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微生物複合菌劑在處理石化汙水汙泥中的應用的製作方法
2023-11-01 04:30:32 3
一種微生物複合菌劑在處理石化汙水汙泥中的應用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微生物複合菌劑在處理石化汙水汙泥中的應用。具體為:1)製備生物載體:在聚亞苯基氧化物中加入戊二醛懸浮攪拌,洗滌後加入含CaCl2的PBS緩衝液靜置;2)微生物複合菌劑的擴大培養;3)將步驟(2)得到的擴大培養後的微生物複合菌劑放入步驟(1)製備的生物載體中;4)將步驟(3)得到的載有微生物複合菌劑的生物載體加入石化汙水中,微生物複合菌劑繼續增值至穩定期,在生物載體表面形成生物膜,進行新陳代謝,吸附、吸收、消化、分解石化汙水和汙泥中有機汙染物和重金屬,使之轉化成為穩定的無害化物質。本 申請人:通過研究發現,該微生物複合菌劑能很好的處理石化的汙水汙泥。
【專利說明】—種微生物複合菌劑在處理石化汙水汙泥中的應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微生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微生物複合菌劑在處理石化汙水汙泥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利用微生物處理工業廢水中石油化工汙水汙泥的研究並不多,能用於水處理的有效石油降解菌的更少。盧顯妍等從廣州石化汙水處理廠廢水中分離出2株菌株,運用自配的含油廢水做實驗用水,經過7天的處理,2株菌株COD去除率分別為70%和50% ;最高COD 去除率為 83.67% 和 57.49%。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微生物複合菌劑在處理石化汙水汙泥中的應用,能很好的處理石化汙水汙泥。
[0004]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微生物複合菌劑在處理石化汙水汙泥中的應用。
[0005]優選地,所述應用的步驟如下:
1)製備生物載體:在聚亞苯基氧化物中加入戊二醛懸浮攪拌,洗滌後加入含CaCl2的PBS緩衝液靜置;
2)微生物複合菌劑的擴大培養;
3)將步驟(2)得到的擴大培養後的微生物複合菌劑放入步驟(1)製備的生物載體中;
4)將步驟(3)得到的載有微生物複合菌劑的生物載體加入石化汙水中,微生物複合菌劑繼續增值至穩定期,在生物載體表面形成生物膜,進行新陳代謝,吸附、吸收、消化、分解石化汙水和汙泥中有機汙染物和重金屬,使之轉化成為穩定的無害化物質。
[0006]優選地,步驟(2)中所述擴大培養是將微生物複合菌劑接種於LB液體培養基中,於20-30 0C >150 rpm/min的搖床上振蕩培養24-48小時,至微生物複合菌劑濃度為IO3個/ml。
[0007]進一步地,所述振蕩培養的溫度為30°C。
[0008]在此溫度範圍內振蕩培養得到的複合菌劑,複合菌劑的成活率高,活性強。
[0009]優選地,步驟(3 )中將步驟(2 )得到的擴大培養後的微生物複合菌劑放入步驟(1)製備的生物載體中後,在20-25°C下攪拌30min,4°C靜置48小時。
[0010]進一步地,所述攪拌的溫度為20°C。
[0011]在此溫度下攪拌,能將微生物複合菌劑很好的固定在生物載體上。
[0012]本 申請人:通過研究發現,由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饋贈的微生物複合菌劑能很好的處理石化的汙水汙泥。
[0013]本 申請人:進一步的對其進行分析,發現該微生物菌劑由22種菌株組成。每種菌株對CODcr均有很好的處理效果。
[0014]本 申請人:進一步對其中的假單胞菌屬的三株菌株進行了研究,發現假單胞菌屬Isd03、假單胞菌屬lsd05菌株對苯酚具有很好的處理效果;假單胞菌屬BDPOl菌株對萘、蒽有很的處理效果。
[0015]本發明所述的微生物複合菌劑對汙染物去除效果CODcr最高可達87.1% ;通過對菌群裡能降解環境中威脅最大的芳烴類化合物假單胞菌屬3菌株鑑定和研究,發現:假單胞菌屬的lsd03、lsd05在0-1000 mgL—1的苯酚濃度中生長良好,高濃度下達到對數生長期的時間較低濃度的要長,延長培養時間可以降解高濃度的苯酚;假單胞菌屬的BDPOl具有較好的多環芳烴降解能力,15d內可累積降解89.64%的萘和77.21%的蒽,適量添加Tween80降解萘的能力提高到96.132%,降解蒽的能力提高到89.916%。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微生物複合菌劑中編號1-7菌株針對CODcr的去除率;
圖2為微生物複合菌劑中編號8-14菌株針對CODcr的去除率;
圖3為微生物複合菌劑中編號15-22菌株針對CODcr的去除率;
圖4a為lsd03在不同濃度苯酚中的0D_值,4b為lsd05在不同濃度苯酚中的0D_值; 圖5為接種量對BDPOl降解萘的影響;
圖6為接種量對B DPOl降解蒽的影響。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以下的實施例便於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但並不限定本發明。下述實施例中的實驗方法,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方法。下述實施例中所用的試驗材料,如無特殊說明,均為自常規生化試劑商店購買得到的。以下實施例中的定量試驗,均設置三次重複實驗,結果取平均值。
