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奧利亞羅非魚與鱖魚的雜交方法
2023-11-05 14:08:12 5
專利名稱:一種奧利亞羅非魚與鱖魚的雜交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奧利亞羅非魚與鱖魚的雜交方法,屬於人類生活必需品
背景技術:
本發明作出以前,在已有技術中,奧利亞羅非魚與鱖魚通常是採用以下方式進行繁殖1、奧利亞羅非魚的繁殖奧利亞羅非魚的繁殖較為複雜,目前仍是採用自然產卵。在生產上,用於繁殖的奧利亞羅非魚按雌雄比3∶1放入產卵池中,放養密度一般為每1/15公頃放養250~300克/尾的親魚600尾左右,育種池內不得混養肉食性魚類。在蘇南地區,每年5月底開始,羅非魚卵子達到成熟,當池塘水溫達到20℃時以上時即可自行繁殖。雌魚排卵後,雄魚即排出精液使卵受精,雌魚隨即將受精卵吸入口中,受精卵在雌魚口腔中完成孵化出膜,這一過程一般需1周時間,此期間雌魚不攝食,待魚苗孵出後,才開始進食,雌魚體內卵子繼續發育成熟。半個月至1個月後,雌魚又可進行產卵,一般一年可產卵3-4次。
在進行羅非魚選育研究時,由於需進行雌雄魚1對1的配組繁殖,故一般先從野外池塘拉網,選出卵子成熟度好的親魚放至室內水族箱中。待雄魚追逐雌魚時,注意觀察,看到雌魚排卵,立即捕出雌魚,人工擠出卵子用於人工授精;或待雄魚射精後,捕出雌魚,洗出口腔中的受精卵用於人工孵化。
由於羅非魚繁殖是自然產卵,因此,無法控制產卵時間,難以獲得成熟卵用於開展雜交等的試驗,只能用於一般生產。
2、鱖魚的人工繁殖在催產前作好親魚選擇工作,一般選擇三齡以上、規格為1.5kg以上的钁魚進行人工催產。判斷雌、雄鱖魚是否性成熟採用如下的方法首先進行外形觀察,成熟的雌魚腹部向上時,卵巢輪廓明顯,並略向內凹,用手壓腹部鬆軟而富有彈性,提起鱖魚頭部,卵巢有向後移動狀,此為成熟較好的魚,反之則成熟較差;成熟的雄魚輕壓腹部有乳白色的精液流出,並能立即在水中自然散開,反之則成熟較差。若外形觀察難以進行,可挖卵觀察,用挖卵器挖出少量卵粒,若見卵粒大小整齊,有光澤,較飽滿或略扁塌,全部或大部分核偏位,即表明親魚性腺成熟較好,反之則成熟不夠或退化。
進行人工繁殖時,為了解決鱖魚的餌料魚配套問題,在蘇南地區,當5月中下旬,水溫達到25℃左右時,挑選成熟的親魚,適時進行人工催產。採有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黃體釋放激素類似物(LRH-A2)、魚類腦垂體(PG)等作為人工催產劑,以上二種或三種混合後分1~2次注射。注射劑量為四大家魚催產劑量的2~3倍,注射方式採用胸腔或背鰭注射。
一般採用自然受精的方式,雌雄親魚配比為1∶1.5,經注射後的親魚移放入產卵池內,待效應時間後進行產卵。效應時間的長短隨水溫的高低而變化,當水溫在25℃左右時,效應時間為22~28小時。在適宜的溫度範圍內,溫度越高,受精卵脫膜越快,25℃時約2晝夜可脫膜,出膜後約70~80小時開始攝食。也可採用人工方法將卵擠入一搪瓷盆中,再將精液擠入,迅速混勻,加入生理鹽水使卵受精,受精卵在孵化環道或孵化桶中孵化出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不足之處,從而提供一種採用人工注射催產激素使羅非魚在受控條件下產卵、與鱖魚進行雜交、成活率高,口味好,同時,培育出來的雜交魚比對照奧利亞羅非魚生長快10%以上,體型短,厚,適用加工的一種奧利亞羅非魚與鱖魚的雜交方法。
本發明的主要解決方案是這樣實現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方法進行1.在水溫達26℃以上時,選擇後腹部飽滿、生殖孔突起,體格健壯體形較好的純種奧利亞羅非魚作為雜交母本,雜交父本則挑選輕按腹部即有乳白色精液流出的雄鱖魚,同時按雌雄比3∶1選雌、雄奧利亞羅非魚,將上述親魚放入室內水族箱中,充氣以保證溶氧;2.採用催產劑進行人工注射,催產劑分別為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黃體釋放激素類似物、地歐酮、魚類腦垂體,奧利亞羅非魚雌、雄個體均採用一次注射,雄鱖魚注射催產劑也可不注射催產劑;
