摺疊凳的製作方法
2023-12-03 00:18:01 1
專利名稱:摺疊凳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凳子,特指一種摺疊凳。
技術背景凳子是人們居家旅行、外場作業、集會等必不可少的物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工作 生活的需要、可摺疊、便於攜帶的凳子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現有的金屬摺疊凳具有折合 方便,強度高,結實耐用等優點,但存在的不足是笨重,手感差,冬天冰涼,夏天燙手,結構 複雜,結構不穩定,造價高,摺疊後體積大,笨重,運輸不方便、不容易加工製造等。綜上所述,目前凳子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本申請人也正是處於此目的而創 作設計本實用新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為了克服目前凳子的不足,提供一種重量 輕、強度高、手感好的摺疊凳。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該摺疊凳包括坐板, 前、後側板,左、右側板,所述前、後側板分別與坐板鉸接,左側板分別與前、後側板鉸接,右 側板分別與前、後側板鉸接;所述坐板包括前坐板、後坐板,前坐板與後坐板鉸接;所述左 側板包括前左側板、後左側板,前左側板與後左側板鉸接;所述右側板包括前右側板、後 右側板,前右側板與後右側板鉸接。所述的前坐板邊緣間隔成型有第一凸柱、第一缺口 ;對應後坐板邊緣成型有第二 缺口、第二凸柱;第一凸柱位於第二缺口處,第二凸柱位於第一缺口處,且第一凸柱通過第 一連杆軸與第二凸柱鉸接;所述前坐板邊緣間隔成型有第三凸柱、第三缺口 ;對應前側板 邊緣成型有第四缺口、第四凸柱;第三凸柱位於第四缺口處,第四凸柱位於第三缺口處,且 第三凸柱通過第二連杆軸與第四凸柱鉸接;所述後坐板邊緣間隔成型有第五凸柱、第五缺 口 ;對應後側板邊緣成型有第六缺口、第六凸柱;第五凸柱位於第六缺口處,第六凸柱位於 第五缺口處,且第五凸柱通過第三連杆軸與第六凸柱鉸接。所述前左側板邊緣間隔成型有第七凸柱、第七缺口 ;對應後左側板邊緣成型有第 八缺口、第八凸柱;第七凸柱位於第八缺口處,第八凸柱位於第七缺口處,且第七凸柱通過 第四連杆軸與第八凸柱鉸接;所述前左側板邊緣間隔成型有第九凸柱、第九缺口 ;對應前 側板邊緣成型有第十缺口、第十凸柱;第九凸柱位於第十缺口處,第十凸柱位於第九缺口 處,且第九凸柱通過第五連杆軸與第十凸柱鉸接;所述後左側板邊緣間隔成型有第十一凸 柱、第十一缺口 ;對應後側板邊緣成型有第十二缺口、第十二凸柱;第十一凸柱位於第十二 缺口處,第十二凸柱位於第十一缺口處,且第十一凸柱通過第六連杆軸與第十二凸柱鉸接。所述前右側板邊緣間隔成型有第十三凸柱、第十三缺口 ;對應後右側板邊緣成型 有第十四缺口、第十四凸柱;第十三凸柱位於第十四缺口處,第十四凸柱位於第十三缺口 處,且第十三凸柱通過第七連杆軸與第十四凸柱鉸接;所述前右側板邊緣間隔成型有第十五凸柱、第十五缺口 ;對應前側板邊緣成型有第十六缺口、第十六凸柱;第十五凸柱位於 第十六缺口處,第十六凸柱位於第十五缺口處,且第十五凸柱通過第八連杆軸與第十六凸 柱鉸接;所述後右側板邊緣間隔成型有第十七凸柱、第十七缺口 ;對應後側板邊緣成型有 第十八缺口、第十八凸柱;第十七凸柱位於第十八缺口處,第十八凸柱位於第十七缺口處, 且第十七凸柱通過第九連杆軸與第十八凸柱鉸接。所述前坐板、後坐板、前左側板、後左側板、前右側板、後右側板、前側板、後側板上 分別成型有裝飾孔。所述前左側板、後左側板、前右側板、後右側板的底面分別成型有防滑條。 所述前、後側板,前坐板,後坐板,前左側板,後左側板,前右側板,後右側板分別採 用塑料製作而成。所述第一、二、三、連杆軸分別為加強螺釘,第四、五、六、七、八、九連杆軸分別為加 強螺釘。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造價低,摺疊後體積 小,重量輕、強度高、手感好;打開折合迅速,攜帶使用方便,適合不定點集體活動,如幼兒園 室內室外活動,中小學生集會,軍隊室外集會、講課,或普通家庭使用,用後摺疊存放,節省 空間。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圖2 圖7分別是圖1的局部仰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見圖1 7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坐板1,前、後側板2、3,左、右側板4、5,所述前、 後側板2、3分別與坐板1鉸接,左側板4分別與前、後側板2、3鉸接,右側板5分別與前、後 側板2、3鉸接。具體而言上述坐板1包括前坐板11、後坐板12,前坐板11邊緣間隔成型有第一 凸柱111、第一缺口 ;對應後坐板12邊緣成型有第二缺口、第二凸柱121 ;第一凸柱111位 於第二缺口處,第二凸柱121位於第一缺口處,且第一凸柱111通過第一連杆軸與第二凸柱 121鉸接。