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回撤自彈式腦神經支架的輸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8 03:55:41
專利名稱:可回撤自彈式腦神經支架的輸送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涉及一種自彈式腦神經支架的輸送裝置,用於 治療腦血管狹窄病變或腦血管瘤的介入治療,屬於醫療器械領域。
背景技術:
美國每年有78萬病人患有中風。造成中風的原因是當一個通往 腦部的血管被堵塞(缺氧性中風)或血管破裂(出血性中風),從而 使部分的大腦不能得到應有的血液或氧氣而導致死亡。大概88%的病 例診斷為缺氧性中風,而剩下的12%的病例診斷為出血性中風。
通過支架來治療心血管狹窄疾病的成功引起對顱內支架的進一 步研發。球囊擴張支架裝置可能會因為輸送裝置的柔順問題,用於釋 放支架的高壓和難於準確地根據血管直徑而釋放支架的種種問題而 降低顱內血管介入手術的安全性。對於顱內血管,球囊擴張支架已經 廣泛地被自擴張式支架技術所取代,原因是因為自擴張式支架有良好 輸送性能從而降低了對血管傷害的風險[1]一[5]。
雖然一系列的自擴張支架已經被發明,如Jevis的美國專利U.S. Pat. No. 4,665,906.但自擴張式支架輸送裝置的設計依然存在輸送和 定位的難度。所以Gianturco的美國專利U.S. Pat. No 4,580,568、 Widenhouse的美國專利U.S. Pat. No7,169,170 B2提供了改善自擴張 式支架輸送裝置的方法和裝置。
有美國專利U.S. Pat. No 4,580,568講述了一個類似導管的輸送裝 置。導管插入人體內並送往病變處。支架被壓握於一個更小的直徑並 且裝入導管的近端內。然後通過一個筒狀的推送器(其外徑大概等於 導管的內徑)把支架送往病變處。支架到達病變處後,推送器頂住支架,導管往回撤,從而釋放支架。但是,支架在行走過程中,會引起 諸多問題,如可能會引起對血管的傷害。因此把支架預裝在導管的遠
端內,然後再把導管送往病變處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式。專利U.S. Pat. No7,169,170 B2描述一個預先安裝好的自擴張式支架輸送裝置。預裝 於外鞘管內的支架隨輸送裝置一起到達病變處後,當醫生確定支架與 病變的位置後,內鞘管頂住支架,外鞘管往回撤,從而釋放支架。在 釋放支架時, 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外鞘管回撤時的支架定位的準確度。 關於己知輸送裝置的技術難度包括支架在釋放時,支架定位不準,即 支架放置在病變處太遠端或太近端。
所以, 一些發明者致力於多種自擴張式支架的輸送時的準確定 位方式的研究。如Leterdre等的美國專利U.S. Pat. No. 6267783B1, Villalobos等的美國專利U.S. Pat. No6,843,802Bl, Escamilla等的美 國專利7,001,422 B2,及Mitelberg等的美國專利U.S. Pat. No. 7,311,726 B2等。專利U.S. Pat. No 7,001,422 B2的設計包括三個遠, 中,近柱狀定位部件,分布在一根導絲上。三個部件形成兩個間隙, 支架置於導絲中端部件之上,可釋放支架兩端的突出marker能夠嵌 在相應的兩個間隙中。共同裝入外鞘管時,支架在外鞘管的壓力下被 固定在導絲上。這種設計使支架最後一節釋放前,可由導絲裝置推出 或回撤於導管內,而不會引起對支架的傷害或變形。但由於所述的導 絲是實心,影響了正常導絲的使用。該發明中的導絲由於與支架和鞘 管固定在一起,失去了原有的柔順性,無法導入較細的懸浮狀的腦神 經血管。
還有美國專利U.S. Pat. No 6,843,802B1的發明是一個針對腹主 動脈瘤的支架輸送裝置包括內鞘管、外鞘管和自擴張式支架。內鞘管 的遠端包括至少一個槽,自擴張支架近端包括至少一個縱向伸出的凸 緣。支架分支上的凸緣卡於內鞘管的槽內。此設計能夠使到醫生在釋 放部分支架後,如果發現支架定位不準,依然能夠把支架回撤外鞘管