[0018]本發明中使用的微生物複合菌劑由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環境微生物實驗室饋贈。
[0019]實施例1
應用微生物複合菌劑處理石化汙水汙泥的方法如下:
1、生物載體的製備:在孔徑為250μ m,表面積為60m2/g的Ig聚亞苯基氧化物中加入50ml 5%戊二醛懸浮攪拌48小時,用2、4_ 二硝基肼洗滌,水洗,加入含0.75mol/L CaCl2的50mmol/L PBS (pH5.7)緩衝液室溫靜置12小時;使得微生物易於結膜繁衍生存,即微生物易於固定;
2、將微生物複合菌劑接種於LB液體培養基中,於30°C、150rpm/min的搖床上振蕩培養24-48小時,至微生物複合菌劑濃度為IO3個/ml ;
3、將步驟(2)製備的50ml微生物複合菌劑懸浮液放入步驟(1)製備的6g生物載體中,在20°C下攪拌30min,4°C靜置48小時,在生物載體上逐漸形成菌群生物膜,濾幹待用。
[0020]4、將石化汙水首先通過格柵,格柵間隙6mm,清除柵渣,以攔截汙水中粗大的懸浮物雜質,去除可能堵塞水泵機組及管道閥門的較粗大懸浮物,並保證後續處理設施能正常運行;再通過隔油池,隔油池主要用於分離去除廢水中懸浮狀態的油品,其規格依水流量大小而定。石化汙水通過隔油池時,油品上浮水面,由集油管輸送到集油管中流入脫水罐,沉澱下來的重油及其他雜質,積聚到池底汙泥鬥中,通過排泥管進入汙泥管中,經過隔油處理的廢水則進入調節池中,在20-35°C下,將步驟(3)得到的載有微生物複合菌劑的生物載體投入調節池中,微生物複合菌劑繼續增值至穩定期,在生物載體表面形成生物膜,進行新陳代謝,吸附、吸收、消化、分解汙水和汙泥中有機汙染物和重金屬,使之轉化成為穩定的無害化物質。
[0021]實施例2
應用微生物複合菌劑處理石化汙水汙泥的方法如下:
1、生物載體的製備:在孔徑為200μ m,表面積為70m2/g的Ig聚亞苯基氧化物中加入50ml 5%戊二醛懸浮攪拌48小時,用2、4_ 二硝基肼洗滌,水洗,加入含0.75mol/L CaCl2的50mmol/L PBS (pH5.7)緩衝液室溫靜置12小時;使得微生物易於結膜繁衍生存,即微生物易於固定;
2、將微生物複合菌劑接種於LB液體培養基中,於20°C、150rpm/min的搖床上振蕩培養24-48小時,至微生物複合菌劑濃度為IO3個/ml ;
3、將步驟(2)製備的50ml微生物複合菌劑懸浮液放入步驟(1)製備的6g生物載體中,在25°C下攪拌30min,4°C靜置48小時,在生物載體上逐漸形成菌群生物膜,濾幹待用。
[0022]4、將石化汙水首先通過格柵,格柵間隙6mm,清除柵渣,以攔截汙水中粗大的懸浮物雜質,去除可能堵塞水泵機組及管道閥門的較粗大懸浮物,並保證後續處理設施能正常運行;再通過隔油池,隔油池主要用於分離去除廢水中懸浮狀態的油品,其規格依水流量大小而定。石化汙水通過隔油池時,油品上浮水面,由集油管輸送到集油管中流入脫水罐,沉澱下來的重油及其他 雜質,積聚到池底汙泥鬥中,通過排泥管進入汙泥管中,經過隔油處理的廢水則進入調節池中,在20-35°C下,將步驟(3)得到的載有微生物複合菌劑的生物載體投入調節池中,微生物複合菌劑繼續增值至穩定期,在生物載體表面形成生物膜,進行新陳代謝,吸附、吸收、消化、分解汙水和汙泥中有機汙染物和重金屬,使之轉化成為穩定的無害化物質。
[0023]以下是應用本發明實施例1中所述的微生物複合菌劑處理石化汙水汙泥的方法進行具體試驗的結果數據。
[0024]試驗汙水取自取蘭州石化汙水處理廠進水口,汙水中應用本發明所述的微生物複合菌劑處理石化汙水汙泥的方法處理前後各項指標參見表1。
[0025]表1
【權利要求】
1.一種微生物複合菌劑在處理石化汙水汙泥中的應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其特徵在於:所述應用的步驟如下: (1)製備生物載體:在聚亞苯基氧化物中加入戊二醛懸浮攪拌,洗滌後加入含CaCl2的PBS緩衝液靜置; (2)微生物複合菌劑的擴大培養; (3)將步驟(2)得到的擴大培養後的微生物複合菌劑放入步驟(1)製備的生物載體中; (4 )將步驟(3 )得到的載有微生物複合菌劑的生物載體加入石化汙水中,微生物複合菌劑繼續增值至穩定期,在生物載體表面形成生物膜,進行新陳代謝,吸附、吸收、消化、分解石化汙水和汙泥中有機汙染物和重金屬,使之轉化成為穩定的無害化物質。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應用,其特徵在於:步驟(2)中所述擴大培養是將微生物複合菌劑接種於LB液體培養基中,於20-30°C、150 rpm/min的搖床上振蕩培養24-48小時,至微生物複合菌劑濃度為IO3個/ml。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應用,其特徵在於:所述振蕩培養的溫度為30°C。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應用,其特徵在於:步驟(3)中將步驟(2)得到的擴大培養後的微生物複合菌劑放入步驟(1)製備的生物載體中後,在20-25°C下攪拌30min,4°C靜置48小時。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應用,其特徵在於:所述攪拌的溫度為20°C。
【文檔編號】C02F3/34GK103787508SQ201410019574
【公開日】2014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16日
【發明者】張滿效, 謝小冬, 張威, 陳拓, 劉光琇 申請人: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