絞股藍棗茶的配方及生產方法
2023-11-05 08:05:32 1
專利名稱:絞股藍棗茶的配方及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食品絞股藍棗茶。
八十年代初,我國科研工作者就對絞股藍做了大量研究,經檢測證明,該植物中含有五十多種皂甙,其中6種與人參皂甙相同,對人體有顯著的保健作用,我國目前市場上已出售絞股藍茶、可樂養生酒、含有絞股藍成分的飲料等,大紅棗既是一種高營養水果,也是一種防病的滋補中藥,市面上有不少含紅棗成分的系列產品,但將絞股藍與紅棗合二為一製成產品還沒有。
本發明的目的是將絞股藍和紅棗合二為一,製成強身健體、色、香、味具全的絞股藍棗茶。
本發明通過下列過成可以達到以絞股藍芽、葉、紅棗、青茶為原料製成的絞股藍棗茶原料中重量百分組成為絞股藍芽葉末32~37%,棗肉66~60%,青茶末2~3%,其生產工藝包括絞股藍芽葉揀選、攤放陰涼、高溫殺青消毒、一次烘乾、粉碎成茶末狀。
紅棗經過揀選、清洗消毒、去核、切碎、烘乾。
將上述預加工好的絞股藍芽葉和紅棗末,青茶末按上述重量比稱量、混合、攪勻,再經二次烘乾,稱量後包裝。
下面以製取100公斤絞股藍棗茶為例詳述本發明實施例一、絞股藍芽葉的預加工1)揀選、陰涼首先將鮮絞股藍葉嫩芽揀盡雜質,攤放陰涼6~12小時,可促進葉芽後熟,散發葉草味和泥土味,提高葉芽質量。
2)高溫殺青消毒當鐵鍋溫度達60~70℃時,將1~2公斤絞股藍芽葉下鍋,不斷攪動,防止泛黃、焦葉,鍋溫逐漸升至80~100℃,前期蓋鍋悶氣,後期開鍋使蒸汽散發,殺青時間為30分鐘左右,當葉芽達到八成幹時即可出鍋,殺青後可制止葉芽內多酚酶類酶性氧化,防止葉芽變褐,散發部分青草氣味和部分水份,使葉芽變軟。
3)起鍋後繼續攤涼,使葉芽內熱氣進一步蒸發乾燥。
4)將一次乾燥的芽葉放於粉碎機內粉碎,粉碎成茶末狀。
二、棗肉預加工1)揀選選擇成熟、豐滿的陝北大紅棗為原料,剔除壞棗。
2)清洗消毒將選好的紅棗放入0.3%的漂白粉水中清洗消毒後撈至竹篩、瀝水涼幹。
3)去核切碎,將棗放入打核機內,捅掉棗核,並用切棗機切成直徑為0.5釐米的小塊。
4)烘乾真空烘乾箱內,用1.5公斤氣壓的蒸汽烘30分鐘左右,烘乾後攤涼。
三、混合製成1)稱量已預加工好的絞股藍葉芽末35公斤,和已預加工好的棗肉粒63公斤,陝西富硒青茶末2公斤混合攪拌均勻、裝盤。
2)將混合後的產品裝盤放進烘乾爐內二次烘乾,溫度控制在80℃,時間15分鐘左右出爐,時間過長會使茶香味散發。
3)稱量包裝用鍍鋁箔紙代包裝密封,以每3克裝上述制好的絞股藍茶為一袋,密封,再以30袋為一盒,用硬紙盒包裝。
本發明的優點是1、配方設計合理,不含糖精及人工合成色素,純屬全天然無糖保健茶,具有味美、香甜、口感性好,食用方便等特點。
2、產品中絞股藍和紅棗均含有人體必須的胺基酸、維生素等微量元素,營養豐富,具有清熱、消署、生津、止渴、健脾、保肝、提神、開胃、益氣、補血等強身健體功能。
權利要求
1.一種以絞股藍、紅棗、青茶為原料製成的絞股藍棗茶配方及生產工藝,其特徵在於a、絞股藍棗茶原料的重量百分組成為絞股藍芽葉末32~37%棗肉66~60%青茶末2~3%b、絞股藍棗茶的生產工藝過程為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食品絞股藍棗茶,它由絞股藍芽、葉、紅棗、青茶為原料。絞股藍芽、葉經選擇預處理,陰涼、高溫殺青消毒、烘乾、絞碎與紅棗經選擇預處理,清洗消毒,去核,切碎,烘乾後將上述處理過的原料和青茶按比例稱重後混合均勻,再經二次烘乾,按計量包裝即成。該產品含有人體必須的胺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為全天然無糖保健茶,具有清熱、消暑、生津、止渴、健肝脾、益氣補血之功能。
文檔編號A23F3/00GK1085392SQ9211123
公開日1994年4月20日 申請日期1992年10月10日 優先權日1992年10月10日
發明者強政權, 陳麗萍 申請人:強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