5內。但這種結構加工和裝配均較複雜,尚可用於尺寸較大的主動脈瘤
裝置。其輸送鞘管外徑尺寸18至24F (6—8mm)。但在外鞘管尺寸 為3F (lmm)的腦神經支架裝置中不僅難以製造,而且難以安裝。 專利U.S. Pat. No6267783Bl及U.S. Pat. No7311726B2的情況與專利 U.S. Pat. No6,843,802Bl情況相似。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在釋放過程中部分釋放後可以回撤的支架 和輸送裝置,在釋放過程完成之前一旦發生釋放定位不準可將支架撤 回到外鞘管內,重新定位釋放。在支架輸送時可與正常導絲連用。
本實用新型採用下列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一種可回撤自彈式腦神經支架的輸送裝置,包括外鞘管、內鞘管 和自彈式支架,其中,外鞘管內可滑動地套入一個內鞘管,內鞘管的 長度略長於外鞘管,外鞘管內裝入一個壓縮狀態的自彈式支架,自彈 式支架位於內鞘管的前方,自彈式支架為一圓環柱網狀結構,自彈式 支架後端設有起跟蹤作用的顯影標記,顯影標記的厚度略大於自彈式 支架的厚度,所述的內鞘管由一圓環柱狀的穩定鞘管和穿過穩定鞘管 的芯管構成,
在離開穩定鞘管一定距離的芯管上固定套上一支架固定件,支架 固定件可移動地嵌在自彈式支架內,且支架固定件外緣的直徑略大於
顯影標記所處圓周的內切圓直徑;
或者,在離開穩定鞘管一定距離的芯管上固定套上一齒輪,可以 用粘接的方式或其他方式固定。齒輪外緣嵌入自彈式支架的網孔內。
為了治療血管動脈瘤或動脈瘻的需要,可在所述的自彈式支架外 覆蓋一層膜,當採用齒輪與自彈式支架的網孔配合時,膜與自彈式支 架的一端留有一個網孔的距離。對於採用圓柱狀支架固定件的輸送 器,所述的覆膜支架可以做成全部或局部覆膜支架。對於採用齒輪狀支架固定件的輸送器,可將支架和齒輪裝配的單元做成裸支架,或自 彈式支架兩端都做成裸支架,其餘部分做成覆膜支架。這種結構的支 架可取得良好的定位。帶膜部分可起到準確的封堵作用,裸支架部分 有助於支架釋放後的位置穩定性定位,同時不會堵住側枝血管;裸支 架部分和齒輪裝配在一起不會使膜破壞;覆膜支架所用的覆膜材料可 以是PTFE膜。支架兩端應設有顯影標記。
所述的膜是彭體聚四氟乙烯(e-PTFE)或聚氨酯(PU),當然也 可以選用其他類似的材料。
根據自彈式支架的網孔的布局不同,所述的齒輪含有2-8個齒, 且與自彈式支架的網孔對應,齒輪的齒可做成不同的三維幾何形狀。 二齒,三齒和六齒的齒輪可用於六頭的支架,二齒和四齒的齒輪可用 於八頭的支架。齒輪的外徑應略小於外鞘管的內徑。
所述的支架固定件採用重金屬、合金或者較硬的自顯影高分子材料。
所述的自彈式支架端部的網孔比中間的網孔大。換言之,自彈式 支架的兩端端部單元做得比中間單元稀,比中間單元長,也即靠近兩 端的網孔的大小相當於二個中間的網孔。這樣的結構帶來一些技術上 的優點裝配時齒輪僅和自彈式支架的端部單元相裝配,自彈式支架 的兩端應設有顯影標記,端部變稀的自彈式支架更便於芯管上齒輪的 齒插進來。
為操作方便,所述穩定鞘管的後端可裝配一個手柄。 所述外鞘管為軟、硬交替的可柔順地通過曲折的顱內血管的細長 軟管。
所述顯影標記採用金、銀、鉑等重金屬或其合金,選用這類材料 的原因是這類材料可以在X-線下顯影,因此,也可以是其他能夠在 X-線下顯影的材料。以便在操作過程中隨時可見支架的位置和釋放狀 態。所述的顯影標記至少有一個以上。
所述的顯影標記位於內鞘管的穩定鞘管上端面與支架固定件之間。
為了增加外鞘管的強度,所述的外鞘管內壁設有支撐機構。 所述的齒輪可以用重金屬製成,如,金,銀,鉑等重金屬及其合
金;也可用不鏽鋼製成;還可以用自顯影的高分子材料製成。
