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膠鞋組合一體成型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12-01 04:15:4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膠鞋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膠鞋組合一體成型模具。
背景技術:
:
以橡膠為鞋底或鞋幫,水鞋一般也採用膠鞋類,其特點是價格便宜,製作簡單,穿著舒適、耐用,實為鞋中良品。現有技術中的膠鞋一般都不是一體成型的,一般都是鞋底單獨成型,鞋幫單獨成型,然後兩者通過沾粘或者其他的方式進行連接在一起,這種生產方式,工藝較為繁瑣,生產效率低,生產的成本高,而且對於膠鞋類型的雨鞋,由於連接處是最容易開裂的地方,因此傳統的生產方式會導致雨鞋開膠,容易漏水,從而導致使用壽命低。
技術實現要素:
: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克服現有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工藝簡單,生產速度快,成本低,不容易開裂的膠鞋組合一體成型模具。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採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膠鞋組合一體成型模具,其特徵在於:包括左模具板、右模具板、底座、鞋模具、成型進料管、成型壓蓋和壓紋壓蓋,所述的右模具板與左模具板的一邊側進行鉸接,右模具板與左模具板的內側設置有模腔,所述的底座固定設置在底部且位於左模具板與右模具板之間,所述的鞋模具倒置固定設置在底座上且位於模腔內,所述的成型進料管固定設置在底座上且通過底座內部設置的通道與模腔的內部連通,所述的成型壓蓋鉸接在左模具板或者右模具板的上部外邊側,所述的壓紋壓蓋鉸接在成型壓蓋相對側的右模具板或者左模具板的上部外邊側上。
所述的左模具板和右模具板的前側設置有相互卡合的卡扣。
所述的成型壓蓋上設置有鞋底成型槽,所述的壓紋壓蓋上設置有鞋底成型紋。
所述的鞋模具的外表面與模腔的內壁之間的厚度均勻設置。
所述的左模具板和右模具板的前側分別設置有開合手柄。
本實用新型通過一套模具,生產的膠鞋為一體成型,整個膠鞋不用使用膠水沾粘,本實用新型在成型整個後還可以通過壓紋壓蓋給鞋底的地面上壓出防滑紋,在本模具生產出的鞋通過稍作休整後即可作為成品銷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生產的膠鞋一體成型,工藝簡單,生產速度快,效率高,而且成本低,不容易開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成型壓蓋蓋上後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圖2的A-A向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新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2和3所示,一種膠鞋組合一體成型模具,包括左模具板1、右模具板2、底座3、鞋模具4、成型進料管5、成型壓蓋6和壓紋壓蓋7,右模具板2與左模具板1的一邊側進行鉸接,右模具板2與左模具板1的內側設置有模腔8,底座3固定設置在底部且位於左模具板1與右模具板2之間,鞋模具4倒置固定設置在底座3上且位於模腔8內,成型進料管5固定設置在底座3上且通過底座3內部設置的通道與模腔8的內部連通,成型壓蓋6鉸接在左模具板1的上部外邊側,壓紋壓蓋7鉸接在成型壓蓋6相對側的右模具板2的上部外邊側上。
左模具板1和右模具板2的前側設置有相互卡合的卡扣9。成型壓蓋6上設置有鞋底成型槽,壓紋壓蓋7上設置有鞋底成型紋。鞋模具4的外表面與模腔8的內壁之間的厚度均勻設置。左模具板1和右模具板2的前側分別設置有開合手柄10。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