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結構後的反射片的製作方法
2023-12-01 09:02:41 1
專利名稱:改進結構後的反射片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改進結構後反射片,特別是一種可提高反射效率以及使光擴散更均勻的反射片。
背景技術:
平面顯示器(Flat Panel Display)可說是近年來最受矚目的專有名詞之一,傳統CRT顯示器在佔據市場數十年後,終於遭遇新世代顯示技術的全面挑戰。不論是液晶顯示器(LCD)、電漿顯示器(PDP)或是有機電激發光顯示器(OLED),均因具有輕、薄、短、小、熱量與耗電低、以及幾乎無輻射傷害等優點,大幅搶佔消費市場。其中又以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LCD)技術進展迅速,並以實際的投資規模與量產實績,宣示高品質顯示器的時代已經來臨。從小尺寸的彩色手機到大尺寸的電視應用,發現液晶顯示器已成為本世紀初應用科技的重大變革。
液晶顯示器的主要結構可粗分成面板與背光模塊兩大部分。其中面板的製程包括ITO導電玻璃、液晶、配向膜、彩色濾光片、偏光片、驅動IC等;背光模塊包含燈管、導光板及各式各樣的光學膜。液晶顯示器整體光學的表現受到模塊內所有部材的交互影響。其中光學膜更在屏幕亮度、均勻度、對比與視角上扮演了重要角色。隨著液晶面板尺寸越做越大、解析度越來越高,設計者一方面藉由增加燈管數目或提高管電流來增加入射光量,另一方面也設法增加面板開口率(Aperture ratio)以減輕背光源的損耗,更積極導入廣視角液晶配向製程,如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ASV(Advanced Super V)或IPS(In-plane switching)等,使液晶顯示器呈現更好的觀賞角度與色彩。可惜若單純藉由增加燈管來提高亮度,不但容易導致過多熱量蓄積於機構之中,影響其它部材的壽命與品質,同時電力消耗過大,無法滿足許多信息商品需仰賴電池以離線使用的要求。而轉用高階液晶面板則會牽涉到產品定位、製造合格率等成本因素與電極設計等技術因素,因此迄今在背光模塊中利用各式各樣的光學膜,提供一種能提高整體亮度,使光源做最有效率的發揮卻不需更動任何Cell設計或消耗額外能源的做法,仍是達成設計目標最經濟與簡便的解決方案。因此,一種可提高整體亮度,使光源做最有效率的發揮卻不需更動任何Cell設計或消耗額外能源的反射片即被研製出來。
反射片在背光模塊所扮演的功能有二第一種是將自燈源發出的光線,有效反射至導光板中,效能取決於鏡面反射的反射率;第二種是將自導光板洩漏的光線擴散反射回導光板,也因此使平行行進導光板內的平面光轉成垂直導光板方向進而逸出導光板;其共同的目的就是冀望於反射入射光時,使反射效率高而提高整體亮度。但,該傳統反射片卻有反射效果不盡理想或使反射光線擴散不夠均勻的缺點。
如圖1所示,傳統的背光模塊1由一反射片11、一冷陰極管12、一擴散板13與二擴散片14組成;如圖2所示,反射片11的主要材質為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其表面塗布一含有TiO2(二氧化鈦)的擴散層111,待TiO2(二氧化鈦)幹固後,會形成一白色狀的霧化表面,使光線擴散得更均勻,並具有一定的反射效果,也因此被廣泛使用;但也因為擴散層111將光線擴散的緣故,造成反射率不夠理想,需要更強的光源,因而增加電流而耗電,且在需要更多更強光源的情況下,一般具有小尺寸平面顯示面板的裝置(如手機、PDA)因空間有限,無法置入更多的光源,故目前多用於具有較大尺寸的平面顯示面板裝置(如計算機用LCD)中。
如圖3所示,傳統另一反射片11』的主要材質為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與TiO2(二氧化鈦)混合而成;此反射片11』藉由其內TiO2的氣泡111』將入射的光線再一次的散射,使光線擴散的更均勻,並可達一定的反射效果,也因此被廣泛使用;但也因為氣泡111』散射的緣故,造成反射率不夠理想,需要更強的光源,因而增加電流而耗電,且在需要更多更強光源的情況下,一般具有小尺寸平面顯示面板的裝置(如手機、PDA)因空間有限,無法置入更多的光源,故目前多用於具有較大尺寸的平面顯示面板裝置(如計算機用LCD)中。
如圖4所示,傳統又一反射片11的主要材質為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其表面塗布一含有銀或鋁的金屬反射層112,藉由金屬反射層112將光反射,可使反射率大為提高;但,光反射時會產生光源分布不平均,且當反射片因組裝或製造產生皺摺及瑕疵或因高溫變形,則反射的光線會產生不規則反射或無法反射,造成畫面顯示不良。如此,用於具有大尺寸的平面顯示面板裝置(如計算機用LCD)時,反射片更易因組裝或製造產生皺摺及瑕疵或因高溫變形,造成畫面不良的區域特別明顯,不利使用。為將上述缺憾降到最低,目前多用於具有較小尺寸的平面顯示面板裝置(如手機、PDA)中。