上述前坐板11邊緣間隔成型有第三凸柱112、第三缺口 ;對應前側板2邊緣成 型有第四缺口、第四凸柱21 ;第三凸柱112位於第四缺口處,第四凸柱21位於第三缺口處, 且第三凸柱112通過第二連杆軸與第四凸柱21鉸接。上述後坐板12邊緣間隔成型有第五 凸柱122、第五缺口 ;對應後側板3邊緣成型有第六缺口、第六凸柱31 ;第五凸柱122位於 第六缺口處,第六凸柱31位於第五缺口處,且第五凸柱122通過第三連杆軸與第六凸柱31 鉸接。於前坐板11、後坐板12、前左側板41、後左側板42、前右側板51、後右側板52、前側 板2、後側板3上分別成型有裝飾孔,通過該裝飾孔不僅可以增加裝飾效果,而且還可以節 省材料,降低成本。上述左側板4包括前左側板41、後左側板42,前左側板41邊緣間隔成型有第七 凸柱411、第七缺口 ;對應後左側板42邊緣成型有第八缺口、第八凸柱421 ;第七凸柱411位於第八缺口處,第八凸柱421位於第七缺口處,且第七凸柱411通過第四連杆軸6與第八凸 柱421鉸接。上述前左側板41邊緣間隔成型有第九凸柱412、第九缺口 ;對應前側板2邊 緣成型有第十缺口、第十凸柱22 ;第九凸柱412位於第十缺口處,第十凸柱22位於第九缺 口處,且第九凸柱412通過第五連杆軸7與第十凸柱22鉸接。上述後左側板42邊緣間隔 成型有第十一凸柱422、第十一缺口 ;對應後側板3邊緣成型有第十二缺口、第十二凸柱32 ; 第十一凸柱422位於第十二缺口處,第十二凸柱32位於第十一缺口處,且第十一凸柱422 通過第六連杆軸8與第十二凸柱32鉸接。於前左側板41、後左側板42的底面分別成型有 防滑條413、423,通過防滑條可增加前左側板41、後左側板42的底面與地面之間摩擦,從而 達到防止打滑的目的。上述右側板5包括前右側板51、後右側板52,前右側板51邊緣間隔成型有第 十三凸柱511、第十三缺口 ;對應後右側板52邊緣成型有第十四缺口、第十四凸柱521 ;第 十三凸柱511位於第十四缺口處,第十四凸柱521位於第十三缺口處,且第十三凸柱511通 過第七連杆軸9與第十四凸柱521鉸接。上述前右側板51邊緣間隔成型有第十五凸柱512、 第十五缺口 ;對應前側板2邊緣成型有第十六缺口、第十六凸柱23 ;第十五凸柱512位於第 十六缺口處,第十六凸柱23位於第十五缺口處,且第十五凸柱512通過第八連杆軸10與第 十六凸柱23鉸接。上述後右側板52邊緣間隔成型有第十七凸柱522、第十七缺口 ;對應後 側板3邊緣成型有第十八缺口、第十八凸柱33 ;第十七凸柱522位於第十八缺口處,第十八 凸柱33位於第十七缺口處,且第十七凸柱522通過第九連杆軸13與第十八凸柱33鉸接。 於前右側板51、後右側板52的底面分別成型有防滑條513、523,通過防滑條可增加前右側 板51、後右側板52的底面與地面之間摩擦,從而達到防止打滑的目的。上述前、後側板2、3,前坐板11,後坐板12,前左側板41,後左側板42,前右側板 51,後右側板52分別採用塑料製作而成,這樣可達到重量輕、強度高、手感好的目的。上述第一、二、三連杆軸為加強螺釘,第四、五、六、七、八、九連杆軸6、7、8、9、10、13 為加強螺釘,這樣可使得第一、二、三連杆軸以及第四、五、六、七、八、九連杆軸6、7、8、9、10、 13在使用過程中不容易損壞,從而增加了使用壽命。當然,以上所述僅僅為本實用新型實例而已,並非來限制本實用新型實施範圍,凡 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的構造、特徵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應包括於 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內。
權利要求一種摺疊凳,包括坐板(1),前、後側板(2、3),左、右側板(4、5),其特徵在於所述前、後側板(2、3)分別與坐板(1)鉸接,左側板(4)分別與前、後側板(2、3)鉸接,右側板(5)分別與前、後側板(2、3)鉸接;所述坐板(1)包括前坐板(11)、後坐板(12),前坐板(11)與後坐板(12)鉸接;所述左側板(4)包括前左側板(41)、後左側板(42),前左側板(41)與後左側板(42)鉸接;所述右側板(5)包括前右側板(51)、後右側板(52),前右側板(51)與後右側板(52)鉸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摺疊凳,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前坐板(11)邊緣間隔成型有第 一凸柱(111)、第一缺口 ;對應後坐板(12)邊緣成型有第二缺口、第二凸柱(121);第一凸 柱(111)位於第二缺口處,第二凸柱(121)位於第一缺口處,且第一凸柱(111)通過第一連 杆軸與第二凸柱(121)鉸接;所述前坐板(11)邊緣間隔成型有第三凸柱(112)、第三缺口 ; 對應前側板(2)邊緣成型有第四缺口、第四凸柱(21);第三凸柱(112)位於第四缺口處,第 四凸柱(21)位於第三缺口處,且第三凸柱(112)通過第二連杆軸與第四凸柱(21)鉸接;所 述後坐板(12)邊緣間隔成型有第五凸柱(122)、第五缺口 ;對應後側板(3)邊緣成型有第 六缺口、第六凸柱(31);第五凸柱(122)位於第六缺口處,第六凸柱(31)位於第五缺口處, 