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貓奴必知的貓咪知識(貓奴極簡史從貓為狸奴)
2023-11-30 19:38:34 3
筆者自家貓咪震樓!
從野貓到家貓狸其實是貓科動物的統稱,一開始不特指貓咪。西周時期的《詩經·大雅·韓奕》中寫道:
有熊有羆,有貓有虎。
羆也是熊的一種,當時還沒有專職捕鼠或寵玩的家貓,只有能和熊、虎並列的兇猛貓科動物。
《楚辭·山鬼》裡也有一句「乘赤豹兮從文狸」,這裡的文狸也是有花紋的很像豹子的貓科野生動物。
微博上@-壹染-以豹貓為原型畫的文狸
秦朝末年,孔子八世孫孔鮒撰寫的《孔叢子》裡出現了被馴化的貓,當時還是被稱呼為「狸」:
孔子彈琴,見狸方捕鼠。
但當時還比較少,大部分還都是野生的。參照《莊子·逍遙遊》:
子獨不見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不闢高下;中於機闢,死於罔罟。
這裡的「狸狌」指的就是野貓。
兇猛又美麗的野貓
到了唐代,因為當時地位較高的房屋都是木質結構,更容易招老鼠,貓的馴養需求就越來越多了。後來很多貓的代稱大多也都源於唐朝,比如「狸奴」和「銜蟬」。
「銜蟬」這個稱呼來自於瓊花公主,明朝有位王志堅寫的《表巽錄》記載了她養的兩隻貓:
後唐瓊花公主有二貓,一白而口銜花朵,一烏而白尾,主呼為『銜蟬奴』、『崑崙妲己』。
純白的貓,口唇處有一片花朵狀的黑色毛毛,像叼著一隻蟬,所以起名叫「銜蟬奴」。
黑背小銜蟬
純黑的貓,長著一條純白的尾巴,起名叫「崑崙妲己」。唐代講究用「崑崙奴、新羅婢」,崑崙是今天的東南亞一帶,那邊販賣過來的奴隸黝黑健壯,新羅是今天的朝鮮一帶,那邊的婢女溫順乖巧。妲己這個詞,可見當時人已經get到了貓像美人般慵懶嬌媚的一面。
黑貓白尾,又叫墨裡藏針或者銀槍拖鐵瓶
「狸奴」這個稱呼最早應該出自唐代張沁《妝樓記》:
貓,一名女奴。(又有稱:貓,名狸奴。)
此時的「狸奴」並不是貓奴的意思,而是特指「野生的狸中被馴化成為奴隸」的那些家貓,像女僕一樣的地位。
優雅女僕,在線賣萌
宋代的民間對貓還有一個稱呼,叫「天子妃」,這個稱呼也是來源於唐朝。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裡記載:
唐武后斷王后、蕭妃之手足,置於酒甕中,曰:『使此二婢骨醉。』蕭妃臨死曰:『願武為鼠,吾為貓,生生世世扼其喉。』亦可悲矣!今俗間相傳謂貓為天子妃者,蓋本此也。
武則天斷了王皇后和蕭淑妃的手腳,把她們塞進酒罈裡,說讓她們骨醉。蕭淑妃臨死前說,希望武則天時候變成老鼠,自己變成貓,生生世世都能咬住她的脖子。
武則天因此特地下了宮中不可養貓的禁令,民間也開始把貓叫做「天子妃」。
超兇的
從捕鼠到愛寵《禮記·郊特牲》有一篇叫做「迎貓 」,說迎不是看重貓,而是看重它能捕捉老鼠的能力。
陸遊的祖父陸佃在注釋這個字的時候說:
鼠害苗,貓捕鼠,故字從苗。
可見最開始的貓和鼠,指的就是野貓和田鼠,人們重視貓,是因為他們可以捕捉老鼠,避免田裡的秧苗被禍害。
很小,但是很兇!
