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貓生產前多久變得特別粘人(平時一直粘人的母貓)
2023-11-30 12:33:05 2
經歷懷孕的種種難受,以及生產的痛苦,再一把屎一把尿的把孩子奶大的母親,就是這個世界上值得尊敬的存在。而在動物界中,雖然懷孕生產更像是一種本能,但我仍感嘆孕育生命這件神奇又偉大的事。
不過有時,偉大的背後還是會出現點讓人捉摸不透的事,首先給大家看2個真實的案例:
案例一:一個擼貓狂魔看到朋友家母貓生了好幾隻小奶貓,覺得炒雞萌。忍不住上手想摸小貓,瞬間被母貓抓了個血肉模糊從此留下了心理陰影。
案例二:母貓正在客廳產子,然而小孩們卻在旁邊玩耍打鬧。母貓被環境所幹擾,直接殺死了自己剛出生的一窩幼崽。
看完以上案例,是不是覺得背後一涼原來平時乖巧軟萌的小天使,還會有這樣的一面啊?的確,貓媽媽會出現一些反常的行為:
剛生產完的母貓,會出現很強烈的攻擊性。尤其是當感覺自己幼崽正遭受威脅時,母貓則會變得很暴躁,朝來者不善的人或動物發出警告信號。這是大自然中很多動物(包括我們人類)都有的一種保護孩子的本能,所以當感覺不安全時,母貓則會對外界的一切(即便是熟悉的主人或其他動物小夥伴)產生攻擊性。
除了對外界產生攻擊性,母貓還有可能出現「不認羔」(Mismothering)的表現。即對自己剛出生的幼崽產生攻擊行為,而這種行為又被稱作母性行為不足。其主要表現為:
1.拋棄自己的幼崽
2.不給幼崽餵奶
3.不願意清潔和照顧幼崽
4.攻擊(攻擊行為多見於母狗,母貓並不多見),甚至殺死幼崽
俗話說虎毒不食子,可為什麼會出現母貓攻擊幼崽,甚至還將TA們殺掉的現象呢?
母貓殺死幼子的頻率高達12%, 而導致這種行為出現的原因可能是幼貓身上沾染了陌生氣味。但是絕大多數情況下,母貓會因為過於疼痛、周圍環境壓力過大(如案例二)、幼貓過多無法養活而殺掉自己的幼崽。
那麼我們該如何照顧孕中和產後的貓媽媽呢?
1.首先,要學會判斷母貓是否懷孕
2.確定母貓懷孕後,就需要主人加強營養,在各方面進行細心的照顧了:
加強貓咪營養:如原來吃成貓糧,這時候就可以換成營養成分更高的孕期貓糧或罐頭
改善環境:給母貓提供個讓TA有安全感,安靜隱蔽的環境,並在附件準備好水盆食盆,將貓砂盆放在稍遠處
用藥須知:很多藥品對於尚在腹中的幼崽是有毒性的,因此不建議在孕期用藥。如有情況請隨時諮詢獸醫
提前準備好幼貓奶粉以及餵養工具 (包括每兩小時起夜餵奶的決心):母貓生產後可能會由於種種原因,如分泌不出奶水,或前文提到的因「不認羔」而不餵奶,這時候就需要給奶貓餵食專用的奶粉啦
3.為了避免產後的貓媽和幼貓們受到刺激,我們可以:
提供一個私密的空間,減少貓媽媽會面臨的壓力
即便小奶貓可愛的不要不要的,也儘量避免親朋好友們在母貓剛生產後就不停的參觀
用正向獎勵的方式去和母貓小貓互動,加強ta們的社會化
如果需要帶母貓或奶貓去醫院檢查或必須抱出TA們的特殊情況,可以給母貓帶上嘴套(或者給自己帶上厚厚的手套);抱走奶貓之前可以先用零食引開母貓。
綜上所述,懷孕和生育對母貓來說都存在很大的風險,若在精力和財力都沒有準備好迎接好幾個新生命到來的情況下,我們並不主張讓母貓生育,請主人們不要將貓咪的情感及生理需求過分擬人化。絕育不僅可以讓母貓不用經歷發情期的難熬,還能夠降低患子宮蓄膿、乳腺癌、卵巢癌等疾病的風險,總體而言是利大於弊的。因此,適齡絕育仍是我們優先提倡的。
如果身邊已經有懷孕或剛剛生產的母貓,我們想提醒大家的是:懷孕及產後出現攻擊行為是很正常的,只要主人們能夠做好準備,並給貓媽媽們更多空間,其實這並不可怕,這種攻擊行為會也隨幼崽長大而削弱。希望家有孕喵的主人可以多點耐心,多些理解,不要因為母貓開始變兇就嫌棄TA們甚至將TA拋棄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