有鑑於此,本發明中的創作人憑從事該行業多年的經驗累積,並經潛心研究與開出,終於研發出一種反射片,可達到提高反射效率以及使光的擴散更均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反射片,達到提高反射效率的功效。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反射片,達到光擴散更均勻的功效。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中的反射片至少包含一基材;一金屬反射層,該金屬反射層設於所述基材的上方;一擴散層,該擴散層設於所述金屬反射層的上方。
藉此,達到提高反射效率以及使光擴散更均勻的功效。
圖1是傳統反射片與背光模塊的構造示意圖;
圖2是傳統反射片的側面剖視示意圖;圖3是另一傳統反射片的側面剖視示意圖;圖4是又一傳統反射片的側面剖視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中反射片與背光模塊的配置圖;圖6是本發明中反射片的側面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中的具體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5和圖6所示,本發明中的背光模塊1由一冷陰極管12、一擴散板13與二擴散片14組成,並於冷陰極管12下方設有一反射片2;其中,反射片2至少包含一基材21,其主要材質為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一金屬反射層22,利用濺鍍或真空蒸鍍法設於基材21的上方,可提高光反射效率,其主要材質為鋁或銀;一擴散層23,塗設於金屬反射層22的上方,其主要材質為TiO2(二氧化鈦)或SiO2(二氧化矽)。
藉此,使本發明的反射片具有下列優點1.具有良好的反射效率反射片上以濺鍍或真空蒸鍍一金屬反射層,藉由金屬反射層的高反射率,可使反射片具有良好的反射效率。
2.使光擴散得更均勻於金屬反射層上塗布一層擴散層,藉由擴散層使光擴散得更均勻,可使反射片將反射光擴散的更均勻。
3.適用於各種尺寸的平面顯示裝置藉由金屬反射層的設計,使反射片具有良好的反射效率,因此不需要另外增加光源,利於使用於具有小尺寸的平面顯示裝置(如手機、PDA)中;再藉由擴散層的設計,使反射片將反射光擴散的更均勻,使畫面不良的區域不易顯現,利於使用於具有大尺寸的平面顯示裝置(如計算機LCD)中。因此,適用於各種尺寸的平面顯示裝置。
另外,上述雖然對本發明中的較佳實施例作了說明,但並不能作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即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應該明白,在不脫離本發明的設計精神下可以對其作出等效的變化與修飾,因此,凡是在不脫離本發明的設計精神下所作出的等效變化與修飾,均應認為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改進結構後的反射片,其特徵在於至少包含一基材;一金屬反射層,該金屬反射層設於所述基材的上方;一擴散層,該擴散層設於所述金屬反射層的上方。
2.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反射片,其特徵在於所述基材的主要材質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3.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反射片,其特徵在於所述金屬反射層的主要材質為鋁或銀。
4.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反射片,其特徵在於所述金屬反射層利用濺鍍或真空蒸鍍法設於所述基材之上。
5.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反射片,其特徵在於所述擴散層的主要材質為二氧化鈦或二氧化矽。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改進結構後的反射片,其至少包含一基材;一金屬反射層,設於基材上方;一擴散層,設於金屬反射層上方。藉此,可達到提高反射效率以及使光擴散更均勻的功效。
文檔編號G02B1/04GK1637509SQ200410088769
公開日2005年7月13日 申請日期2004年11月1日 優先權日2003年12月29日
發明者謝昌言 申請人:京安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