芯管被套在穩定鞘管之內,可以用粘接的方式或其他方式固定。 所述的內鞘管可以做成整體結構,也可以做成分段連接的組合結 構,以便在其沿長度的不同部位得到不同的柔順性和推送力。內鞘管 可以用高分子材料製成如PEBax (聚乙烯與尼龍的共聚物)、PU (聚 氨酯)、PA (尼龍)或PE (聚乙烯)等,其部分或全部也可用金屬管 材製成,如不鏽鋼,NiTinol形狀記憶合金,鈷基合金等,還可以部 分或全部用金屬絲加強的高分子編制網管制成。
(一)支架固定件與顯影標記配合的可回撤自彈式腦神經支架的 輸送裝置的使用方法為
外鞘管從手柄伸出端為近端,遠離手柄端的為遠端,介於兩者之 間的為中端,使用前,自彈式支架預裝在外鞘管內,離外鞘管遠端端 面保持一定距離。使用時,推送內鞘管時,自彈式支架上的顯影標記 在內鞘管遠端端面的推動下帶動自彈式支架向遠端運動;回拉內鞘管 時,支架固定件帶動支架的顯影標記使支架向近端運動。如支架已被 部分釋放,如果發現自彈式支架置入血管的位置不準確,可以回拉內 鞘管,支架固定件帶動自彈式支架向近端運動,從而將自彈式支架收 回外鞘管內,然後再次操作,直至將自彈式支架準確置入血管的理想 位置,自彈式支架在血管內擴張開。可以回收的條件是支架固定件未 完全推出外鞘管。 一旦確認支架處於準確目標位置後,將支架全部釋 放出外鞘管,自彈式支架便自動彈開。外鞘管和內鞘管不再起作用, 此時,再將內鞘管收入外鞘管,取出體外。在全部過程中,自彈式支架上的顯影標記與支架固定件均可在x-線下起到顯影作用,隨時顯
示出顯影標記在外鞘管中或血管中的位置。
(二)齒輪與自彈式支架的網孔配合的可回撤自彈式腦神經支架
的輸送裝置的使用方法為
齒輪作為支架固定件使用時,內鞘管與齒輪同時裝配在外鞘管之 內,齒輪的齒沿徑向插入支架的網孔中。齒輪的外邊沿與外鞘管內壁 間有微小間隙,可做相對運動。推送內鞘管時齒輪可帶動自彈式支架 向前運動,釋放出外鞘管。在自彈式支架部分釋放後,如發現定位不 好,可回拉內鞘管,這時齒輪可帶動自彈式支架收回到外鞘管之中。 可以回收的條件是齒輪未完全推出外鞘管。確認支架定位正確後可將 自彈式支架完全釋放。出鞘後自彈式支架自行彈開。彈開後的自彈式 支架尺寸遠大於齒輪外徑,從而自彈式支架與齒輪脫開,再將齒輪拉 入外鞘管內撤出體外。這一方案與上一方案的區別是自彈式支架向前 和向後的運動均由齒輪帶動,無須上下兩個推動件。在此方案中,芯 管外仍然可以套上穩定鞘管。內鞘管與齒輪的間隙使其遠端端面不與 自彈式支架接觸即可。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自彈式支架預裝時可裝在外鞘管內,
離外鞘管遠端2cm—50cm處。在使用時穿越血管時有柔順性較好的 空心外鞘管先送進,外鞘管遠端出口送到達病變部位後,再用內鞘管 推著自彈式支架跟進。從而增加了外鞘管的柔順性,減小了整個輸送 過程中對血管壁的刺激和損害。
作為本實用新型用途的進一步擴展,此發明能夠用於配合彈簧圈 治療顱內血管狹窄和動脈瘤等病變。對於闊口腦動脈瘤,實施彈簧凰 堵塞介入術後,應當在動脈瘤開口處使用自彈式支架,以防止彈簧圈 從瘤中脫出,進入血管。使用本發明中的自彈式支架可以使該操作定 位更加準確。
與本實用新型相匹配的自彈式支架可以是雷射切割NiTi形狀記憶合金自彈式支架,也可以是N汀i絲編織的自彈式支架。雷射切割 自彈式支架的設計應採用閉環式設計。即相鄰的兩個網孔單元之間每 一對對應的頭都要有連接。以便回收時每個頭都會被上一個單元拉入 外鞘管內,而不會有頭掛在外鞘管外影響回收進鞘。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顯著 一、本實用新型中的支架兩端的顯 影標記和回收套管釋放過程中均可顯影,在釋放完成前一旦發現定位 不準,便可將自彈式支架收入外鞘管中重新釋放;二、改進後的輸送 方式輸送時,可以先送空的外鞘管先到達病變部位;隨後支架在鞘管 內跟進,從而減小了輸送過程對血管壁的刺激及損傷;三、本實用新 型中的帶膜支架可為中間帶膜兩邊裸結構,這種結構的支架可取得良 好的定位,帶膜部分可起到準確的封堵作用,裸支架部分有助於支架 釋放後的位置穩定性定位,同時不會堵住側枝血管;裸支架部分和齒 輪裝配在一起不會使膜破壞。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3為圖1中的內鞘管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2中的內鞘管放大結構示意圖(三齒); 圖5為圖2中的內鞘管放大結構示意圖(四齒); 圖6為圖2中的內鞘管放大結構示意圖(六齒); 圖7為自彈式支架的部分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8為另一自彈式支架的放部分大結構示意圖; 圖9為內鞘管與手柄連接關係示意圖; 圖IO為穩定鞘管與手柄連接關係示意圖。 圖中標記說明