宋代「迎貓」有著特殊的規矩,當時稱之為「聘」。
想要主人家的喵,就要拿著鹽或者魚當成聘禮,像娶妾一樣把它帶回來。
陸遊這個超級大貓奴就是用鹽「娶」了人家的喵子:
鹽裹聘狸奴,常看戲座隅。
裹鹽迎得小狸奴,盡護山房萬卷書。
而如果是想要無主的小貓,則要帶著魚兒送給母貓,同樣也是作為聘禮的意思。黃庭堅求的就是野貓:
秋來鼠輩欺貓死,窺甕翻盆攪夜眠。
聞道狸奴將數子,買魚穿柳聘銜蟬。
黃庭堅OS:我們家的老鼠太猖獗了!欺負我們家老貓死了!每天晚上盆裡甕裡鬧騰不休攪和得忍睡不好覺!聽說有個貓生了幾個寶寶,特地買了魚去它家「求親」。
小奶喵
求親求得最鄭重其事的,還是得數文徵明:
珍重從君乞小狸,女郎先已辦氍毹。
自緣夜榻思高枕,端要山齋護舊書。
遣聘自將鹽裹箬,策勳莫道食無魚。
花陰滿地春堪戲,正是蠶眠二月餘。
文徵明哭求:求你把小貓嫁給我吧!小毛毯已經買好了!下聘的鹽也準備好了!以後不會少了它小魚乾的!快把小貓嫁給我吧,好趁著春光明媚一起在花間玩耍!
小魚乾?喵!
當時民間養貓其實還是以逮老鼠為主的:
渚宮茅屋住經年,牆壁苦遭群鼠穿。旋乞狸奴名去惡,中宵客枕得安眠。
陋室偏遭黠鼠欺,狸奴雖小策勳奇。
了無鼠輩窺廚冷,顧有狸奴同席溫。
但從「聘」這個說法上看,人民群眾已經不單純地把喵子當捕鼠工具貓了!
唐宋時期的「奴」已經不是「奴隸」的意思,而是地位比較低的女子的稱呼。比如唐朝有歌女叫「念奴」,白居易《琵琶行》的女主角叫「興奴」。
此時的喵子被發掘出了更多可愛面。作為可以「聘」的「奴」,顯然已經近乎於小妾的地位。
同一個稱呼,不同的含義,喵子可愛的一面得到了充分的認可,地位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陸遊就是這些新興貓奴中的佼佼者,寫過N多首關於喵子的詩,比如:
| 狸奴共茵席,鹿麑隨杖屨。
| 狸奴不執鼠,同我愛青氈。
| 隴客詢安否,狸奴伴寂寥。
| 勿生孤寂念,道伴大狸奴。
| 童子貪眠呼不省,狸奴戀暖去仍還。
| 榖賤窺籬無狗盜,夜長暖足有狸奴。
| 鸚鵡籠寒晨自訴,狸奴氈暖夜相親。
| 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
陸遊抱貓:我一個人一點也孤獨,因為有喵子陪伴!不捉老鼠還可以陪睡!晚上有喵子暖腳!冬天外面冷我和喵子一起窩在家裡!
這裡還只是幾十首詩裡的一部分,簡直是活脫脫的貓奴啊!人生的意義就是每天在家擼貓………
不過在陸遊養的貓裡,最愛的應該是這隻又萌又乖又勤快的小白貓:
似虎能緣木,如駒不伏轅。
但知空鼠穴,無意為魚餐。
薄荷時時醉,氍毹夜夜溫。
前生舊童子,伴我老山村。
陸遊OS:從鄰村得到的這隻叫「雪兒」的貓,一定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小天使!長得像老虎一樣但是能爬樹,像騾馬一樣勤快但是不貪吃,只要能找到老鼠,連小魚兒都不多要!只要能不時給它點貓薄荷醉一場,每夜躺在溫暖的地毯裡就心滿意足了。它一定是我前世的書童,今生在這小山村裡陪我變老。
也不是所有喵子都是這樣貼心的小天使,胡仲弓就有不得不面對懶貓的苦惱:
瓶呂鬥粟鼠竊盡,床上狸奴睡不知。
無奈家人猶愛護,買魚和飯養如兒。
胡仲弓OS:糧食都快被老鼠偷光了!貓還在床上睡著啥也不知道!家裡人還給它買魚做飯,就像養兒子一樣!嗨呀好氣!
