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窗水幕節能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1-01 05:50:22 1
專利名稱:建築窗水幕節能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築窗的水幕節能裝置,通過對空調冷凝水的再利用來有效地降低建築窗的熱傳遞,改善室內環境,從而實現了節能效果。既適用於家用分體式空調, 也適用於中央空調。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建築窗玻璃隔熱效果極差,因為建築窗由玻璃和金屬結構組成,而玻璃表面換熱性強,熱透射率高,故對室內熱條件有極大的影響,在夏季,陽光透過玻璃射入室內,是造成室內過熱的主要原因。而且現有的空調機製冷時,室內的蒸發器上會產生大量冷凝水,通常的方法是將其用管道排出室外,任其飄灑,不但汙染了牆壁,影響建築物的外觀,給行人帶來不便,同時也產生了能源浪費。因此緊貼建築窗內部掛上一個水幕,並將空調冷凝水通入水幕,這樣不僅可以有效阻隔太陽輻射熱量及紫外線還可降低空調負荷,大大減少用電量,真正的達到節能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懸掛式水幕節能裝置,將空調冷凝水與水幕有機的結合為一體,實現能源的有效利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建築窗水幕節能裝置,主要包括空調冷凝水進水管,圓形管及位於其內部的V型槽,薄膜和空調冷凝水出水管等。空調冷凝水流經水幕過程中實現了再次利用、節約了空調電力耗能,又增加了玻璃窗的熱阻從而降低了室內冷量的散失。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空調冷凝水在水幕中的均勻分布,裝置頂端的圓形管用於收集空調冷凝水,圓形管底部設置V型槽並開有狹縫,為了實現冷凝水充滿整個條形狹縫達到在薄膜中的均勻分布的效果,可調節V型槽底部條形狹縫的開度。二、防黏連措施,在水幕的薄膜間添加橡膠材料的S形凸起作為水幕支撐柱以防止兩薄膜在水流的作用下貼在一起,保證了水流的暢通。並且S形設計使冷凝水在薄膜內的流程變長增強了換熱。三、收集處理,從水幕流出的冷凝水收集到裝置下端圓形管內並具有一定傾斜角的內空排水管道,並由出水管統一排放至衛生間或直接排出室外。四、安裝方式,水幕採用懸掛式,製作簡易的掛鈎可均勻的分布在上端圓形管上, 方便緊貼玻璃窗懸掛或移除。五、存放方式,可將水幕裝置的薄膜卷在圓形管上,從而節省空間便於存放。另外在圓形管的進出口端分別設塑膠螺旋帽,有助於存放時保持裝置內的清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本建築窗水幕節能裝置,考慮了多因素作用的情況, 讓空調冷凝水通過水幕,實現了冷凝水的綜合利用,在保證了室內採光效果的同時,有效的降低了室內環境溫度。此外水幕直接懸掛於玻璃窗內側與建築窗玻璃相距不遠。寬大的玻
3璃窗上設置水幕,既保證了冷凝水有足夠大的換熱面積又可以最大限度減少陽光的直接照射,從而避免室內過熱,使房間溫度波幅值較小,室溫出現最大值的時間延遲,室內溫度場均勻。因此,建築窗水幕節能裝置可有效減少空調房間冷負荷,對空調建築來說,是節約電能的主要措施之一。本裝置經濟投入較少,經濟效益明顯,原理及構造簡單,較易實現與推廣,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和市場價值。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俯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左視圖。圖面說明1、進水管2、出水管3、條形狹縫4、圓形管5、V型槽6、薄膜7、水幕支撐柱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建築窗水幕節能裝置包括設置在建築窗一側的空調冷凝水進水管 (1),圓形管(4)和位於其內部的V型槽(5),薄膜(6)和空調冷凝水出水管O).空調排出的冷凝水通過進水管(1)進入圓形管(4)內的V型槽(5),然後通過條形狹縫C3)均勻的流入薄膜(6)夾層內,冷凝水將其一部分冷量釋放給室內環境的同時增加了建築窗的熱阻, 最後冷凝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到位於底部的圓形管內且具有一定傾斜度的內空排水管道並由出水管( 統一排放至衛生間內或直接排放到室外。最後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技術方案的宗旨和範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
權利要求1.一種建築窗水幕節能裝置,它由空調冷凝水進水管(1),圓形管(4)和位於其內部的 V型槽(5),薄膜(6)和空調冷凝水出水管( 組成,其特徵在於從水幕流出的冷凝水收集到裝置下端圓形管內並具有一定傾斜角的內空排水管道,並由出水管( 統一排放至衛生間或直接排出室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為了實現冷凝水充滿整個條形狹縫達到在薄膜(6)中的均勻分布的效果,可調節V型槽( 底部條形狹縫的開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水幕的薄膜(6)間添加橡膠材料的S形凸起。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建築窗水幕節能裝置是一種降低空調耗能和玻璃窗冷量散失的節能裝置。該裝置主要包括空調冷凝水進水管,圓形管及位於其內部的V型槽,薄膜和空調冷凝水出水管等設備,空調冷凝水流經水幕過程中,首先流經頂端圓管內V型槽的條形狹縫以實現冷凝水的均勻分布,然後通過薄膜夾層釋放冷量並起到減少窗戶內外熱傳遞的作用,並且底端圓管內部的內空排水管道採用一定的傾斜角可將冷凝水完全排出管道。該過程實現了空調冷凝水的綜合利用、節約了空調電力耗能,又增加了玻璃窗的熱阻從而降低了室內冷量的散失。本實用新型主要適用於家用分體式空調及中央空調。
文檔編號E06B9/24GK202227947SQ201120021348
公開日2012年5月2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2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24日
發明者張甫仁, 曾瑀韓, 朱方圓, 杜亞星, 王策策, 趙浩亮, 闞正武, 黃博洲 申請人:張甫仁, 重慶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