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跌打藥膏及其製備方法
2023-11-30 10:44:51 4
專利名稱:一種跌打藥膏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膏及其製備方法,特別是一種針對臨床傷科疼症的中藥跌打藥膏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針對傷科疼症治療的膏藥品種繁多,包括黑膏藥,白膏藥,橡皮膏,巴布劑等,但普遍存在治療效果差,價格高,易致皮膚過敏等缺點。傳統黑膏藥攤塗工藝一直是將藥膏攤塗於牛皮紙上,此方法存在一定缺陷,首先需將膏藥烘烤後才能貼於患者皮膚上,這就需要掌握好火候,烘烤時間過短則不能使藥膏軟化而粘不牢,烘烤時間過長則藥膏溫度過高而燙傷皮膚,而且患者不能較好自行將膏藥貼好。其次需在藥膏周圍予藥棉圍襯以防止藥膏溢出,同時牛皮紙易磨損致膏藥溢出。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止痛、消腫速度快,使用方便的跌打藥膏及其製備方法。本發明所述的一種跌打藥膏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製成生川烏50 - 180、生草烏50 — 150、雪上一枝蒿50 - 200、景天三七50 — 150、五指毛桃籽50 — 200、藤黃50 —150、豬牙皂 50 - 150、細辛 80 — 150、血餘 150 — 300、芫花 50 一 150、桐油 8000 — 12000、黃丹 100 - 250、松香 10 — 50。本發明所述一種跌打藥膏的製備方法按重量配比稱取生川烏、生草烏、雪上一枝蒿、景天三七、五指毛桃籽、藤黃、豬牙皂、細辛、血餘、芫花,倒入桐油內浸泡3 — 5天後,倒入鍋內,用武火煎10 - 15分鐘,沸騰後改用文火熬製直至藥枯後過濾,除去藥渣,再放入黃丹,用文火煎熬,直至藥膏滴水成珠(曹春林主編的《中藥藥劑學》所述滴水成珠標準為沾取藥油少許滴於水中,待油滴散開後又集聚時為度)時加入松香,冷卻後將藥膏浸入冷水中去火,時間為7 — 15天,然後取出藥膏,文火加熱,待藥膏鬆軟時均勻攤塗於由無紡布、熱熔膠、隔離圈和離型紙組成的膏藥布上,灘涂厚度為2 - 3mm,待稍冷卻後在藥膏上覆蓋密封膜,量大時可由機器規模攤塗。使用方法揭下膏藥密封膜即可直接貼於疼痛部位,也可根據病情不同加入由自然銅、土鱉、血竭、續斷、骨碎補等組成的膏藥粉於膏藥上,再貼於疼痛部位,皮膚破損及孕婦腹部禁用。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一是本藥膏屬黑藥膏,由純中藥製成,具有活血化淤、消腫止痛等功效,副作用小;二是可辯證施治,可根據病人病症不同適當在藥膏基質上加入不同的藥膏粉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三是本藥膏使用方便、衛生,採用純中藥製劑,無汙染,過敏性小,同時膏藥布改用由無紡布、熱熔膠、隔離圈和離型紙組成的膏藥布,使膏藥外觀上得到很大改善,同時避免了傳統牛皮紙貼藥麻煩,易外溢和易破損的缺點;四是效果好,治癒時間短,病人康復時間快。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的實施例可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發明。實施例1 按以下重量配比稱取原料生川烏50、生草烏50、雪上一枝蒿50、景天三七50、五指毛桃籽50、藤黃50、豬牙皂50、細辛80、血餘150、芫花50,然後將上述原料倒入8000份的桐油內浸泡3天後,倒入鍋內,用武火煎10分鐘,沸騰後改用文火熬製直至藥枯後過濾,除去藥渣,再放入黃丹100,用文火煎熬,直至藥膏滴水成珠時加入松香10,冷卻後將藥膏浸入冷水中去火,時間為7天,然後取出藥膏,文火加熱,待藥膏鬆軟時均勻攤塗於由無紡布、熱熔膠、隔離圈和離型紙組成的膏藥布上,灘涂厚度為2mm,待稍冷卻後在藥膏上覆蓋密封膜,量大時可由機器規模攤塗。