貓大爺:你氣你的,我睡我的
氣也沒用,誰讓人家長得好看!毛長體軟!軟墊好捏!會賣萌!還能暖床!!!
| 閒看貓暖眠氈褥,靜聽猶寒叫竹籬。
| 狸奴去後繡墩溫,且伴我日長閒坐。
| 天氣稍寒吾不出,氍毹分坐與狸奴。
宋代時,在高門中已經出現了不會捉老鼠,純為了觀賞的喵子。《夢梁錄》記載:
貓,都人畜之,捕鼠。 有長毛,白黃色者稱曰『獅貓』,不能捕鼠,以為美觀, 多府第貴官諸司人畜之,特見貴愛。
獅貓是波斯貓和本土田園貓的雜交,毛長,白色或黃色為主,當時已經是純「寵物」的待遇了。
但真正翻身做主人,還是要數明代的宮廷。
明宣宗朱瞻基不僅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個人文化修養也非常高。他的山水、花鳥畫水平都不錯,除了鬥蛐蛐之外,他日常最喜歡做的就是擼貓和畫貓。
朱瞻基一生中畫過很多喵子圖,如果生活在現代,一定是一個朋友圈曬貓狂魔。
朱瞻基畫的喵子圖
嘉靖皇帝朱厚熜也是一個大寫的貓奴,當時很多官員靠送貓來求封賞。
嘉靖養了只貓叫「霜眉」,是一隻白毛微微泛青的獅子貓。霜眉十分黏他,日夜陪伴著嘉靖皇帝,就連睡覺的時候也不離開。
霜眉死了之後,嘉靖給它打了個金棺材,葬在萬壽山腳下。因為他迷信道教,要給愛貓做道場,於是就讓當值的大臣們都給它寫「青詞」,也就是是道教齋醮儀式上獻給上天的祝文。
一個名叫袁煒的侍講學士,在自己的文章裡寫出了「化獅作龍」的句子。嘉靖一看非常欣賞,就封霜眉為「虯龍」,在霜眉的目前立了個碑,上面就寫著「虯龍墓」。
很快,袁煒被認命為少宰(吏部侍郎),「升宗伯,加一品,入內閣」,人送外號「青詞宰相」。史學家沈德符嘆道道:
只半年內事耳。同一禽畜,同一諛詞,而遇不遇如此。
嘉靖皇帝還專門設立了「貓兒房」,指派專人伺候貓們。貓終於翻身做了主人!
萬曆年間著名的太監劉若愚在《酌中志·內府衙門職掌》中記載:
貓兒房,近侍三四人,專飼御前有名分之貓,凡聖心所鍾愛者,亦加陞管事職銜。
《萬曆野獲編》中也記載了一些細節:
至於御前,又最重貓兒,其為上所憐愛,其后妃各宮所畜者,加至管事職銜。且其稱謂更奇,牝者曰某丫頭,牡者曰某小廝,若已騸者則呼曰某老爹,至進而有名封,直謂之某管事,但隨內官數內同領賞賜。
「貓兒房」裡的貓母的叫丫頭,公的叫小廝,已經做過絕育手術的叫老爹。如果有哪只得到了貴人的寵愛,還會給管事的頭銜,按照職位高低領取俸祿。
終於升級做主子了!高高在上有木有!
陳悰在《天啟宮詞》注中有首詩是這樣寫的:
紅罽無塵白晝長,丫頭日日侍君王,御廚餘瀝分沾慣,不羨人間魚肉香。
罽,ji四聲,毯子的意思。丫頭指的是母貓。「魚肉香」也有寫做「婆蘿香」的,婆蘿香大約是指龍腦香。
貓們每天毯子被打掃得乾乾淨淨,每天陪伴鈞棒,吃的是御膳房的食物,對普通人愛吃的魚肉不屑一顧。
清朝鹹豐年間,有一位叫黃漢的貓奴特地編撰了一本《貓苑》,是第一部為貓而做的專著。
但比起民國時期那些著名的「鏟屎官」們在書裡直白而坦率的表達,他就顯得太過於含蓄了!
