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憂公主是誰?她嫁給過誰?最後的結局怎麼樣?
2023-12-06 16:36:56 1
去年有部大熱的古裝歷史劇叫《解憂公主》,裡面的女主劉解憂是被漢朝送去烏孫和親的公主,解憂公主是個睿智美豔的女子,幫助烏孫王處理草原上的事務,深受烏孫人民的愛戴,是個傳奇女子。
小編對這樣的女子總是心生敬佩,但是也存在疑問,歷史上的真的存在解憂公主這個人麼?她也是同電視劇中的解憂公主一樣招人喜歡嗎?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一探究竟吧!
解憂公主原名劉解憂,先祖是漢高祖劉邦的弟弟劉交,本該是名門之後,但是因為祖父劉戊放著好好的楚王不當,非要犯上作亂,結果兵敗自殺,連累到自己的後代,劉解憂就變成了罪臣之後。
都說是罪臣之後了,那劉解憂為什麼能被封為公主呢?這一切都是因為她要被送去烏孫和親了。
太初二年(前101年),烏孫的使者千裡迢迢來到長安,上書說要為烏孫求娶漢朝的公主,為的是延續兩國的友誼,永結同晉之好。
漢武帝本就沒幾個女兒,當然捨不得把女兒嫁去這麼遠,大臣們也不捨得自己的女兒,選來選去,這和親的人選就定在了劉解憂身上,好歹也是皇室之後,對得起烏孫的誠意了。
既然求的是公主,劉徹大手一揮就把劉解憂封為解憂公主,命其嫁去烏孫。劉解憂接過詔書,含淚拜別了自己的家人,這一遠去,這輩子都沒法再見到家人了。解憂公主擦乾眼淚,轉身上了馬車,踏上了和親的路途。
小編其實不是很懂所謂的聯姻之舉,這難道要比籤訂合約更為保險有效嗎?還是他們相信血脈相融,兩國從此成為一家人?像是解憂公主這樣頗具才智的,還能接觸到烏孫的國事,能發光發熱,但是更多的和親女子是應該都是不怎麼受待見,最終鬱鬱而終,免不了客死異鄉的結局吧,為她們默哀三秒鐘。
解憂公主到烏孫之後嫁給的是烏孫昆莫之孫岑陬(zōu),現在他叫軍須靡,解憂為其右夫人。軍須靡還有一個左夫人,是匈奴的公主。烏孫以「左」為尊,所以解憂公主的地位是在匈奴公主之下的。
解憂公主嫁給軍須靡之後多年沒有懷孕,受到冷落,同時匈奴公主卻為軍須靡生下了一個兒子泥靡。解憂公主最大的目的是兩國和平,而不是生下孩子繼承烏孫國,所以她做的都是利國利民的大事。
她常常去各個部落視察民情,看看烏孫人民的生活到底是怎麼樣的。一旦哪處發生了自然災害,解憂公主毅然決然地奔赴前線,親自參與救災的任務。因為遊牧民族都是散居,商業不繁華,購買東西並不方便,解憂公主了解這些之後,在大臣的支持下,說服了烏孫王,開通了烏孫通往西域其他小國的通商口岸。
烏孫人民都記著這位漢朝夫人的好,所以在匈奴和漢朝之前,大多偏向了漢朝這邊,解憂公主和親的目的就達到了。
軍須靡病逝之後,把烏孫王位交到了堂弟翁歸靡手上。解憂公主遵從烏孫的婚嫁習俗,又嫁給了翁歸靡。沒想到,這誤打誤撞,解憂公主才算是找到了自己的良人。她同翁歸靡的感情很好,生下了三子二女,成為了烏孫名副其實的國母。
再加上解憂公主一直以來為烏孫做出的貢獻,使得烏孫同漢朝的關係更為親近,與匈奴的關係日漸疏遠,西域各國都紛紛同漢朝交好,漢朝西北邊境一直風平浪靜,沒有爭端。
匈奴像是漸漸被孤立,隱隱有被烏孫追趕的勢頭,匈奴大怒之下向烏孫發兵,威脅烏孫要與漢朝斷交。翁歸靡和解憂絲毫不畏懼,解憂公主還向漢宣帝求援,在烏孫和漢朝的雙面夾擊下,匈奴連連敗退,損失了大概30%的人口,自此一蹶不振。
在匈奴的沒落中,解憂公主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不得不讓人讚嘆一句「奇女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