1——外鞘管 2——自彈式支架
21——顯影標記 22、 23、 24——網孔3——穩定鞘管 4——芯管
41——支架固定件 42——齒輪
5——手柄
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l
本實施例為帶有支架固定件與顯影標記的可回撤自彈式腦神經支 架的輸送裝置。
圖l、圖3、圖7所示, 一種可回撤自彈式腦神經支架的輸送裝 置,包括外鞘管l、內鞘管和自彈式支架2,其中,外鞘管l內可滑 動地套入一個內鞘管,內鞘管的長度略長於外鞘管l,外鞘管l內裝 入一個壓縮狀態的自彈式支架2,不帶膜的自彈式支架2位於內鞘管 的前方,自彈式支架2為一圓環柱網狀結構,自彈式支架2後端設有 一個以上起跟蹤作用的顯影標記21,顯影標記21的厚度略大於自彈 式支架2的厚度,所述的內鞘管由一圓環柱狀的穩定鞘管3和穿入穩 定鞘管3的芯管4構成,在離開穩定鞘管3略大於一個顯影標記距離 的芯管4上固定套上一支架固定件41 ,支架固定件41可移動地與自 彈式支架2相互嵌合,且支架固定件41外緣的直徑略大於顯影標記 21所處圓周的內切圓直徑。
為了治療血管動脈瘤或動脈瘻的需要,可在所述的自彈式支架2 外覆蓋一層膜(圖中未示),自彈式支架2兩端都做成裸支架,其餘 部分做成覆膜支架。這種結構的支架可取得良好的定位。帶膜部分可 起到準確的封堵作用,裸支架部分有助於支架釋放後的位置穩定性定 位,同時不會堵住側枝血管;裸支架部分和齒輪裝配在一起不會使膜 破壞;覆膜支架所用的覆膜材料可以是PTFE膜。支架兩端設有顯影
標記o
所述的膜是膨體聚四氟乙烯(e-PTFE)或聚氨酯(PU),當然也
ii可以選用其他類似的材料。
所述的支架固定件41採用重金屬合金、不鏽鋼或者較硬的自顯
影高分子材料。
圖9、圖10所示,穩定鞘管3的後端裝配一個手柄5。
所述外鞘管1為延長度方向有軟硬變化的(遠端軟、近端硬)可 柔順地通過曲折的顱內血管的細長軟管。
所述顯影標記21採用金、銀、鉑或其合金,選用這類材料的原 因是這類材料可以在X-線下顯影,因此,也可以是其他能夠在X-線 下顯影的材料。以便在操作過程中隨時可見支架的位置和釋放狀態。
所述的顯影標記21至少有一個以上。
圖1、圖3所示,顯影標記21位於內鞘管的穩定鞘管3上端面 與支架固定件41之間。
為了增加外鞘管1的強度,所述的外鞘管1內壁設有支撐機構(圖 中未示)。
芯管4被套在穩定鞘管3之內,可以用粘接的方式或其他方式固定。
所述的內鞘管可以做成整體結構,也可以做成分段連接的組合結 構,以便在其沿長度的不同部位得到不詞的柔順性和推送力。內鞘管 可以用高分子材料製成如PEBax (聚乙烯與尼龍的共聚物)、PU (聚 氨酯)、PA (尼龍)或PE (聚乙烯)等,其部分或全部也可用金屬管 材製成,如不鏽鋼,N汀inol形狀記憶合金,鈷基合金等,還可以部 分或全部用金屬絲加強的高分子編制網管制成。 使用方法為
外鞘管1從手柄5伸出端為近端,遠離手柄5端的為遠端,介於 兩者之間的為中端,使用前,自彈式支架2預裝在外鞘管1內,離外 鞘管1遠端端面保持一定距離。使用時,推送內鞘管時,自彈式支架 2上的顯影標記21在內鞘管遠端端面的推動下帶動自彈式支架2向遠端運動;回拉內鞘管時,支架固定件41帶動支架的顯影標記21使 支架向近端運動。當支架已被部分釋放,如果發現自彈式支架2置入 血管的位置不準確,可以回拉內鞘管,支架固定件41帶動自彈式支 架2向近端運動,從而將自彈式支架2收回外鞘管1內,然後再次操 作,直至將自彈式支架2準確置入血管的理想位置,完全釋放支架, 自彈式支架2便在血管內全部擴張開。