豐子愷家的貓經常呆在他的頭上或身上,按他自己的說法,「像身體裡長出來的一樣」。
他曾經說過,如果有客人來了一時無話可聊,或者客人的孩子難以融入,只要一聊貓,馬上就能緩解尷尬的氣氛,迅速地熱絡並愉快起來。他家的貓叫「白象」,生了五隻小貓,他的畫和文章裡沒少出現它們的身影:
白象真是可愛的貓!不但為了它渾身雪白,偉大如象,又為了它的眼晴一黃一藍,叫做『日月眼』。它從太陽光裡走來的時候,曈孔細得幾乎沒有,兩眼竟像話劇舞臺上所裝置的兩隻光色不同的電燈,見者無不驚奇讚嘆。收電燈費的人看見了它,幾乎忘記拿鈔票;查戶口的警察看見了它,也暫時不查了。
豐子愷與貓
季羨林前前後後養了二十多隻貓,最多的時候家裡有十幾隻,家人都受不了了,他自己卻樂在其中。
在《老貓》這篇文中,季老寫道:
我有時候半夜裡醒來,神志一清醒,覺得有什麼東西重重地壓在我身上,一股暖氣仿佛透過了兩層棉被,撲到我的雙腿上。我知道,小貓睡得正香,即使我的雙腿由於僵臥時間過久,又酸又痛,但我總是強忍著,決不動一動雙腿,免得驚了小貓的清夢。它此時也許正夢著捉住了一隻耗子。只要我的腿一動,它這耗子就吃不成了,豈非大煞風景嗎?
#如此體貼,我想連男朋友都不一定做得到吧……
我以老年衰軀,匍匐在床下桌下向縱深的暗處去清掃貓屎,鑽出來以後,往往喘上半天粗氣。我不但毫不氣餒,而且大有樂此不疲之慨,心裡樂滋滋的。
#一個身心俱已臣服的鏟屎官形象躍然紙上……
季羨林與貓
梁實秋家的貓,分別叫「白貓王子」和「黑貓公主」,每天操心他們的飲食:
我負責買魚,不時的從市場背回十斤八斤重的魚,儲在冰櫃裡;然後是每日煮魚,要少吃多餐,要每餐溫熱合度,有時候一湯一魚,有時候一湯兩魚,鮮魚之外加罐頭魚;煮魚之後要除刺……除了魚之外還要找地方拔些青草給他吃……
起先是什麼魚都吃,後來有挑有揀,現在則專吃新鮮的沙丁魚……
他靜靜的等著我摘刺去骨,一湯一魚,不冷不熱,送到他的嘴邊,然後他慢條斯理的進餐。
偶然給了它一個茶葉蛋的蛋黃,他頗為欣賞。夜晚一點鐘街上賣茶葉蛋的老人沙啞的一聲『五香茶葉蛋』,他便悚然以驚,豎起耳朵喵喵叫。鐵石心腸也只好披衣下樓買來給他宵夜。
梁實秋的白馬王子是撿來的流浪貓
冰心家的咪咪特別愛照相,留下的照片裡經常有它的存在。
夏衍在參加文聯會議之後的聚會裡突然想回家,別人問他為什麼,他說想回家看貓。
老舍和齊白石也是忠誠的貓奴,然而最誇張的還是錢鍾書。
錢鍾書和林徽因做鄰居時,兩家養的貓經常打架。錢鍾書怕自己家的貓吃虧,特地找了長竹竿幫忙。
楊絳怕傷了和氣,用他自己寫的《圍城》裡的話勸他「打狗要看主人面,打貓要看主婦面」,錢鍾書分分鐘駁回了自己原有觀點,來了一句「理論總是不實踐的人制定的」。
好吧好吧,你是貓奴你有理。
【原創不易,歡迎交流,但是請勿轉載哦,感謝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