且第五凸柱(122)通過第三連杆軸與第六凸柱(31)鉸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摺疊凳,其特徵在於所述前左側板(41)邊緣間隔成型有第 七凸柱(411)、第七缺口 ;對應後左側板(42)邊緣成型有第八缺口、第八凸柱(421);第七 凸柱(411)位於第八缺口處,第八凸柱(421)位於第七缺口處,且第七凸柱(411)通過第四 連杆軸(6)與第八凸柱(421)鉸接;所述前左側板(41)邊緣間隔成型有第九凸柱(412)、 第九缺口 ;對應前側板(2)邊緣成型有第十缺口、第十凸柱(22);第九凸柱(412)位於第十 缺口處,第十凸柱(22)位於第九缺口處,且第九凸柱(412)通過第五連杆軸(7)與第十凸 柱(22)鉸接;所述後左側板(42)邊緣間隔成型有第十一凸柱(422)、第十一缺口 ;對應後 側板(3)邊緣成型有第十二缺口、第十二凸柱(32);第十一凸柱(422)位於第十二缺口處, 第十二凸柱(32)位於第十一缺口處,且第十一凸柱(422)通過第六連杆軸(8)與第十二凸 柱(32)鉸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摺疊凳,其特徵在於所述前右側板(51)邊緣間隔成型有 第十三凸柱(511)、第十三缺口 ;對應後右側板(52)邊緣成型有第十四缺口、第十四凸柱 (521);第十三凸柱(511)位於第十四缺口處,第十四凸柱(521)位於第十三缺口處,且第 十三凸柱(511)通過第七連杆軸(9)與第十四凸柱(521)鉸接;所述前右側板(51)邊緣間 隔成型有第十五凸柱(512)、第十五缺口 ;對應前側板(2)邊緣成型有第十六缺口、第十六 凸柱(23);第十五凸柱(512)位於第十六缺口處,第十六凸柱(23)位於第十五缺口處,且 第十五凸柱(512)通過第八連杆軸(10)與第十六凸柱(23)鉸接;所述後右側板(52)邊 緣間隔成型有第十七凸柱(522)、第十七缺口 ;對應後側板(3)邊緣成型有第十八缺口、第 十八凸柱(33);第十七凸柱(522)位於第十八缺口處,第十八凸柱(33)位於第十七缺口 處,且第十七凸柱(522)通過第九連杆軸(13)與第十八凸柱(33)鉸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摺疊凳,其特徵在於所述前坐板(11)、後坐板(12)、前左側 板(41)、後左側板(42)、前右側板(51)、後右側板(52)、前側板(2)、後側板(3)上分別成型 有裝飾孔。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摺疊凳,其特徵在於所述前左側板(41)、後左側板(42)、前右側板(51)、後右側板(52)的底面分別成型有防滑條(413、423、513、523)。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摺疊凳,其特徵在於所述前、後側板(2、3),前坐板(11),後 坐板(12),前左側板(41),後左側板(42),前右側板(51),後右側板(52)分別採用塑料制 作而成。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摺疊凳,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二、三連杆軸分別為加強螺釘。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摺疊凳,其特徵在於所述第四、五、六連杆軸(6、7、8)分別 為加強螺釘。
10.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摺疊凳,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七、八、九連杆軸(9、10、13)分 別為加強螺釘。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凳子,特指一種摺疊凳。該摺疊凳包括坐板,前、後側板,左、右側板,所述前、後側板分別與坐板鉸接,左側板分別與前、後側板鉸接,右側板分別與前、後側板鉸接;所述坐板包括前坐板、後坐板,前坐板與後坐板鉸接;所述左側板包括前左側板、後左側板,前左側板與後左側板鉸接;所述右側板包括前右側板、後右側板,前右側板與後右側板鉸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造價低,摺疊後體積小,重量輕、強度高、手感好;打開折合迅速,攜帶使用方便,適合不定點集體活動,如幼兒園室內室外活動,中小學生集會,軍隊室外集會、講課,或普通家庭使用,用後摺疊存放,節省空間。
文檔編號A47C9/10GK201602423SQ20092019489
公開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16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16日
發明者陳青松 申請人:陳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