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屏蔽式避雷針屏蔽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8 13:10:01 3

本實用新型屬於建築物防雷領域,涉及一種半屏蔽式避雷針屏蔽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子電氣設備集成度越來越高,與此相對應的是其對雷電及其電磁脈衝輻射的防護要求也越來越高。避雷針的使用大大降低了雷電直接效應對設備造成的損害,但是增加了安裝避雷針位置的雷電受擊概率。當雷電流沿著引下線洩放時,產生的電磁輻射會對避雷針附近的電子電氣設施造成毀傷。為此,前人提出在引下線周圍環繞一層屏蔽層以減小洩流時的電磁脈衝輻射,效果良好,但是該方法還有很大改進空間。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半屏蔽式避雷針屏蔽裝置,在有限方向上減小避雷針及其引下線上的雷電流洩放時產生的電磁脈衝輻射強度,達到局部防護。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半屏蔽式避雷針屏蔽裝置,其包括:接閃器、與接閃器相連的引下線、與引下線相連的接地體、對引下線進行屏蔽的屏蔽層、位於引下線與屏蔽層之間的耐擊穿絕緣介質、以及與引下線下端和屏蔽層下端相連的建築物接地網,其中所述屏蔽層的截面形狀為半圓形或扇形。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包括如下附屬技術方案:
所述接閃器、引下線、建築物接地網、屏蔽層均採用導電材料,耐擊穿絕緣介質採用具有較高擊穿場強和良好絕緣性的材料。
所述接閃器、引下線、屏蔽層採用不鏽鋼或銅,引下線的下端和屏蔽層的下端連接在建築物的接地網,建築物接地網採用鋼筋水泥結構且具有較小接地電阻,耐擊穿絕緣介質包含兩層,內層採用一層環氧樹脂,而外層則澆築為混凝土。
所述屏蔽層的截面形狀為半圓形或四分之一圓形,接閃器和與接閃器相連的引下線位於屏蔽層的圓心。
所述接閃器與引下線、引下線與建築物接地網、屏蔽層與建築物接地網通過焊接等方式保持良好電氣通流能力。
所述引下線下端與屏蔽層下端保持電氣導通和等電位。
所述接閃器採用上方具有尖端的圓鋼,引下線採用屏蔽電纜的芯線,圍繞引下線的屏蔽層採用孔徑1m以下的焊接鋼筋網。
其安裝在建築物等的邊緣或者四角上,且屏蔽層圓心向外,且所在的建築物一側與其他建築物保持足夠大的間距。
本實用新型優點是:
本實用新型易於實現,對避雷針及其引下線進行屏蔽能夠減弱雷電流洩放時的電磁脈衝輻射,從而保護建築物內部是敏感電子設備。此外,本裝置安裝位置在建築物一側或者四角,能夠增大建築物內部低電磁輻射場的空間,通過半屏蔽層的反射將電磁脈衝屏蔽在建築物以外。與以往的全屏蔽式屏蔽避雷裝置相比,本實用新型能夠節省一半以上的原材料成本,安裝位置更加靈活,具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可廣泛應用於建築物、倉庫、油庫等,特別適用於比較孤立的建築設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安裝在建築物一側時對應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圖1的截面示意圖。
圖3是圖1中所示結構在建築物上的安裝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安裝在建築物四角時對應的立體示意圖。
圖5是圖4的截面示意圖。
圖6是圖4中所示結構在建築物上的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半屏蔽式避雷針屏蔽裝置的第一實施例,其包括:接閃器1、與接閃器1相連的引下線2、對引下線2進行屏蔽的屏蔽層5、位於引下線2與屏蔽層5之間的耐擊穿絕緣介質4、以及與引下線2下端和屏蔽層5下端相連的建築物接地網3。接閃器1、引下線2、屏蔽層5採用不鏽鋼或銅等金屬材料,使其具有良好的電氣導通能力。引下線2和屏蔽層5下端連接在建築物接地網3,建築物接地網3採用鋼筋水泥結構且具有較小接地電阻,耐擊穿絕緣介質4包含兩層,內層採用很薄的一層環氧樹脂以抵抗電擊穿,外層澆築混凝土以絕緣。屏蔽層5截面為半圓形,接閃器1和與接閃器1相連的引下線2位於半圓形屏蔽層5的圓心。接閃器1與引下線2、引下線2與建築物接地網3、屏蔽層5與建築物接地網3通過焊接等方式保持良好電氣通流能力。屏蔽層5採用較小孔徑的金屬網。引下線2下端與屏蔽層5下端保持電氣導通和等電位。接閃器1採用上方具有尖端的圓鋼,引下線2採用屏蔽電纜的芯線,圍繞引下線2的屏蔽層5採用孔徑1m以下的焊接鋼筋網。
如圖3所示,將本實用新型應用於建築物,其安裝位置在建築物頂的邊緣且屏蔽層5圓心向外,裝置直徑與建築物邊緣對齊,裝置所在的建築物一側與其他建築物需要保持足夠大的間距。
如圖4-6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半屏蔽式避雷針屏蔽裝置的第二實施例,與圖1所示裝置相似,將屏蔽層5改為四分之一圓柱形,接閃器1和與接閃器1相連的引下線2位於四分之一圓柱形屏蔽層5的圓心,其他建造工藝與圖1所示相同。本改進形式應用於建築物,其安裝位置在建築物頂的四角且屏蔽層5圓心向外,半屏蔽式避雷針屏蔽裝置兩個半徑與建築物邊緣對齊,圓心與建築物豎邊對齊,所在的建築物一側與其他建築物需要保持足夠大的間距。
本實用新型為削弱雷電流沿避雷針引下線洩放時產生的電磁脈衝輻射提出一種新防護思路,將對避雷針的全屏蔽改為半屏蔽,以節省一半以上的原材料成本。也可以將避雷針放在建築物等的角上,採用四分之一屏蔽,進一步節省成本。
當然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於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並據以實施,並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主要技術方案的精神實質所做的等效變換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