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應用於客車駕駛室的鋼化玻璃後包圍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2-03 03:44:51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客車內裝飾配件領域,更具體地說是一種應用於客車駕駛室的鋼化玻璃後包圍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公交車駕駛區的包圍結構,一般採用玻璃鋼材質或者鋁合金材質,整體視覺效果單一,重量偏重,鋁合金材質包圍成本高,且受鋁合金型材結構限制,適用車型有限,同時由於玻璃鋼材質包圍的環保性較差,開模周期長,一款包圍一般僅適用一種對應車型,增加了公交車的生產成本。因此,設計開發出一種簡易的鋼化玻璃後包圍結構,該後包圍的外形及結構,不僅適用於多款公交車型,而且僅涉及方形鋼化玻璃開模,開發周期短,同時,外觀顏色亦可定製處理,與整車內飾配色風格相匹配。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是一種應用於客車駕駛室的鋼化玻璃後包圍結構,其主要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點。
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應用於客車駕駛室的鋼化玻璃後包圍結構,包括依次連接圍設的後部包圍壁、中間連接壁、側部包圍壁以及旋轉式活動扶手部,所述旋轉式活動扶手部的左側與客車車身相固定連接設置,右側可旋轉地活動連接在所述側部包圍壁上,所述後部包圍壁和側部包圍壁分別由方鋼框體與鋼化玻璃構成,所述鋼化玻璃配合固定裝設在所述方鋼框體內;所述中間連接壁包括左、右兩立柱體和配合固定裝設在該兩立柱體之間的鋼化玻璃壁體,所述左、右兩立柱體的長度不同,所述左立柱體與所述側部包圍壁通過兩個上、下分布的合頁鉸鏈活動連接設置,所述右立柱體與所述後部包圍壁相固定連接設置。
更進一步,所述左立柱體的長度大於所述右立柱體的長度。
更進一步,所述左、右立柱體的底端分別配合套裝有一底座套。
更進一步,所述旋轉式活動扶手部上還配合套設有一減震膠套。
更進一步,所述旋轉式活動扶手部的上端還配合塞設有一軟體堵塞。
通過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
1、本實用新型由矩形的方鋼結構、圓柱形的鋼管立柱體、鋼化玻璃、可旋轉式的扶手以及相關連接底座構成,安裝後形成一個近似封閉的駕駛區,在改善車內視覺效果的同時,可提高駕駛的安全性。
2、本實用新型可以根據不同車型的駕駛區和地板骨架,靈活布置相應的立柱體位置,確保後包圍結構的外形及結構的普遍適用性,提高產品的適用性,同時,本實用新型更方便技術人員的安裝與維護,質量可靠實用。
3、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實用,設計新穎獨特,且涉及方型鋼化玻璃的開模,縮短了開發周期,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本實用新型的外觀顏色可以根據不同車型內飾進行相應地定製處理,匹配整車內飾。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沿A-A方向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說明來進一步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及圖3所示,一種應用於客車駕駛室的鋼化玻璃後包圍結構,包括依次連接圍設的後部包圍壁1、中間連接壁2、側部包圍壁3以及旋轉式活動扶手部4,所述旋轉式活動扶手部4的左側與客車車身相固定連接設置,右側可旋轉地活動連接在所述側部包圍壁3上,所述旋轉式活動扶手部4上還配合套設有一減震膠套(由於視角原因,圖中未畫出),所述旋轉式活動扶手部4的上端還配合塞設有一軟體堵塞41。所述後部包圍壁1和側部包圍壁3分別由方鋼框體31與鋼化玻璃32構成,所述鋼化玻璃32配合固定裝設在所述方鋼框體31內;所述中間連接壁2包括左、右兩立柱體(21、22)和配合固定裝設在該兩立柱體(21、22)之間的鋼化玻璃壁體23,所述左、右兩立柱體(21、22)的長度不同,所述左立柱體21的長度大於所述右立柱體22的長度。
如圖1、圖2及圖3所示,所述左立柱體21與所述側部包圍壁3通過兩個上、下分布的合頁鉸鏈5活動連接設置,所述右立柱體22與所述後部包圍壁1相固定連接設置。所述左、右立柱體(21、22)的底端分別配合套裝有一底座套6。
本實用新型由矩形的方鋼結構、圓柱形的鋼管立柱體、鋼化玻璃、可旋轉式的扶手以及相關連接底座構成,安裝後形成一個近似封閉的駕駛區,在改善車內視覺效果的同時,可提高駕駛的安全性。 同時,可以根據不同車型的駕駛區和地板骨架,靈活布置相應的立柱體位置,確保後包圍結構的外形及結構的普遍適用性,提高產品的適用性,另一方面,本實用新型更方便技術人員的安裝與維護,質量可靠實用,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實用,設計新穎獨特,且涉及方型鋼化玻璃的開模,縮短了開發周期,降低了生產成本。
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並不僅局限於此,凡是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地改進,均應該屬於侵犯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