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豪雅帶領瑞士擁抱智能手錶潮流
2023-12-05 23:22:11 3
上周,瑞士手錶業在擁抱智能手錶潮流的道路上取得了重要飛躍。儘管泰格豪雅母公司 LVMH 手錶業務主管 讓-克勞德·比弗(Jean-Claude Biver)投資的幾家公司仍在銷售傳統的機械手錶,但他並沒有忽略流行文化和現代元素。為瑞士手錶製造商 泰格豪雅 的執行長,比弗與英特爾和谷歌的代表共同宣布,推出首款採用 Android Wear 平臺的瑞士智能手錶。就在 2014 年,比弗還是智能手錶的公開批評者,他覺得智能手錶對「傳統手錶」的用戶來說並沒有太大價值。傳統手錶行業的營銷策略往往注重為消費者提供可以佩戴多年的產品。比弗和他的一些同事很快便指出,在他們看來,智能手錶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消費者經不住誘惑買了一款昂貴的手錶,當更好的產品上市後,他們就感覺自己的手錶過時了。在今天的奢侈手錶業,比弗通常被認為是最聰明和最有活力的人物之一,他有能力把新的思想引入整個行業。
比弗的部分成功歸功於他敢於冒險,並接受新的創意。他打造的品牌打入了以前從未曾觸及的奢侈手錶市場,並帶頭將這種高端手錶推向嘻哈音樂產業以及籃球和足球領域。現在,比弗已經將對蘋果智能手錶的公開批評拋出腦後,開始與英特爾等企業合作,爭取把智能手錶永久地融入瑞士手錶行業。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對於智能手錶的市場接受程度,比弗的態度開始發生改變。在比弗看來,智能手錶的出現好像不是對機械手錶業的否定,而是使之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而這正是瑞士手錶業不明智、注意不到的方面。有些科技公司曾推出過一些智能手錶,但由於外觀和感覺不像人們想要佩戴的手錶而飽受批評。我本人曾在過去提出這樣的建議:若想讓智能手錶取得成功,或是令人激動不已,秘訣就是要讓瑞士手錶業和矽谷的人才相互交流,齊心協力共同發展。泰格豪雅與英特爾和谷歌合作生產 Android Wear 智能手錶,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毋庸置疑,AndroidWear 平臺當前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是缺乏真正有吸引力且實用的智能手錶產品。科技企業可能在極力模仿傳統手錶的外觀和感覺,但除了蘋果,沒有一家能在質量、設計和細節等三個方面接近瑞士手錶,更別說超越了。一款精心設計、高品質的智能手錶能否在這一市場脫穎而出?
泰格豪雅似乎認為是可以的,只是它聯手英特爾這樣的公司令人稍感意外。英特爾此前已經進軍可穿戴設備市場,但迄今並未取得什麼成績。2008 年,泰格豪雅開始實施品牌多元化戰略,除了手錶,該公司還生產其他產品,如眼鏡、奢華版智慧型手機。這是正確的做法:曾幾何時,泰格豪雅推出了奢華手機 Meridiist,試圖與 Vertu 生產的同類型高端手機進行直接較量。
實際上,泰格豪雅曾經生產過智能手錶——如果你想將它稱之為智能手錶的話。2013 年,該公司與甲骨文美國團隊合作,在美洲杯帆船賽期間推出了一款名為 Aquaracer72 的互聯電子手錶系列。得益於這些數字手錶,選手們可以在比賽時看到有關參賽船隻的實時數據。
將智能手錶推向一個主流消費者的市場,則是不同於以前的一個挑戰。兩年前,泰格豪雅只是專門針對一個很小的團隊(拉裡·埃裡森的美洲杯帆船賽參賽隊)開發手錶,而且經費充足;同時,這也不同於打造手機等傳統產品的未來版本。例如,從來就沒有人說過,奢華智慧型手機的功能比普通手機更好,在許多情況下,前者的表現甚至更糟糕。相比時下火熱的智能手錶行業,那完全是一個不同類型的市場。
新款泰格豪雅智能手錶究竟是不是一款「不錯」的智能手錶,相比於消費者能否普遍迅速接受智能手錶,這個問題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一旦這些新一代互聯可穿戴設備進入主流市場,那麼針對大多數人的普通產品和針對高端人群的奢華產品很快就會產生一個分界線——不同的公司在這個問題上有不同的認識。
近日,瑞士公司 Frederique Constant 採用 Fullpower 的 Motion X 技術,推出了 MMT Horological 智能手錶平臺,尋求將傳統外觀的指針式手錶變成運動追蹤設備。由於對消費者的偏好尚且沒有清楚的認知,眾多企業都在探求如何打造出一個成功的智能手錶平臺。泰格豪雅在智能手錶設計上採用更為傳統的方法,直接將數字屏幕與自家高端表殼製造技術以及獨到的現代感結合起來。我們希望這種嘗試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