支架可以被回收的條件是支架 固定件41未完全推出外鞘管1。 一旦確認支架處於準確目標位置後, 將支架全部釋放出外鞘管l,自彈式支架2便自動彈開。外鞘管l和 內鞘管不再起作用,此時,再將內鞘管收入外鞘管l,取出體外。在 全部過程中,自彈式支架2上的顯影標記21與支架固定件均可在X-線下起到顯影作用,隨時顯示出顯影標記21在外鞘管1中或血管中 的位置。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自彈式支架2預裝時可裝在外鞘管1 內,離外鞘管1遠端2cm—50cm處。在使用時穿越血管時有柔順性 較好的空心外鞘管先送進,外鞘管l遠端出口送到達病變部位後,再 用內鞘管推著自彈式支架2跟進。從而增加了外鞘管l的柔順性,減 小了整個輸送過程中對血管壁的剌激和損害。
作為本實用新型用途的進一步擴展,此發明能夠用於配合彈簧圈 治療顱內血管狹窄和動脈瘤等病變。對於闊口腦動脈瘤,實施彈簧圈 堵塞介入術後,應當在動脈瘤開口處使用自彈式支架2,以防止彈簧 圈從瘤中脫出,進入血管。使用本發明中的自彈式支架2可以使該操 作定位更加準確。
與本實用新型相匹配的自彈式支架2可以是雷射切割NiTi形狀 記憶合金自彈式支架,也可以是NiTi絲編織的自彈式支架。雷射切 割自彈式支架的設計應採用閉環式設計。即相鄰的兩個網孔單元之間 每一對對應的頭都要有連接。以便回收時每個頭都會被上一個單元拉 入外鞘管內,而不會有頭掛在外鞘管外影響回收進鞘。實施例2
本實施例為齒輪與自彈式支架配合輸送以及回撤的可回撤自彈 式腦神經支架的輸送裝置。
圖2、圖4、圖5、圖6、圖7、圖8所示, 一種可回撤自彈式腦 神經支架的輸送裝置,包括外鞘管l、內鞘管和自彈式支架2,其中, 外鞘管1內可滑動地套入一個內鞘管,內鞘管的長度略長於外鞘管1, 外鞘管l內裝入一個壓縮狀態的自彈式支架2,自彈式支架2位於內 鞘管的前方,自彈式支架2為一圓環柱網狀結構,自彈式支架2後端 設有起跟蹤作用的顯影標記21,顯影標記21的厚度略大於自彈式支 架2的厚度,所述的內鞘管由一圓環柱狀的穩定鞘管3和穿過穩定鞘 管3的芯管4構成,在離開穩定鞘管3 —定距離的芯管4上固定套上 一齒輪42,可以用粘接的方式或其他方式固定。齒輪42外緣嵌入自 彈式支架2的網孔內。
為了治療血管動脈瘤或動脈瘻的需要,可在,所述的自彈式支架 2外覆蓋一層膜(圖中未示),當採用齒輪42與自彈式支架2的網孔 配合時,膜與自彈式支架2的一端留有一個網孔的距離。對於採用齒 輪42作為支架固定件的輸送器,可將自彈式支架2和齒輪42裝配的 單元做成裸支架,或自彈式支架2兩端都做成裸支架,其餘部分做成 覆膜支架。這種結構的自彈式支架2可取得良好的定位。帶膜部分可 起到準確的封堵作用,裸支架部分有助於支架釋放後的位置穩定性定 位,同時不會堵住側枝血管;裸支架部分和齒輪42裝配在一起不會 使膜破壞;覆膜支架所用的覆膜材料可以是PTFE膜。自彈式支架2 兩端應設有顯影標記21。
所述的膜是彭體聚四氟乙烯(e-PTFE)或聚氨酯(PU),當然也 可以選用其他類似的材料。
如圖4、圖5、圖6所示,根據自彈式支架2的網孔的布局不同,
14所述的齒輪42含有2-8個齒,且與自彈式支架2的網孔對應,齒輪 42的齒可做成不同的三維幾何形狀。二齒,三齒和六齒的齒輪可用 於六頭的支架,二齒和四齒的齒輪可用於八頭的支架。齒輪的外徑應 略小於外鞘管的內徑。
圖8所示,所述的自彈式支架2端部的網孔22比中間的網孔23、 24大。換言之,自彈式支架2的兩端端部單元做得比中間單元稀, 比中間單元長,也即靠近兩端的網孔22的大小相當於二個中間的網 孔23、 24的綜合。這樣的結構帶來一些技術上的優點裝配時齒輪 42僅和自彈式支架2的端部單元相裝配,自彈式支架2的兩端應設 有顯影標記21,端部變稀的自彈式支架2更便於芯管4上的齒輪42 的齒插進來。
圖9、圖10所示,穩定鞘管3的後端外套固一手柄5。 所述外鞘管1為軟、硬交替的可柔順地通過曲折的顱內血管的細 長軟管。
所述顯影標記21採用金、銀、鉑或其合金,選用這類材料的原 因是這類材料可以在X-線下顯影,因此,也可以是其他能夠在X-線 下顯影的材料。以便在操作過程中隨時可見支架的位置和釋放狀態。
