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麻杏石甘泡騰顆粒及其製備方法
2023-11-04 09:17:32 3
一種麻杏石甘泡騰顆粒及其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麻杏石甘泡騰顆粒,屬於中藥製藥領域。該麻杏石甘泡騰顆粒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和輔料製備而成:原料:麻黃300g,苦杏仁90g,石膏1500g,甘草300g;輔料:碳酸氫鈉100~200g,包合物25~50g,蘋果酸100~200g,黏合劑5g,著色劑5g,稀釋劑500~600g。本發明採用碳酸氫鈉作為鹼性劑,PEG6000作為包合劑,羥丙甲基纖維素作為黏合劑,檸檬黃作為著色劑,蘋果酸作為酸性劑,先包合鹼性物質,再與酸性物質相混合製備泡騰顆粒,能減少輔料用量,製備工藝簡單,易成型,不易吸溼,泡騰速度快,泡騰效果好,溶化性好,泡騰後藥液澄清度好、無焦屑異物,適口性好。
【專利說明】一種麻杏石甘泡騰顆粒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於中藥製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獸用麻杏石甘泡騰顆粒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麻杏石甘顆粒是由麻黃、苦杏仁、石膏和甘草經過提取加工成浸膏後與蔗糖按照 一定比例混合製成的顆粒,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主治肺熱咳嗽的功能,臨床主要用於 各種原因引起的雞的呼吸道疾病。目前的獸用麻杏石甘顆粒僅僅是將麻杏石甘浸膏與單一 載體(多數為無水葡萄糖或蔗糖)進行簡單的混合,經搖擺篩擠壓製成顆粒。這種單一載 體製作的麻杏石甘顆粒在水中的溶解速度慢,分布不均勻,且麻杏石甘浸膏的製作工藝很 粗糙,非水溶性雜質難以清除,製成顆粒後溶解到水中,其中所含的雜質很容易造成飲水器 的堵塞,養殖用戶在使用時,不得不先將麻杏石甘顆粒用開水融化後再投入到水箱中,並不 斷攪拌使之混合均勻後方可使用,給廣大用戶帶來不便。
[0003] 泡騰顆粒劑是以泡騰劑為崩解劑的新型速溶顆粒,與普通顆粒劑相比,具有速溶、 不需攪拌即可分布均勻、適口性好的特點,同時通過鹼性物質包合工藝,解決了泡騰顆粒因 本身的酸鹼反應和貯存過程中的水分影響,造成的產氣、漲袋的不良情況。
【發明內容】
[0004]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製作一種可在水中迅速溶解,並能均勻分布,且具有很好的適 口性的麻杏石甘泡騰顆粒,並通過包合技術解決了因貯存條件而產生的產氣和漲袋問題。
[0005]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6] -種麻杏石甘泡騰顆粒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和輔料製備而成:
[0007] 原料:麻黃300g,苦杏仁90g,石膏1500g,甘草300g ;
[0008] 輔料:碳酸氫鈉100?200g,包合物25?50g,蘋果酸100?200g,黏合劑5g,著 色劑5g,稀釋劑500?600g。
[0009] 所述的稀釋劑為葡萄糖、蔗糖、乳糖、變性澱粉、微晶纖維素、麥芽糊精、甘露醇、山 梨醇中的至少一種,優選為葡萄糖與麥芽糊精的混合物。
[0010] 所述的包合物使用的包合劑為PEG1000、PEG2000、PEG4000、PEG6000中的一種,優 選為 PEG6000。
[0011] 所述的黏合劑選自乙基甲基纖維素、甲基纖維素、麥芽糊精、澱粉、羥乙基甲基纖 維素、羥丙甲基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中的一種,優選為羥丙甲基纖維素。
[0012] 所述的著色劑選自日落黃、紅曲色素、亞甲藍、蟲膠紅、赤蘚紅、桅子黃、檸檬黃、月因 脂紅中的一種,優選為檸檬黃。
[0013] 本發明的麻杏石甘泡騰顆粒的製備方法如下:
[0014] (1)麻杏石甘浸膏製備:稱取處方量的石膏,打碎並進行包裹,加入8倍藥材重量 的水先煎煮半小時,再加入處方量的苦杏仁、甘草繼續煎煮1. 5小時,第二次藥渣加入8倍 藥材重量的水煎煮1小時,第三次加入麻黃,和8倍量水煎煮0. 5小時,合併煎液,過濾,濾 液合併,靜置,取上清減壓濃縮至20°C時相對密度為1. 35?1. 38的稠膏;
[0015] (2)包和物的製備:將包合劑稱取10份,加2份乙醇和0. 05份著色劑加熱溶解後 噴入放有50份碳酸氫鈉的沸騰制粒機中進行包合,直至碳酸氫鈉變成微黃色;
[0016] ⑶顆粒的製作:將步驟⑵製備的包合物與蘋果酸、黏合劑、稀釋劑及步驟⑴ 製備的麻杏石甘浸膏混合,攪拌均勻後使用搖擺篩制粒,在80°C下乾燥、整粒、分裝。
[0017]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採用碳酸氫鈉作為鹼性劑,PEG6000作為包合 齊U,羥丙甲基纖維素作為黏合劑,檸檬黃作為著色劑,蘋果酸作為酸性劑,先包合鹼性物質, 再與酸性物質相混合製備泡騰顆粒,能減少輔料用量,製備工藝簡單,易成型,不易吸溼,泡 騰速度快,泡騰效果好,溶化性好;
[0018] 在包合物製作過程中採用有色包合的方法,使用色素對包合物的包合完整度能夠 達到直觀的評價。它的優點在於將顆粒倒入水中,可迅速的泡騰溶解,且能形成均勻分布, 浸膏中不含有非水溶性雜質,不會造成飲水器的堵塞,泡騰後藥液澄清度好、無焦屑異物 等,麻杏石甘泡騰顆粒溶解在水中後由於製作顆粒的載體遇水發生反應,形成蘋果酸鈉,可 以很好地改善適口性,飲用時有一種爽口的感覺。
【具體實施方式】