3.將上述親魚注射催產激素後,把奧利亞羅非魚雌、雄魚分開飼養,在將達到激素效應時間前3-4小時,再將雄魚撈入雌魚箱中,使其追逐產卵。當水溫在26℃-30℃,效應時間一般為24-30小時;4.當奧利亞羅非魚雌魚排出少量卵子時,立即撈出,將成熟卵子擠入洗淨並擦乾的搪瓷盆中,擠入鱖魚精液,用乾淨、柔軟的家禽羽毛快速拌勻,倒入已充分曝氣的生理鹽水(氯化鈉濃度在0.65%至0.9%均可),使卵受精0.5-1分;。
5.將受精卵倒入玻璃培養皿中孵化,孵化用水採用充分曝氣的冷開水,水溫在26℃-30℃;6.在孵化過程中,將死亡的卵吸去,,每隔0.5-1小時,輕輕搖動培養皿,隨時將死亡的卵吸去,以防卵與培養皿表面長時間接觸的一側變色壞死;7.雜交魚苗出膜後,轉入水族箱中飼養,養至3-5cm後移入野外池塘繼續培育為雜交魚。
本發明的催產劑分別為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劑量為300-400單位/kg魚體重、促黃體釋放激素劑量為1-5微克/kg魚體重、地歐酮劑量為2-3毫克/kg魚體重、魚類腦垂體劑量為4-6毫克/kg魚體重。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本發明採用人工注射催產合劑使羅非魚在受控條件下產卵,與鱖魚進行雜交,成活率高。根據形態學和分子生物學分析,雜交魚與奧利亞羅非魚極為相似,但有部分可數性狀與鱖魚相似,在基因組方面,雜交魚主要繼承了奧利亞羅非魚的遺傳物質,但也有少量父本鱖魚的遺傳物質。由於該雜交魚兼具了兩種魚的遺傳性狀,因而是開展魚類遺傳育種研究及開發的極佳材料。同時,培育出來的雜交魚比對照奧利亞羅非魚生長快10%以上,體型短、厚,適於加工。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本發明將每年羅非魚從越冬室中移入野外池塘後,加強餵養約1個月;同時,也加強鱖魚(雄)親魚的培育,保證塘中有充足、適口的餌料魚。從5月下旬開始,羅非魚親魚基本成熟,可以進行奧利亞羅非魚(雌)與鱖魚(雄)的雜交。在水溫達26℃以上時,拉網檢查奧利亞羅非魚性腺發育情況。選擇後腹部飽滿、生殖孔突起並發紅或微紅、體格健壯且體形較好的純種奧利亞羅非魚作為雜交母本,雜交父本則挑選輕按腹部即有乳白色精液流出的雄鱖魚,同時按雌雄比3∶1選足夠數量的雄奧利亞羅非魚。將這些親魚放入室內水族箱中,充氣以保證溶氧。採用人工注射催產劑,催產劑為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劑量為300單位/kg魚體重、促黃體釋放激素類似物(LRH-A2)劑量為2微克/kg魚體重、地歐酮(DOM)劑量為2毫克/kg魚體重、魚類腦垂體(PG)劑量為4毫克/kg魚體重。上述催產劑進行人工注射催產,奧利亞羅非魚雌、雄個體均採用一次注射,雄鱖魚既可注射催產劑也可不注射,視精液量而定,精液量少即注射,量多則無需注射。注射催產激素後,奧利亞羅非魚雌、雄魚分開飼養,在將達到激素效應時間前3-4小時,將雄魚撈入雌魚箱中,使其追逐產卵。在26℃-30℃水溫,效應時間一般為24-30小時,溫度越高,效應時間越短。
待觀察到奧利亞羅非魚雌魚排出少量卵子時,立即撈出,將成熟卵子擠入洗淨並擦乾的搪瓷盆中,迅速擠入鱖魚精液,用乾淨、柔軟的家禽羽毛快速拌勻,倒入已充分曝氣的生理鹽水(氯化鈉濃度在0.65%至0.9%均可),使卵受精0.5-分鐘-1分鐘。將受精卵倒入玻璃培養皿中孵化,孵化用水為充分曝氣的冷開水。在孵化過程中,隨時將死亡的卵吸去,以防止死卵腐敗變質汙染水質,每隔半小時至1小時,輕輕搖動培養皿,以防卵與培養皿表面長時間接觸的一側變色壞死。由於奧利亞羅非魚與鱖魚是遠緣雜交,其雜交子代畸形率很高、成活率極低,在胚胎發育過程中有兩個死亡率極高的時期,一是原腸期,二是出膜,並且從囊胚開始,雜交子代胚胎發育要比正常的奧利亞羅非魚自交子代慢12個小時以上。受精卵孵化率遠低於自交子代,在1‰以下。雜交魚苗出膜後,即可轉入水族箱中飼養,養至3-5cm後移入野外池塘繼續培育。
本發明雜交方法的獨特之處主要在於挑選性成熟的羅非魚,通過人工注射催產激素,獲得成熟卵,並與鱖魚進行遠緣雜交,成功培育獲得雜交魚。