所述的顯影標記21至少有一個以上。
為了增加外鞘管1的強度,所述的外鞘管1內壁設有支撐機構(圖 中未示出)。
所述的齒輪42可以用重金屬製成,如,金,銀,鉑等重金屬及 其合金;也可用不鏽鋼製成;還可以用自顯影的高分子材料製成。 芯管4被套在穩定鞘管3之內,可以用粘接的方式或其他方式固定。
所述的內鞘管可以做成整體結構,也可以做成分段連接的組合結 構,以便在其沿長度的不同部位得到不同的柔順性和推送力。內鞘管 可以用高分子材料製成如PEBax (聚乙烯與尼龍的共聚物)、PU (聚氨酯)、PA (尼龍)或PE (聚乙烯)等,其部分或全部也可用金屬管 材製成,如不鏽鋼,NiTinol形狀記憶合金,鈷基合金等,還可以部 分或全部用金屬絲加強的高分子編制網管制成。 使用方法為
齒輪42的齒沿徑向插入自彈式支架2的網孔22中。齒輪42的 外邊沿與外鞘管1內壁間有微小間隙,可做相對運動。推送內鞘管時 齒輪42可帶動自彈式支架2向前運動,釋放出外鞘管1。在自彈式 支架2部分釋放後,如發現定位不好,可回拉內鞘管,這時齒輪42 可帶動自彈式支架2收回到外鞘管1之中。可以回收的條件是齒輪 42未完全推出外鞘管1 。確認自彈式支架2定位正確後可將自彈式支 架2完全釋放。出鞘後自彈式支架2自行彈開。彈開後的自彈式支架 2尺寸遠大於齒輪42外徑,從而自彈式支架2與齒輪42脫開,再將 齒輪42拉入外鞘管1內撤出體外。這個方案是通過自彈式支架2向 前和向後的運動均由齒輪42帶動,無須上下兩個推動件。在此方案 中,芯管4外仍然可以套上穩定鞘管3。內鞘管與齒輪42的間隙使 其遠端端面不與自彈式支架2接觸即可。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自彈式支架2預裝時可裝在外鞘管1 內,離外鞘管1遠端2cm—50cm處。在使用時穿越血管時有柔順性 較好的空心外鞘管1先送進,外鞘管1遠端出口送到達病變部位後, 再用內鞘管推著自彈式支架2跟進。從而增加了外鞘管1的柔順性, 減小了整個輸送過程中對血管壁的刺激和損害。
作為本實用新型用途的進一步擴展,此發明能夠用於配合彈簧圈 治療顱內血管狹窄和動脈瘤等病變。對於闊口腦動脈瘤,實施彈簧圈 堵塞介入術後,應當在動脈瘤開口處使用自彈式支架,以防止彈簧圈 從瘤中脫出,進入血管。使用本發明中的自彈式支架可以使該操作定 位更加準確。
與本實用新型相匹配的自彈式支架2可以是雷射切割NiTi形狀記憶合金自彈式支架,也可以是NiTi絲編織的自彈式支架。雷射切
割自彈式支架的設計應採用閉環式設計。即相鄰的兩個網孔單元之間 每一對對應的頭都要有連接。以便回收時每個頭都會被上一個單元拉 入外鞘管內,而不會有頭掛在外鞘管外影響回收進鞘。
權利要求1.一種可回撤自彈式腦神經支架的輸送裝置,包括外鞘管、內鞘管和自彈式支架,其中,外鞘管內可滑動地套入一個內鞘管,內鞘管的長度略長於外鞘管,外鞘管內裝入一個壓縮狀態的自彈式支架,自彈式支架位於內鞘管的前方,自彈式支架為一圓柱網狀結構,自彈式支架後端設有起跟蹤作用的顯影標記,顯影標記的厚度略大於自彈式支架的厚度,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內鞘管由一圓環柱狀的穩定鞘管和穿過穩定鞘管的芯管構成;在離開穩定鞘管一定距離的芯管上固定套上一支架固定件,這段距離略長於支架上顯影標記的長度,支架固定件可移動地與自彈式支架相嵌合,且支架固定件外緣的直徑略大於顯影標記所處圓周的內切圓直徑;或者,在離開穩定鞘管一定距離的芯管上固定套上一齒輪,齒輪外緣嵌入自彈式支架的網孔內。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撤自彈式腦神經支架的輸送裝置, 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自彈式支架在裸支架外覆蓋一層膜,當採用齒輪 與帶膜自彈式支架的網孔配合時,膜的端面與自彈式支架的端面留有 一個網孔的距離。