[0019] 以下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描述,但是本發明的 保護範圍並不限於這些實施例。凡是不背離本發明構思的改變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發明 的保護範圍之內。
[0020] 麻杏石甘浸膏提取工藝的篩選
[0021] 根據獸藥國家標準彙編--獸藥地方標準上升國家標準第二冊和實驗結果,採用 加熱煎煮、濾過、減壓濃縮至浸膏的工藝來提取麻黃、苦杏仁、石膏、甘草的有效成分。影響 提取效率的主要因素有提取水量,提取時間,提取溫度,以浸膏收膏率為主要指標,採用單 因素考察發進行考察。
[0022] 浸膏收膏率的測定:稱取處方量藥材,按照設計方案進行提取,濾過,上清液合併 減壓濃縮至20°C時相對密度為1. 35?1. 38的稠膏。精密吸取適量,置已乾燥至恆重的蒸 發皿中,水浴蒸乾,於105°C乾燥3小時,置乾燥皿中冷卻0. 5小時,迅速稱重,按下式計算浸 膏得率。
[0023] 浸膏得率(% ) = W/W0X100%
[0024] W:浸膏的重量;
[0025] W0 :藥材的重量。
[0026] 提取水量的篩選
[0027] 稱取處方量的麻黃草、苦杏仁、石膏和甘草,按照表1中不同的水量煎煮,第一次2 小時,第二次1小時,第三次0. 5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合併,靜置,取上清減壓濃縮至 20°C時相對密度為1. 35?1. 38的稠膏。取樣進行測定,測定結果如下:
[0028] 表1 :提取水量的考察結果
[0029]
【權利要求】
1. 一種麻杏石甘泡騰顆粒,其特徵在於,它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和輔料製備而成:原 料:麻黃300g,苦杏仁90g,石膏1500g,甘草300g ;輔料:碳酸氫鈉100?200g,包合物25? 50g,蘋果酸100?200g,黏合劑5g,著色劑5g,稀釋劑500?600g。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麻杏石甘泡騰顆粒,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稀釋劑為葡萄糖、蔗 糖、乳糖、變性澱粉、微晶纖維素、麥芽糊精、甘露醇、山梨醇中的至少一種。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麻杏石甘泡騰顆粒,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稀釋劑為葡萄糖與 麥芽糊精的混合物。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麻杏石甘泡騰顆粒,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包合物使用的包合 劑為 PEG1000、PEG2000、PEG4000、PEG6000 中的一種。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麻杏石甘泡騰顆粒,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包合物劑為 PEG6000。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屬的麻杏石甘泡騰顆粒,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黏合劑選自乙基甲 基纖維素、甲基纖維素、麥芽糊精、澱粉、羥乙基甲基纖維素、羥丙甲基纖維素、羥丙基纖維 素中的一種。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麻杏石甘泡騰顆粒,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黏合劑為羥丙甲基 纖維素。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麻杏石甘泡騰顆粒,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著色劑選自日落黃、 紅曲色素、亞甲藍、蟲膠紅、赤蘚紅、桅子黃、檸檬黃、胭脂紅中的一種。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麻杏石甘泡騰顆粒,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著色劑為檸檬黃。
10. 如權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麻杏石甘泡騰顆粒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它是按以 下步驟進行的: (1) 麻杏石甘浸膏製備:稱取處方量的石膏,打碎並進行包裹,加入8倍藥材重量的水 先煎煮半小時,再加入處方量的苦杏仁、甘草繼續煎煮1. 5小時,第二次藥渣加入8倍藥材 重量的水煎煮1小時,第三次加入麻黃,和8倍量水煎煮0. 5小時,合併煎液,過濾,濾液合 並,靜置,取上清減壓濃縮至20°C時相對密度為1. 35?1. 38的稠膏; (2) 包和物的製備:將包合劑稱取10份,加2份乙醇和0. 05份著色劑加熱溶解後噴入 放有50份碳酸氫鈉的沸騰制粒機中進行包合,直至碳酸氫鈉變成微黃色; (3) 顆粒的製作:將步驟⑵製備的包合物與蘋果酸、黏合劑、稀釋劑及步驟⑴製備 的麻杏石甘浸膏混合,攪拌均勻後使用搖擺篩制粒,在80°C下乾燥、整粒、分裝。
【文檔編號】A61K33/06GK104189152SQ201410438175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日
【發明者】劉照雲, 關大方, 劉洪麗 申請人:山東明發獸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