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習慣伴我成長國旗下演講稿
2023-12-01 00:40:51 1
篇一
同學們,老師們:
非常高興,我們又相聚在這美好的早晨。我今天講話的題目是:「好習慣伴我快樂成長」。
法國學者培根曾經說過:「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該努力地追求好習慣。」一個人如果養成了一種良好習慣的話,那麼,他將一生受用無窮。小時候的魯迅先生,就養成不遲到的習慣,他小時候曾在自己的書桌上刻了一個「早」字來時時提醒自己,他要求自己抓緊時間,時時刻刻地叮囑自己凡事都要早做,他這樣長時間地堅持下去,就形成了習慣。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國以至世界文學史上留下了輝煌的業績,成為世界有史以來十大文豪之一。可見,習慣是人在較長時間內形成的規律性的行為方式,一旦形成便難以改變。長期有規律地安排學習的人,便可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它就像我們身上的指南針,指引我們正確前行,助我們快樂成長。因而,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
作為學生應該著力養成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此,這裡介紹四種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同學們努力的方向。
1、一心向學的習慣
科學家巴斯德說機遇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一心向學的頭腦便是有準備的頭腦。同樣是水壺,普通人燒出的是開水,而瓦特卻燒出了蒸汽機;同樣是手被草葉子拉破了,普通人只會想到埋怨草的無情和自己的粗心,而魯班卻想到了發明鋸;同樣是看到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果農見了只感到心疼,而牛頓卻由此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造成這種差別的根本原因是什麼?答案只有一個:就是因為瓦特、魯班、牛頓平時一心向學,所以,這些自然界的微弱刺激便激起他們靈感的火花。
2、專心致志的學習習慣
專心致志的學習習慣,是學子必須養成的起碼的學習習慣。專心致志,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要致力於主攻方向不分神。就是在一定時期內緊緊圍繞主攻方向,安排學習內容,除學校組織和提倡的健康活動外,一切與主攻方向相悖的乃至不相關的勞神費時的事情都儘量不要涉足。二是全神貫注不溜號。上課時要全神貫注地聽講,做作業時聚精會神地思考。對於一切與學習無關的事情能夠做到聽而不聞,視而不見,以意封閉。
3、嚴格執行學習計劃定時定量的學習習慣
定時學習,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每天必須保證必要的學習時間,二是到了該學習的時候馬上學習。
學習計劃是通向學習目標的道路,定量地完成學習計劃,就等於在這條道路上不斷前進,在計劃的指導下,當知識的量達到一定程度時,便到達了目標。沒有量的積累,便不會有質的飛躍。知識必須日積月累,才能武裝出聰明的頭腦,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必然事倍功半。俗話說:「不能一口吃個胖子","不能一鍬挖個井"。因此,要想保持優異而穩定的學習成績,就必須養成定時定量學習的習慣。
4、認真思考的學習習慣
認真思考的學習習慣,有利於提高學習質量,有利於培養人的能力,尤其是有利於增強人的發現、發明和創造能力。認真思考的學習習慣,是學子比較高級的修養。
有人說,兒童的心田是一塊神奇的土地,播種了一種思想,便會有行為的收穫,播種了行為,便會有習慣的收穫,播種了習慣便會有品德的收穫,播種了品德,便會有命運的收穫。也有人說,行為養成習慣,習慣造就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這些話似乎有些絕對,但良好的習慣對人生的確太重要了。習慣是一種慣量,也是一種能量的儲蓄,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人,要比那種沒有養成良好習慣的人以及養成不良學習習慣的人具有較大的潛在能量。
同學們,昨日的習慣,已經造就了今日的我們;今日的習慣決定明天的我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今天做起,培養良好的習慣,讓好習慣伴我快樂成長!
篇二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們演講的是《好習慣伴我成長》。
好習慣伴我成長
一個人的人生必須有多個好習慣,這樣才能成功。
下面就是人生的幾個好習慣:
1.不說"不可能"三個字.
2.恪守誠信,說到做到.
3.IamthebestOne!!!我是最棒的!
下面是三個小故事,分別講了以上那個三個習慣。
羅傑·羅爾斯是紐約的第53任州長,但他出生在一個貧民窯。那裡環境骯髒、充滿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漢的聚集地。在這裡出生的黑人孩子,從小逃學、打架、偷竊甚至吸毒,長大後很少有人獲得體面的職業。
有一次當他爬到窗臺上玩鬧時,校長走進來說:「羅爾斯,能讓我看看你的手嗎?」羅爾斯饒有興致的將手伸給校長先生,先生說:「我一看你修長的小拇指,就知道你將來是紐約州長。」
羅爾斯並沒有說:「不可能!」而是照著州長的身份要求自己,多年後,他終於成功了!
18世紀英國的一位有錢的紳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個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的小男孩兒攔住了。「先生,請您買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兒說道。「我不買」。紳士回答說。說著紳士躲開男孩兒繼續走,「先生,請您買一包吧,我今天還什麼東西也沒有吃呢」小男孩兒追上來說。紳士看到躲不開男孩兒,便說:「可是我沒有零錢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給你換零錢」。說完男孩兒拿著紳士給的一個英鎊快步跑走了,紳士等了很久,男孩兒仍然沒有回來,紳士無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紳士正在自己的辦公室工作,僕人說來了一個男孩兒要求面見紳士。於是男孩兒被叫了進來,這個男孩兒比賣火柴的男孩兒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爛。「先生,對不起了,我的哥哥讓我給您把零錢送來了」「你的哥哥呢?」紳士道。「我的哥哥在換完零錢回來找你的路上被馬車撞成重傷了,在家躺著呢」,紳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兒的誠信所感動。「走!我們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兒的家一看,家裡只有兩個男孩的繼母在招呼受到重傷的男孩兒。一見紳士,男孩連忙說:「對不起,我沒有給您按時把零錢送回去,失信了!」紳士卻被男孩的誠信深深打動了。當他了解到兩個男孩兒的親父母都雙亡時,毅然決定把他們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擔起來。所以,誠信非常重要。
小澤徵爾是世界著名的交響樂指揮家。在一次世界優秀指揮家大賽的決賽中,他按照評委會給的樂譜指揮演奏,敏銳地發現了不和諧的聲音。起初,他以為是樂隊演奏出了錯誤,就停下來重新演奏,但還是不對。他覺得是樂譜有問題。這時,在場的作曲家和評委會的權威人士堅持說樂譜絕對沒有問題,是他錯了。面對一大批音樂大師和權威人士,他思考再三,最後斬釘截鐵地大聲說:"不!一定是樂譜錯了!"話音剛落,評委席上的評委們立即站起來,報以熱烈的掌聲,祝賀他大賽奪魁。
原來,這是評委們精心設計的"圈套",以此來檢驗指揮家在發現樂譜錯誤並遭到權威人士"否定"的情況下,能否堅持自己的正確主張。前兩位參加決賽的指揮家雖然也發現了錯誤,但終因隨聲附和權威們的意見而被淘汰。小澤徵爾卻因充滿自信而摘取了世界指揮家大賽的桂冠。
好習慣伴我成長,讓我們一起養成一個個好習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