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回撤自彈式腦神經支架的輸送裝置, 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膜是膨體聚四氟乙烯或聚氨酯。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撤自彈式腦神經支架的輸送裝置, 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齒輪含有2-8個齒,且與自彈式支架的網孔對應。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撤自彈式腦神經支架的輸送裝置, 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支架固定件採用重金屬及其合金、不鏽鋼或者較 硬的自顯影高分子材料。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撤自彈式腦神經支架的輸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自彈式支架端部的網孔比中間的網孔大。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撤自彈式腦神經支架的輸送裝置, 其特徵在於所述外鞘管為延長度方向有軟硬變化的可柔順地通過曲 折的顱內血管的細長軟管,其遠端軟、近端硬。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撤自彈式腦神經支架的輸送裝置, 其特徵在於所述顯影標記採用金、銀、鉑或其合金。
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撤自彈式腦神經支架的輸送裝置, 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自彈式支架端部至少有一個以上顯影標記。
10.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撤自彈式腦神經支架的輸送裝 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顯影標記位於內鞘管的穩定鞘管上端面與支 架固定件之間。
11.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撤自彈式腦神經支架的輸送裝 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鞘管管壁內夾有網狀強化結構的金屬絲或 彈簧強化結構的金屬絲。
1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撤自彈式腦神經支架的輸送裝 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齒輪採用重金屬、重金屬合金、不鏽鋼或者 自顯影的高分子材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可回撤自彈式腦神經支架的輸送裝置,外鞘管內可滑動地套入一個內鞘管,內鞘管的長度略長於外鞘管,外鞘管內裝入一個壓縮狀態的自彈式支架,自彈式支架位於內鞘管的前方,自彈式支架為一圓柱網狀結構,自彈式支架後端設有起跟蹤作用的顯影標記,顯影標記的厚度略大於自彈式支架的厚度,內鞘管由一圓環柱狀的穩定鞘管和穿過穩定鞘管的芯管構成;採用支架固定件與顯影標記配合或者齒輪與網孔配合實現對自彈式支架的回撤。其優點是一、發現定位不準,可將自彈式支架收入外鞘管中重新釋放;二、減小了輸送過程對血管壁的刺激及損傷;三、結構簡單。
文檔編號A61F2/84GK201379671SQ20092006712
公開日2010年1月13日 申請日期2009年1月19日 優先權日2009年1月19日
發明者一 張 申請人:加奇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