,以種植合理的植物防護帶;種植層之間設置煤矸石層3,煤矸石可以使種植溝2定型,同時也對煤矸石進行了合理的利用,提高了煤矸石的利用率;煤渣層21、混合層22和草木灰層23的設置,改善了礦區土壤的結構,提高了土壤的透氣性和存水性能,有利於植物的生長;灌溉裝置4的設置,在土壤乾燥時可對土壤進行灌溉作用,提高土壤內的含水量,提供植物生長所需的水分;透水層42使進水管41內的水緩慢透出防止水分進入土壤過快,造成土壤中含水量較多,蓄水層43可以對透水層42中滲出的水進行儲存,並逐漸滲入種植土層24,提高了礦區土壤的保水能力;輸水管44的設置,使相鄰的灌溉裝置4連通,為土壤提供更好的灌溉作用,同時使相鄰的種植溝2中的土壤含水量基本保持一致,從而保持各種植溝2內的植物長勢保持一種,形成較為穩定的植物防護帶;儲水層45的設置,對輸水管44中的水具有存儲的能力,進一步提高了土壤的保水能力,同時使輸水管44內的水分緩慢滲入,持續的為土壤供水;通過設置種植溝2,相鄰種植溝2之間設置煤矸石層3,提高了煤矸石的利用率,同時提高了植被的恢復速率。
[0036]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僅局限於上述實施例,凡屬於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主權項】
1.一種礦區綠化生態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若干開設在礦區土層(I)上的種植溝(2),相鄰所述種植溝(2)之間設有煤矸石層(3),所述種植溝(2)由下自上依次分布有煤渣層(21)、混合層(22)、草木灰層(23)和種植土層(24);所述煤矸石層(3)上沿種植溝(2)長度方向設有若干灌溉裝置(4),所述灌溉裝置(4)包括進水管(41)、包覆在所述進水管(41)上的透水層(42)以及設於所述透水層(42)外的蓄水層(43);相鄰所述煤矸石層(3)中的所述進水管(41)相通有輸水管(44),所述輸水管(44)外包覆有儲水層(45);所述進水管(41)和所述輸水管(44)上均設有若干通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礦區綠化生態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輸水管(44)埋設在草木灰層(23)中。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礦區綠化生態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種植溝(2)的兩側相對於水平面傾斜設置,傾斜角為60-75°。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礦區綠化生態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煤渣層(21)的厚度為6-lOcm。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礦區綠化生態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草木灰層(23)的厚度為 15_25cm。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礦區綠化生態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種植土層(24)厚度為70_80cm。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礦區綠化生態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蓄水層(43)由秸杆或無紡布中的任意一種製成。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礦區綠化生態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儲水層(45)由棉布製成。
【文檔編號】A01G9/10GK205694611SQ201620408912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5月7日
【發明人】項建兒, 高建國
【申請人】杭州天仁建設環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