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壓力棒的上皮圈架的製作方法
2023-11-05 19:27:57 3
專利名稱:一種帶壓力棒的上皮圈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紡織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帶壓力棒的上皮圈架。
背景技術:
在長期生產實踐中,紡織工程技術人員和設備廠家,為改善細紗機的成紗條幹、細 節、粗節、棉結、毛羽等技術指標,總結大量的生產經驗,如採用中等硬度的膠輥減少浮遊區 長度;縮小羅拉隔距採用R2P工藝使浮遊區達到41. 5mm,從而增加對浮遊區纖維的控制;採 用高精度無機械波羅拉,減少纖維在牽伸過程中的牽伸波動而改善成紗質量;採用窄邊下 銷增加纖維在膠圈鉗口的緊密度從而減少纖維滑移;採用中膠輥和尼龍上銷配合增加了上 膠圈的同步性和牽伸中區的摩擦力界,從而實現牽伸中區對須條的穩定控制,改善成紗質 量;使用內花紋的膠圈和下膠圈傳統張力架設計為滾動張力輥方式,有效的降低了滑溜,減 少了下膠圈內層的磨損,從而使成紗質量趁於穩定,錠與錠質量差異日趁減少;前後壓力棒 的推出和使用是成紗質量成倍的提高,企業的成本得到了大幅度的下降。這些專件,雖然每 一種都對產品質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如果我們全部的把它放在一起使用,紡紗規 律難以控制從而會造成紗線的隱性疵點。隨著技術的進步,成紗條幹、棉結指標有了一定的 改善,唯獨毛羽問題一直困擾著人們。在1999年巴黎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上首次展出了緊 密紡設備,通過這幾年的飛速發展,世界各國的技術人員投入大量的精力研製出多種形式 的緊密紡紗機,在消除加捻三角區,改善紡紗毛羽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目前現有 的緊密紡紗機由於改造成本和運營成本過高很難得到全面推廣,同時,現有緊密紡機構由 於採用抽氣式集聚原理而使浮遊區的距離得到延長,本來從膠圈鉗口經過粗紗加捻須條帶 有部分剩餘捻回的抱合力,由於在浮遊區無法得到強有力的抱合,而使纖維與纖維之間的 聯繫力大幅度減弱。這時人們在設計出複雜而又要投入巨額成本裝置來對紗線進行凝聚, 從而達到提高紗線質量,減少毛羽的目的,實質上這是紡織技術進步方面走了一條漫長的 彎路,並未到達事半功倍的效果。上皮圈架是細紗機牽伸系統中的關鍵零部件之一,目前,細紗機的存在上皮圈架 前部太短等缺點,在使用時上皮圈架的前部控制點離鉗口太遠,使浮遊區的短纖維得不到 控制,這些纖維受周圍快、慢速纖維的擠壓、摩擦,提前變速或滯後變速,影響細紗的質量。 市場上有一些安裝了纖維壓力棒的上皮圈架,這些上皮圈架普遍存在安裝不方便,生產成 本高的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設計提供一種帶壓力棒 的上皮圈架的技術方案,減少了浮遊纖維提前變速的機會,製得的細紗質量好,且結構簡 單,使用方便,穩定可靠,生產成本低。所述的一種帶壓力棒的上皮圈架,包括上銷體,上銷體兩側對稱設置與其彈性配 合的彈縮塊,上銷體中間卡接設置隔距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銷體前端設置外伸臂,外伸臂與上銷體一體成型,外伸臂上設置纖維壓力棒,纖維壓力棒與上銷體前端邊緣平行。所述的一種帶壓力棒的上皮圈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銷體位於外伸臂之間的部分成內凹結構,其邊緣低於上銷體兩側前端邊緣。所述的一種帶壓力棒的上皮圈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伸臂設置於隔距塊兩側的 上銷體上,外伸臂向前延伸超過彈縮塊的前端邊緣。所述的一種帶壓力棒的上皮圈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伸臂上設置與纖維壓力棒 匹配的通孔,所述的纖維壓力棒穿過外伸臂上的通孔與上銷體前端邊緣平行設置。所述的一種帶壓力棒的上皮圈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伸臂上設置與纖維壓力棒 匹配的開口向上的卡槽,所述的纖維壓力棒卡接在外伸臂上的卡槽中與上銷體前端邊緣平 行設置。所述的一種帶壓力棒的上皮圈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纖維壓力棒橫截面為圓形, 纖維壓力棒位於兩外伸臂之間的一段直徑小於纖維壓力棒兩端的直徑。所述的一種帶壓力棒的上皮圈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纖維壓力棒橫截面為上部成 小圓弧狀、下部成大圓弧狀的水滴形,纖維壓力棒位於兩外伸臂之間的一段為除去小圓弧 的內凹結構。上述的一種帶壓力棒的上皮圈架,結構緊湊,設計合理,上皮圈架中間部分的外伸 臂與上銷體一體成型,結構牢固,外伸臂不易脫落,結構簡單,質量穩定可靠;外伸臂上設置 通孔或卡槽結構,方便纖維壓力棒的安裝,節省了生產成本;上銷體中間設計成內凹結構, 位於兩外伸臂之間的一段纖維壓力棒設計成內凹結構,方便隔距塊的安裝,安裝方便。使用 本實用新型的上皮圈架利用纖維壓力棒有效地控制游離區纖維提前或滯後變速,大大提高 了紗的質量。
