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塑料檢查井鑄鐵井圈防鏽處理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2 15:17:3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鏽處理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塑料檢查井鑄鐵井圈防鏽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如專利ZL201420348260.3公開了帶防護井蓋的塑料檢查井,包括注塑成型的塑料井座,塑料井座上制有豎連接管和橫連接管,豎連接管上安裝塑料井筒,橫連接管連接埋地排水、排汙管,塑料井筒的上口部安裝非防護井蓋,塑料井筒的上口部外壁安裝護套筒,護套筒外設置混泥土基層和碎石墊層,碎石墊層上設置井圈,井圈中安裝有防護井蓋。該塑料檢查井的鑄鐵井圈不方便進行鎖接,不方便對鑄鐵井圈進行防鏽浸漬處理。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通過進料口可以倒入防鏽液;通過進液口也可以倒入防鏽液;通過輸液泵可以方便對防鏽液進行輸送,從而方便使防鏽液倒入防鏽處理池內,方便鑄鐵井圈浸漬防鏽處理的塑料檢查井鑄鐵井圈防鏽處理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塑料檢查井鑄鐵井圈防鏽處理裝置,包括防鏽處理池,防鏽處理池的端部設有進料口,防鏽處理池的端部外側壁位置設有輸液罐,輸液罐的端部設有進液口;輸液罐與防鏽處理池之間設有輸液泵,防鏽處理池的端部側壁位置設有進液泵;防鏽處理池的一側設有第一側門,防鏽處理池的另一側設有第二側門;防鏽處理池的底部一側設有第一導向管,第一導向管內套裝有第一旋調軸,第一旋調軸的外端為自由端,第一旋調軸的內端設有第一扣杆,第一旋調軸與第一導向管之間設有第一鎖環;防鏽處理池的底部另一側設有第二導向管,第二導向管內套裝有第二旋調軸,第二旋調軸的外端為自由端,第二旋調軸的內端設有第二扣杆,第二扣杆與第一扣杆對應;第二旋調軸與第二導向管之間設有第二鎖環;防鏽處理池的底部設有第一出液泵與第二出液泵。
進一步地,所述進料口上設有端蓋。
進一步地,所述進液口上設有保護蓋。
進一步地,所述輸液罐的內部設有導液片。
進一步地,所述導液片為弧面形狀。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以將待處理的鑄鐵井圈套裝在第一扣杆與第二扣杆的外側壁位置;第一旋調軸可以沿著第一導向管實現移動調節,從而方便對第一扣杆進行移動調節,第二旋調軸可以沿著第二導向管實現移動調節,從而方便對第二扣杆進行移動調節,方便對鑄鐵井圈進行牢固鎖接;通過進料口可以倒入防鏽液;通過進液口也可以倒入防鏽液;通過輸液泵可以方便對防鏽液進行輸送,從而方便使防鏽液倒入防鏽處理池內,方便鑄鐵井圈浸漬防鏽處理。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塑料檢查井鑄鐵井圈防鏽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一種塑料檢查井鑄鐵井圈防鏽處理裝置,包括防鏽處理池1,防鏽處理池1的端部設有進料口2,防鏽處理池1的端部外側壁位置設有輸液罐4,輸液罐4的端部設有進液口5;輸液罐4與防鏽處理池1之間設有輸液泵8,防鏽處理池1的端部側壁位置設有進液泵9;防鏽處理池1的一側設有第一側門10,防鏽處理池1的另一側設有第二側門11;防鏽處理池1的底部一側設有第一導向管12,第一導向管12內套裝有第一旋調軸13,第一旋調軸13的外端為自由端,第一旋調軸13的內端設有第一扣杆14,第一旋調軸13與第一導向管12之間設有第一鎖環15;防鏽處理池1的底部另一側設有第二導向管16,第二導向管16內套裝有第二旋調軸17,第二旋調軸17的外端為自由端,第二旋調軸17的內端設有第二扣杆18,第二扣杆18與第一扣杆14對應;第二旋調軸17與第二導向管16之間設有第二鎖環19;防鏽處理池1的底部設有第一出液泵20與第二出液泵21;進料口2上設有端蓋3;進液口5上設有保護蓋6;輸液罐4的內部設有導液片7;導液片7為弧面形狀。
本實用新型塑料檢查井鑄鐵井圈防鏽處理裝置,可以將待處理的鑄鐵井圈套裝在第一扣杆14與第二扣杆18的外側壁位置;第一旋調軸13可以沿著第一導向管12實現移動調節,從而方便對第一扣杆14進行移動調節,第二旋調軸17可以沿著第二導向管16實現移動調節,從而方便對第二扣杆18進行移動調節,方便對鑄鐵井圈進行牢固鎖接;通過進料口2可以倒入防鏽液;通過進液口5也可以倒入防鏽液;通過輸液泵8可以方便對防鏽液進行輸送,從而方便使防鏽液倒入防鏽處理池1內,方便鑄鐵井圈浸漬防鏽處理。
其中,進料口2上設有端蓋3;進液口5上設有保護蓋6;所以可以保護進料口2與進液口5。
其中,輸液罐4的內部設有導液片7;導液片7為弧面形狀;所以通過導液片7可以方便對防鏽液進行導向輸送。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