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歲出花園習俗(風俗由來孩子出花園)
2023-11-30 16:14:08
出花園是表示孩子己長大了,父母為他(她)們舉行的成人禮。
傳說,小孩子從出世到十五歲這段時間裡,就像花園裡朵朵鮮花,在這一時間,全由花公,花婆照管,庇佑。每年七月初七,孩子的父母都要用糯米煮成的甜米飯(俗稱糖飯)來拜花公,花婆,請神靈保佑孩子平安無事,快快長大。
孩子到了十五歲,父母要擇曰將他們牽出花園,這就是舉辦″成人禮"。這天清早,父母要用榕樹枝,竹枝,石榴花,挑樹枝,狀元竹等十二種草木熬水為孩子沐浴。然後穿上外公,外婆為其縫製或是買來的新衣服,腳穿外公,外婆贈送的紅木屐,肚兜內放桂圓和銅錢,然後父母把準備好的豬內臟熬成湯,放些糖,讓孩子吃下,俗稱″換腸肚。"
接著,用三牲果品湊成八碗或十二碗,將這些供品放在"膠掠"(竹蔑編成的用具),然後請出花公,花婆放在"膠掠"中間,父母領著孩子跪拜在地,口中念著感謝花公,花婆長期來關照孩子的好話。中午,孩子的父母備下豐盛的午餐,共有十二道菜。出花園座位也有講究,這一天孩子坐正位,雞頭朝著他(她),別人不可亂動。男孩子出花園需用公雞,女子出花園要用一隻母雞。最後是跳"膠掠","膠掠"內放著糖果和花生,出花園的孩子要從″膠掠"來回跳幾次,跳"膠掠"表示己跳出花園,進入成人時代,從此再也不用拜花公,花婆了,也就是說花公,花婆從此卸任了,孩子的事再也不屬他們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