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蔓型豌豆芽苗人工春化處理方法
2023-12-08 15:40:46 2
爬蔓型豌豆芽苗人工春化處理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爬蔓型豌豆芽苗人工春化處理方法,包括浸種、穴播,當植株幼莖達6-8cm、且呈柔軟、主根上帶有白色的鬚根時將芽苗從苗床移出;將芽苗放置於塑料箱內並套上薄膜袋,移到0-10℃溫度段的人工氣候箱中,放置5-30天,進行人工春化處理;將人工春化處理的芽苗移栽於大棚內,通過人工春化後進行栽培的爬蔓型豌豆,11月上旬開始分批採收鮮莢至第二年五月初結束。本發明使爬蔓型豌豆鮮莢比傳統秋季露地直播種植可提早開花和採收,提早5個月上市,經濟效益極顯著。
【專利說明】爬蔓型豌豆芽苗人工春化處理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爬蔓型豌豆芽苗人工春化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根據設施非豆科作物的不同茬口騰茬時間,進行精確的數學推算,在不同茬口移栽人工春化處理後爬蔓型豌豆芽苗進行促成栽培,可使爬蔓型豌豆鮮莢提早到11月上旬上市。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提早開花和採收的爬蔓型豌豆芽苗人工春化處理方法。
[0004]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爬蔓型豌豆芽苗人工春化處理方法,其特徵是:包括下列步驟:
(1)用50%多菌靈500倍液浸種6-24小時,然後穴播在已裝2/3基質的50孔或72孔穴盤裡,再覆蓋餘下的1/3基質,並在基質表面覆蓋地膜或遮陽網,地膜適用於溫度低於10°C情況下,遮陽網適用於溫度高於25°C情況下,且使用遮陽網時,每天早晚灑一次水保持土壤溼潤;
(2)當植株幼莖達6-8cm、且呈柔軟、主根上帶有白色的鬚根時將芽苗從苗床移出;
(3)將芽苗放置於塑料箱內並套上薄膜袋,移到0-10°C溫度段的人工氣候箱中,放置5-30天,進行人工春化處理;
(4)將人工春化處理的芽苗移栽於鋪了I絲黑地膜及滴管帶的大棚內,每畝移栽密度:8-9月份移栽為2500穴,10-11月份移栽為3000-3500穴,每穴3株;若移栽時最高氣溫高於25°C,大棚需架遮陽網降溫,當最低氣溫低於10°C時,大棚需直接架薄膜;
(5 )通過人工春化後進行栽培的爬蔓型豌豆,11月上旬開始分批採收鮮莢至第二年五月初結束。
[0005]所述基質由市售蔬菜育苗基質和珍珠巖按17:4的重量比例配製而成,每立方米基質中再加入氮磷鉀復混肥0.5~1.0千克;基質深度為4釐米。
[0006]本發明使爬蔓型豌豆鮮莢比傳統秋季露地直播種植可提早開花和採收,提早5個月上市,經濟效益極顯著。
[0007]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一種爬蔓型豌豆芽苗人工春化處理方法,其特徵是:包括下列步驟:
(I)用50%多菌靈500倍液浸種6-24小時,浸泡時間跟氣溫高低相反,然後穴播在已裝2/3基質的50孔或72孔穴盤裡,再覆蓋餘下的1/3基質,並在基質表面覆蓋地膜或遮陽網,地膜適用於溫度低於10°C情況下,遮陽網適用於溫度高於25°C情況下,且使用遮陽網時,每天早晚灑一次水保持土壤溼潤;
(2)當淡綠色植株幼莖達6-8cm、且呈柔軟、主根上帶有白色的鬚根時將芽苗從苗床移
出;
(3)將芽苗放置於塑料箱內並套上薄膜袋,移到0-10°C溫度段的人工氣候箱中,放置5-30天,進行人工春化處理;
(4)將人工春化處理的芽苗移栽於鋪了I絲黑地膜及滴管帶的大棚內,每畝移栽密度:8-9月份移栽為2500穴,10-11月份移栽為3000-3500穴,每穴3株;若移栽時最高氣溫高於25°C,大棚需架遮陽網降溫,當最低氣溫低於10°C時,大棚需直接架薄膜;黑地膜的作用是除草保溼保溫作用,滴管帶主要是在鮮莢充實期進行水份滴灌。
[0009](5)通過人工春化後進行栽培的爬蔓型豌豆,11月上旬開始分批採收鮮莢至第二年五月初結束。
[0010]所述基質由市售蔬菜育苗基質和珍珠巖按17:4的重量比例配製而成,每立方米基質中再加入氮磷鉀復混肥0.5~1.0千克;基質深度為4釐米。
[0011]需要人工春化處理的時間是自然狀態不能滿足春化條件時,所以在寒露節氣前需春化,寒露後播種的蠶豆無需春化,冬至節氣架棚就能滿足其春化,適宜人工春化的最早時間是立秋節氣。`
【權利要求】
1.一種爬蔓型豌豆芽苗人工春化處理方法,其特徵是:包括下列步驟: (1)用50%多菌靈500倍液浸種6-24小時,然後穴播在已裝2/3基質的50孔或72孔穴盤裡,再覆蓋餘下的1/3基質,並在基質表面覆蓋地膜或遮陽網,地膜適用於溫度低於10°C情況下,遮陽網適用於溫度高於25°C情況下,且使用遮陽網時,每天早晚灑一次水保持土壤溼潤; (2)當植株幼莖達6-8cm、且呈柔軟、主根上帶有白色的鬚根時將芽苗從苗床移出; (3)將芽苗放置於塑料箱內並套上薄膜袋,移到0-10°C溫度段的人工氣候箱中,放置5-30天,進行人工春化處理; (4)將人工春化處理的芽苗移栽於鋪了I絲黑地膜及滴管帶的大棚內,每畝移栽密度:8-9月份移栽為2500穴,10-11月份移栽為3000-3500穴,每穴3株;若移栽時最高氣溫高於25°C,大棚需架遮陽網降溫,當最低氣溫低於10°C時,大棚需直接架薄膜; (5)通過人工春化後進行栽培的爬蔓型豌豆,11月上旬開始分批採收鮮莢至第二年五月初結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爬蔓型豌豆芽苗人工春化處理方法,其特徵是:所述基質由育苗基質和珍珠巖按17:4的重量比例配製而成,每立方米基質中再加入氮磷鉀復混肥`0.5~1.0千克;基質深度為4釐米。
【文檔編號】A01G7/06GK103718814SQ201410003468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6日
【發明者】吳春芳, 夏禮如, 卞曉春, 劉水東, 曹雲英 申請人:江蘇沿江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