圖1、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2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圖5為橫截面為圓形的纖維壓力棒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橫截面為水滴形的纖維壓力棒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_上銷體;2-隔距塊;3-外伸臂;4-纖維壓力棒;5-彈縮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如圖1、3所示,一種帶壓力棒的上皮圈架包括上銷體1,上銷體1兩側對稱設置與 其彈性配合的彈縮塊5,上銷體1中間卡接設置隔距塊2,在隔距塊2的兩側設置了外伸臂 3,外伸臂3與上銷體1 一體成型,外伸臂3向前延伸超過彈縮塊5的前端邊緣,外伸臂3上 分別設置了與纖維壓力棒4形狀相匹配的通孔,纖維壓力棒4依次穿過兩外伸臂3的通孔, 與上銷體1前端邊緣平行設置。為了便於隔距塊2的安裝,上銷體1中間安裝隔距塊2的 位置成內凹結構,其邊緣低於上銷體1兩側用於設置彈縮塊5的結構前端邊緣。[0023]如圖5和6,纖維壓力棒4可為橫截面為圓形的圓柱體結構,纖維壓力棒4位於兩 外伸臂3之間的一段直徑小於纖維壓力棒4兩端的直徑,這樣的設計增大了纖維壓力棒4 與上銷體1之間的距離,便於隔距塊2的安裝;纖維壓力棒4也可以設計成橫截面為為上部 成小圓弧狀、下部成大圓弧狀的水滴形結構,纖維壓力棒4位於兩外伸臂3之間的一段為車 去小圓弧的內凹結構。實施例2如圖2和4所示,外伸臂3上設置與纖維壓力棒4匹配的開口向上的卡槽,纖維壓 力棒4卡接在外伸臂3上的卡槽中與上銷體1前端邊緣平行設置,其它結構與實施例1相 同。以上所述及圖中所示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型和改進,這 些也應視為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一種帶壓力棒的上皮圈架,包括上銷體(1),上銷體(1)兩側對稱設置與其彈性配合的彈縮塊(5),上銷體(1)中間卡接設置隔距塊(2),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銷體(1)前端設置外伸臂(3),外伸臂(3)與上銷體(1)一體成型,外伸臂(3)上設置纖維壓力棒(4),纖維壓力棒(4)與上銷體(1)前端邊緣平行。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壓力棒的上皮圈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銷體(1)位於 外伸臂(3)之間的部分成內凹結構,其邊緣低於上銷體(1)兩側前端邊緣。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壓力棒的上皮圈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伸臂(3)設置 於隔距塊(2)兩側的上銷體(1)上,外伸臂(3)向前延伸超過彈縮塊(5)的前端邊緣。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壓力棒的上皮圈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伸臂(3)上設 置與纖維壓力棒(4)匹配的通孔,所述的纖維壓力棒(4)穿過外伸臂(3)上的通孔與上銷 體(1)前端邊緣平行設置。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壓力棒的上皮圈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伸臂(3)上設 置與纖維壓力棒(4)匹配的開口向上的卡槽,所述的纖維壓力棒(4)卡接在外伸臂(3)上 的卡槽中與上銷體(1)前端邊緣平行設置。
6.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種帶壓力棒的上皮圈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纖維壓力棒 (4)橫截面為圓形,纖維壓力棒(4)位於兩外伸臂(3)之間的一段直徑小於纖維壓力棒(4) 兩端的直徑。
7.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種帶壓力棒的上皮圈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纖維壓力棒 (4)橫截面為上部成小圓弧狀、下部成大圓弧狀的水滴形,纖維壓力棒(4)位於兩外伸臂 (3)之間的一段為除去小圓弧的內凹結構。
專利摘要一種帶壓力棒的上皮圈架,屬於紡織機械技術領域。包括上銷體,上銷體兩側對稱設置與其彈性配合的彈縮塊,上銷體中間卡接設置隔距塊,上銷體前端設置外伸臂,外伸臂與上銷體一體成型,外伸臂上設置纖維壓力棒,纖維壓力棒與上銷體前端邊緣平行。本實用新型中上皮圈架中間部分的外伸臂與上銷體一體成型,結構牢固,外伸臂不易脫落,結構簡單,質量穩定可靠;外伸臂上設置通孔或卡槽結構,方便纖維壓力棒的安裝,節省了生產成本;上銷體中間設計成內凹結構,位於兩外伸臂之間的一段纖維壓力棒設計成內凹結構,方便隔距塊的安裝,安裝方便。使用本實用新型的上皮圈架利用纖維壓力棒有效地控制游離區纖維提前或滯後變速,大大提高了紗的質量。
文檔編號D01H5/88GK201695125SQ201020223140
公開日2011年1月5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9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9日
發明者洪建員 申請人:洪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