實施例2 按以下重量配比稱取原料生川烏120、生草烏100、雪上一枝蒿130、景天三七100、五指毛桃籽130、藤黃100、豬牙皂100、細辛110、血餘200、芫花100,然後將上述原料倒入10000份的桐油內浸泡5天後,倒入鍋內,用武火煎15分鐘,沸騰後改用文火熬製直至藥枯後過濾,除去藥渣,再放入黃丹180,用文火煎熬,直至藥膏滴水成珠時加入松香30,冷卻後將藥膏浸入冷水中去火,時間為10天,然後取出藥膏,文火加熱,待藥膏鬆軟時均勻攤塗於由無紡布、熱熔膠、隔離圈和離型紙組成的膏藥布上,灘涂厚度為3mm,待稍冷卻後在藥膏上覆蓋密封膜,量大時可由機器規模攤塗。實施例3 按以下重量配比稱取原料生川烏180、生草烏150、雪上一枝蒿200、景天三七150、五指毛桃籽200、藤黃150、豬牙皂150、細辛150、血餘300、芫花150,然後將上述原料倒入12000份的桐油內浸泡5天後,倒入鍋內,用武火煎15分鐘,沸騰後改用文火熬製直至藥枯後過濾,除去藥渣,再放入黃丹250,用文火煎熬,直至藥膏滴水成珠時加入松香50,冷卻後將藥膏浸入冷水中去火,時間為15天,然後取出藥膏,文火加熱,待藥膏鬆軟時均勻攤塗於由無紡布、熱熔膠、隔離圈和離型紙組成的膏藥布上,灘涂厚度為3mm,待稍冷卻後在藥膏上覆蓋密封膜,量大時可由機器規模攤塗。病例1 毛吉仙,男,48歲,湖南省常德市人。患頸椎病引起上肢疼痛麻木,走路失穩,於2006年在北京協和醫院手術治療,術後症狀無明顯好轉,予本膏藥治療兩月後基本恢復正常。病例2:楊德民,男,40歲,家住湖南省常德市中國人民銀行宿舍。因腰椎間盤突出,6年前手術治療,後復發引起腰部疼痛及雙下肢疼痛麻木,予本膏藥治療一月餘後疼痛及麻木消失。病例3:陳芳,女,50歲,常德市政府公務員。09年因右股骨頸骨折,拒絕手術治療,在經皮牽引下復位後,在本膏藥加入由自然銅,土鱉,血竭,續斷,骨碎補等組成的膏藥粉使用後,一月後可下床步行器助行,現已行走自如。病例4 劉景春,女,46歲,常德捲菸廠職工。10餘年前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三年前復發後腰部劇烈疼痛,伴左下肢疼痛麻木,予本膏藥治療一次後疼痛明顯減輕,一月後恢復正常生活工作。病例5 於萍,女,36歲,常德市地稅局。2002年車禍致全身多發性骨折,醫院治療出院後,功能恢復差,骨折處多處疼痛,予本膏藥治療及功能鍛鍊1月餘後基本恢復正常。
權利要求
1.一種跌打藥膏,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製成生川烏50 — 180、生草烏50 - 150、雪上一枝蒿50 - 200、景天三七50 — 150、五指毛桃籽50 — 200、藤黃50 — 150、豬牙皂 50 - 150、細辛 80 - 150、血餘 150 — 300、芫花 50 一 150、桐油 8000 — 12000、黃丹100 - 250、松香 10 — 50。
2.製備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跌打藥膏,具體製備方法如下按重量配比稱取生川烏、生草烏、雪上一枝蒿、景天三七、五指毛桃籽、藤黃、豬牙皂、細辛、血餘、芫花,倒入桐油內浸泡3 — 5天後,倒入鍋內,用武火煎10 - 15分鐘,沸騰後改用文火熬製直至藥枯後過濾,除去藥渣,再放入黃丹,用文火煎熬,直至藥膏滴水成珠時加入松香,冷卻後將藥膏浸入冷水中去火,時間為7 — 15天,然後取出藥膏,文火加熱,待藥膏鬆軟時均勻攤塗於由無紡布、熱熔膠、隔離圈和離型紙組成的膏藥布上,灘涂厚度為2 - 3mm,待稍冷卻後在藥膏上覆蓋密封膜,量大時可由機器規模攤塗。
全文摘要
一種跌打藥膏,由以下原料製成生川烏、生草烏、雪上一枝蒿、景天三七、五指毛桃籽、藤黃、豬牙皂、細辛、血餘、芫花。按重量配比稱取上述原料,倒入桐油內浸泡後,倒入鍋內熬製直至藥枯後過濾,除去藥渣,再放入黃丹,用文火煎熬,直至藥膏滴水成珠時加入松香,冷卻後將藥膏浸入冷水中去火,然後取出藥膏,文火加熱,待藥膏鬆軟時均勻攤塗於膏藥布上待稍冷卻後在藥膏上覆蓋密封膜。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一是本藥膏具有活血化淤、消腫止痛等功效,副作用小;二是本藥膏使用方便、衛生,採用純中藥製劑,無汙染,過敏性小,而且藥膏布改用無紡布克服了傳統牛皮紙貼藥麻煩以及易破損的缺點;三是效果好,治癒時間短,病人康復時間快。
文檔編號A61P19/08GK102552552SQ20111000049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4日
發明者彭俊 申請人:彭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