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於沙漠地區植物栽培的營養缽的製作方法
2023-12-03 03:08:16 1
專利名稱:適用於沙漠地區植物栽培的營養缽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荒漠化地區生態環境治理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在沙漠地區栽培草本植物的器具。
背景材料我國有沙漠化土地168.9萬平方公裡,且以每年1.32%的速度發展,每年因沙化造成的直接損失達540億元,平均每天近1.5億元。沙漠化已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目前常用的治沙方法大致分為化學治沙、工程治沙和生物治沙。
提到恢復、改良荒漠化沙地或沙漠,人們很容易想到植樹、種草。但是沙漠地區年降水量少,年蒸發量大,空氣乾燥,水分是制約固沙植物種子萌發的最關鍵因素;沙漠地區普通營養貧,礦物質營養成分少,影響植物生長;沙生植物由於長期適應乾燥環境的結果,導致種子質地緻密,水分氧分很難透過種皮,出苗困難;由於沙漠地區雖然春季降水,但夏季時間長,光線強,紫外線輻射強,如果春季栽培種苗,只能被陽光曬死,或由於其根系尚未沒深入到潮沙層,只能枯死。所以在沙漠地區栽培植物十分困難,成活率極低。
植被固沙仍是今後最有效的治沙方式,國內外主要進行單項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如沙生植物群落的優選,耐旱沙生植物的篩選、吸水樹脂包膜沙生植物種子,吸水樹脂與沙生植物種子混合播種等,這些方法無法解決沙生植物種子萌發和植株生長所需要的長時間水分支持和礦質營養來源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用於沙漠地區植物栽培的營養缽,這本身是一個完全新型的構想,在營養缽內裝填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和水分,營養缽的培養基本身具有保水吸水功能,營養缽栽培到沙漠中,植物在沙漠的乾旱少雨季節依賴營養缽內的養分生長,植物根系生長到潮沙層後,建立自身的吸水能力,從而建立植被。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適用於沙漠地區植物栽培的營養缽,其特徵在於為長條形杯,下部有開孔。
所述的適用於沙漠地區植物栽培的營養缽,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營養缽材質為紙,內有防水膜,長為20~40釐米,上端為敞口,下部有若干個直徑為3~6mm孔。
所述的適用於沙漠地區植物栽培的營養缽,其特徵在於營養缽為截面呈正方形的長方體,邊長4cm、長度30cm,下部留有12~20個直徑為5mm圓孔。營養缽內填充的基質為沙土400ml,其中2/3沙+1/3土,KD-1型吸水樹脂4g,植物種子萌發和苗生長所需的原液的1/3濃度hoagland營養液250ml高壓滅菌121℃,2h,冷卻後在距土面3-4cm處接種叢枝菌根菌Glomus mosseae和Glomusversiform,接種孢子數為100-200個/包裝,使用時放入甘草植物種子3-4粒,播種深度1cm。將營養缽栽培到沙漠中,種子即可利用營養缽內的養分生長,並將根系從營養缽下部的開孔伸到潮沙層吸水。
由於營養缽的內壁鍍有保水膜,上方僅約16cm2敞開,因此,營養缽在沙漠乾燥的環境中蒸發量極小,所含水分和營養可以為植物種子萌發和苗生長及菌根菌孢子萌發、菌絲和植物共生提供75天~90天的水分和營養支持而無需外界雨水和營養。營養缽下部有開孔,便於植物根系向潮沙層生長。
本實用新型為沙漠地區植物的栽培提供了一個簡單易行,必不可少的工具。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見附圖,適用於沙漠地區植物栽培的營養缽,為長條形杯1,截面呈正方形,邊長4cm、長度30cm,下部留有12~20個直徑為5mm圓孔2。
權利要求1.一種適用於沙漠地區植物栽培的營養缽,其特徵在於為長條形杯,下部有開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於沙漠地區植物栽培的營養缽,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營養缽材質為紙,內有防水膜,長為20~40釐米,上端為敞口,下部有若干個直徑為3~6mm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適用於沙漠地區植物栽培的營養缽,其特徵在於營養缽為截面呈正方形的長方體,邊長4cm、長度30cm,下部留有12~20個直徑為5mm圓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適用於沙漠地區植物栽培的營養缽,其特徵在於為長條形杯,下部有開孔。營養缽的內壁鍍有保水膜,營養缽內放置土壤、吸水劑、營養液等,由於營養缽開口小,因此,營養缽在沙漠乾燥的環境中蒸發量極小,所含水分和營養可以為植物種子萌發和苗生長及菌根菌孢子萌發、菌絲和植物共生提供75天~90天的水分和營養支持而無需外界雨水和營養。營養缽下部有開孔,便於植物根系向潮沙層生長。本實用新型為沙漠地區植物的栽培提供了一個簡單易行,必不可少的工具。
文檔編號A01G9/10GK2738546SQ2004200258
公開日2005年11月9日 申請日期2004年3月27日 優先權日2004年3月27日
發明者劉競男, 餘增亮, 魏勝林, 吳李君, 潘燕, 肖翔, 張祥勝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