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層皮膚風衣的製作方法
2023-11-01 03:16:37 1

本實用新型屬於服裝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層皮膚風衣。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也越來越高,其中之一就體現在對服裝的面料、款式、功能性的追求上。如公告號為CN202482567U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一種負離子涼爽雙層針織面料》中公開了一種由負離子涼爽紗線和吸溼排汗紗線組成的面料,由他製成的衣物穿著十分清涼,吸溼排汗效果好,且具有負離子保健功能。
同時,現在城市中的工作人群熱愛戶外活動,很多的戶外運動功能服裝也開始出現,如,公告號為CN201781997 U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中,公開了一種男士皮膚風衣,包括衣身、衣袖、帽子,帽子的帽簷一周設有彈力包邊織帶,衣身上設有反裝尼龍拉鏈;該風衣在帽簷處設有彈力包邊織帶,因此具有防風、防寒的效果,適合戶外時穿著。但這種風衣貼身穿時往往容易粘附在皮膚上,使人感覺難受,尤其當環境溫度較高時更加難以穿著,衣服的面料會粘上汗液貼在皮膚上,感覺悶熱。
針對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對現有的皮膚風衣面料結構作了進一步的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雙層皮膚風衣,結構簡單,透氣性好,穿著後不貼皮膚,適合天熱時戶外使用。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
一種雙層皮膚風衣,該皮膚風衣的面料具有雙層結構,雙層的面料之間設有空隙層,所述外側的面料外側設有防水層。
現有技術中的皮膚風衣出於輕薄和成本的考慮,都為單層的結構,該結構遇到出汗的皮膚後,面料會被汗液粘在皮膚上,感覺十分燥熱非常不舒服。本實用新型中採用彼此分離的雙層面料結構,該結構使得內側的面料粘在皮膚上之後,外側的面料由於有空隙層存在不會粘附在皮膚上,粘滯感少,同時防水層可以提供很好的防水功能。
作為優選,所述防水層和外側的面料之間設有防紫外層,提供防曬功能,適合戶外使用。
作為優選,所述面料為褶皺面料。目前大部分皮膚風衣的面料都為表面平整的結構,十分容易黏在出汗的皮膚上;本實用新型中的面料為褶皺面料,不容易貼在皮膚上,不會產生燥熱的感覺。
作為優選,所述皮膚風衣包括本體、袖子、帽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種雙層皮膚風衣,衣服不會貼身,面料的粘滯感少,觸感清爽,且具有很好防水防紫外線功能,市場反饋很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的皮膚風衣的示意圖。
圖2為皮膚風衣面料的截面示意圖。
圖3為皮膚風衣內表面上涼感印花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參照圖1至圖3所示,一種雙層皮膚風衣,該皮膚風衣包括本體2、袖子3、帽子1,該皮膚風衣的面料53具有雙層結構,雙層的面料53之間設有空隙層55,該結構使衣服更加涼爽和易幹,透氣性好;所述外側的面料53外側設有防水層51(如防水透氣面料),提供防水性能;所述防水層51和外側的面料53之間設有防紫外層52,該防紫外層52為添加有苯並三挫的塗層(其中塗層的成份重量比例如下:93%pu +5%苯並三挫+2%pa),提供很好防曬性能。
此外,本實施方式中,所述面料53為褶皺面料,減少貼膚效果。
進一步的,本實施方式中,該皮膚風衣的面料53的內側為涼感層54,同時為了降低成本、減輕衣服重量,所述涼感層54由附著在面料53的內側上的涼感印花541組成,所述涼感印花541為規則排列的多邊形印花或圓形印花。
以上結構中的涼感層54、涼感印花541是添加有玉石粉末的塗層,其利用了玉石冰涼的特質。粉碎後的玉石粉末是一種多孔隙含水率高的無機材料,促使水分吸附量增高,使熱能迅速轉移,因此添加有涼感玉粉末的涼感層具有很涼爽的貼服效果,同時玉石粉末是一種天然礦物質元素,具有透氣,吸溼,抗菌,防臭等多功能功效。本實用新型中的涼感層54、涼感印花541中的成份重量比例如下:94%pu+5%納米級玉石粉末+1%有色漿料及助劑。
對本實用新型中的衣服進行防紫外線性能測試(GB/T18830-2009),測試光譜帶寬5.0nm,掃描速率快,掃描次數8次,結果顯示:UPF為40+,T(UVA)AV(315-400nm)為0.75%,T(UVB)AV(290-315nm)為0.06%。行業標準中,當UPF>40且T(UVA)AV<5%時可以成為防紫外線產品,因此本實用新型中的衣服具有很好的防紫外效果。
對本實用新型中的衣服進行冷/暖感測試,測試儀器為KES-F7A thermo Labo2 Type,測試環境溫度20℃,溼度65%,測試結果顯示面料的最大熱量吸收速率為0.215J/cm2·sec,吸熱散熱效果好,涼感度高。
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雙層皮膚風衣,衣服不會貼身,面料的粘滯感少,觸感清爽,且具有很好防水防紫外線功能,市場反饋很好。
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包括但不限於以上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以權利要求書為準,任何對本技術做出的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容易想到的替換、變形、改進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