實施例2在水溫達26℃以上時,挑選純種奧利亞羅非魚作為雜交母本,雜交父本則挑選有乳白色精液流出的雄鱖魚,同時按雌雄比3∶1選足夠數量的雄奧利亞羅非魚。將這些親魚放入室內水族箱中,充氣以保證溶氧。採用人工注射催產劑,催產劑為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劑量為350單位/kg魚體重、促黃體釋放激素類似物(LRH-A2)劑量為3.5微克/kg魚體重、地歐酮(DOM)劑量為2.5毫克/kg魚體重、魚類腦垂體(PG)劑量為5毫克/kg魚體重。採用實施例1中的雜交方法,同樣可以成功培育獲得雜交魚。
實施例3在水溫達26℃以上時,挑選性成熟的羅非魚作為雜交母本,雜交父本為乳白色精液流出的雄鱖魚,通過人工注射催產劑,獲得成熟卵,並與鱖魚進行遠緣雜交。人工注射催產劑分別為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劑量為400單位/kg魚體重、促黃體釋放激素類似物(LRH-A2)劑量為5微克/kg魚體重、地歐酮(DOM)劑量為3毫克/kg魚體重、魚類腦垂體(PG)劑量為6毫克/kg魚體重。並採用實施例1、2中的雜交方法,同樣可以成功培育獲得雜交魚。
權利要求
1.一種奧利亞羅非魚與鱖魚的雜交方法,其特徵是採用以下方法進行(1)、在水溫達26℃以上時,選擇後腹部飽滿、生殖孔突起,體格健壯體形較好的純種奧利亞羅非魚作為雜交母本,雜交父本則挑選輕按腹部即有乳白色精液流出的雄鱖魚,同時按雌雄比3∶1選雌雄、雄奧利亞羅非魚,將上述親魚放入室內水族箱中,充氣以保證溶氧;(2)、採用催產劑進行人工注射,催產劑分別為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黃體釋放激素類似物、地歐酮、魚類腦垂體,奧利亞羅非魚雌、雄個體均採用一次注射,雄鱖魚注射催產劑也可不注射催產劑;(3)、將上述親魚注射催產激素後,把奧利亞羅非魚雌、雄魚分開飼養,在將達到激素效應時間前3-4小時,再將雄魚撈入雌魚箱中,使其追逐產卵。當水溫在26℃-30℃,效應時間一般為24-30小時;(4)、當奧利亞羅非魚雌魚排出少量卵子時,立即撈出,將成熟卵子擠入洗淨並擦乾的搪瓷盆中,擠入鱖魚精液,用乾淨、柔軟的家禽羽毛快速拌勻,倒入已充分曝氣的生理鹽水(氯化鈉濃度在0.65%至0.9%均可),使卵受精0.5-1分;。(5)、將受精卵倒入玻璃培養皿中孵化,孵化用水採用充分曝氣的冷開水,水溫在26℃-30℃;(6)、在孵化過程中,將死亡的卵吸去,,每隔0.5-1小時,輕輕搖動培養皿,隨時將死亡的卵吸去,以防卵與培養皿表面長時間接觸的一側變色壞死;(7)、雜交魚苗出膜後,轉入水族箱中飼養,養至3-5cm後移入野外池塘繼續培育為雜交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奧利亞羅非魚與鱖魚的雜交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催產劑分別為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劑量為300-400單位/kg魚體重、促黃體釋放激素劑量為1-5微克/kg魚體重、地歐酮劑量為2-3毫克/kg魚體重、魚類腦垂體劑量為4-6毫克/kg魚體重。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奧利亞羅非魚與鱖魚的雜交方法,屬於人類生活必需品技術領域。其主要採用純種奧利亞羅非魚作為雜交母本,雜交父本為有乳白色精液流出的雄鱖魚;採用催產劑進行人工注射,奧利亞羅非魚雌、雄個體均採用一次注射,雄鱖魚注射催產劑也可不注射催產劑;把奧利亞羅非魚雌、雄魚分開飼養,當羅非魚排出卵子時,迅速擠入鱖魚精液,在孵化過程中,將死亡的卵吸去,並搖動培養皿,當雜交魚出膜後,轉入水族箱中飼養,再移入野外池塘繼續培養獲得雜交魚。本發明採用人工注射催產激素使羅非魚在受控條件下產卵與鱖魚進行雜交,成活率高,口味好;同時,培育出來的雜交魚比對照奧利亞羅非魚生長快10%以上,體型短、厚,適於加工。
文檔編號A01K67/027GK1582650SQ20041004489
公開日2005年2月23日 申請日期2004年5月25日 優先權日2004年5月25日
發明者夏德全, 吳婷婷, 楊弘 申請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