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迴轉機構及工程機械的製作方法
2023-12-06 15:49:21 1
專利名稱:一種迴轉機構及工程機械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迴轉機構及工程機械。該迴轉機構包括主動輪、迴轉支承和惰性輪,所述主動輪和迴轉支承可轉動地設置在機架上,所述惰性輪與所述主動輪和所述迴轉支承嚙合,所述惰性輪可轉動地套裝在安裝軸上,所述安裝軸包括位於中間的第一段和位於端部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軸線與所述第二段的軸線平行並相隔預設偏心距,所述惰性輪套裝在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段被限制轉動地設置於機架上。本實用新型能夠在設定的偏心距內進行較大範圍的調整,充分滿足實際要求,並具有方便維修更換、穩固性好等優點。
【專利說明】一種迴轉機構及工程機械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主要涉及工程機械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迴轉機構,以及設置有該迴轉機構的工程機械。
【背景技術】
[0002]在工程機械等行業中,受限於當前的技術條件和加工精度,在齒輪系的安裝中經常會出現齒側間隙過大或者過小的問題。由於齒側間隙會影響到系統的工作穩定性甚至導致不能安裝,因此需要調整齒側間隙至一定範圍內。
[0003]另外,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之後,隨著安裝孔的磨損以及齒輪等零部件的損耗,齒輪系中齒輪之間的間隙變大,會產生異響、磨損加速,進而影響整機的正常運作。因此需要採用實際可行的方法對齒側間隙進行調整,使其重新正常工作。
[0004]專利申請號為201120181714.9的專利公開一種可調式迴轉機構、轉臺及工程機械,可以調整齒輪的齒側間隙。該專利在軸套上加工有環形腰形孔,並將軸套加工成偏心的方式,通過螺栓等緊固件可將上下兩個軸套固定在機架上,惰輪軸組安裝在軸套上,如齒輪和迴轉支承之間的齒側間隙需要調整,則可通過調整上下兩個軸套延腰形孔轉動以達到目的。
[0005]對於上述技術方案而言,由於腰形孔所開的角度Θ有限,不能全部貫通,因此調整的偏心也有限;此外,將軸套加工成偏心,工藝較為複雜;同時,上下兩個軸套必須調整到一致的位置,否則惰輪軸會傾斜,對安裝要求高;而且,因螺栓安裝在腰形孔中,周向沒有固定,受力較大時可能會跟著旋轉,具有穩固性差的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迴轉機構,可以進行齒側間隙的調整,同時還可解決現有技術中調整範圍有限、工藝複雜、穩固性差的缺陷或至少其中之一。
[0007]本實用新型的迴轉機構,包括主動輪、迴轉支承和惰性輪,所述惰性輪與所述主動輪和所述迴轉支承嚙合,所述主動輪和迴轉支承可轉動地設置在機架上,所述惰性輪可轉動地套裝在安裝軸上,所述安裝軸包括位於中間的第一段和位於端部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軸線與所述第二段的軸線平行並相隔預設偏心距,所述惰性輪套裝在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段被限制轉動地設置於機架上。
[0008]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段的直徑小於所述第一段的直徑。
[0009]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段與機架之間設置有偏心套,所述偏心套的內圈與所述第二段配合,所述偏心套的外圈與所述機架配合。
[0010]進一步地,所述安裝軸的端面上設置有凸臺,所述凸臺的一側還設置有阻止所述安裝軸轉動的擋塊。
[0011]進一步地,所述惰性輪和所述安裝軸的第一段之間設置有用於減小摩擦的襯套。
[0012]進一步地,該迴轉機構還包括壓蓋和緊固螺栓,所述壓蓋設置於所述安裝軸一端,所述緊固螺栓用於固定所述壓蓋和機架。
[0013]進一步地,所述安裝軸的另一端設置於所述機架上的安裝孔內。
[0014]進一步地,所述惰性輪在所述安裝軸上設置有上下二個,分別與所述主動輪和所述迴轉支承嚙合,所述安裝軸與各惰性輪對應的第一段的直徑不同,和/或,所述安裝軸上下兩端的第二段的直徑不同。
[0015]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方面,還提供一種工程機械,所述工程機械設置有前述的迴轉機構。
[0016]本實用新型的迴轉機構,其惰性輪的安裝軸包括相互偏心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在需要調整齒側間隙時,只需要解除對安裝軸轉動的限制並轉動該安裝軸,當安裝軸轉動到合適位置後,再限制安裝軸轉動。本實用新型能夠在設定的偏心距內進行較大範圍的調整,充分滿足實際要求。
[0017]此外,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形式簡單易於操作,加工和改制簡易可行,方便維修更換,並且調整到位後能夠有效固定,避免了現有技術中安裝軸容易跟著齒輪轉動的問題,具有穩定性高、可靠性高的優點,尤其適合於工程機械的迴轉機構。
【附圖說明】
[0018]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19]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迴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安裝軸的主視圖;
[0021]圖3是圖2所示實施例的安裝軸的左視圖;
[0022]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偏心套的剖視圖;
[0023]圖5是圖4所示實施例的偏心套的左視圖。
[0024]附圖標記說明:
[0025]惰性輪-1安裝軸-2
[0026]第一段-21第二段-22
[0027]偏心套-23凸臺-24
[0028]機架-3擋塊-4
[0029]襯套-5壓蓋-6
[0030]緊固螺栓-7主動輪-8
[0031]迴轉支承-9
【具體實施方式】
[0032]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0033]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迴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該迴轉機構包括主動輪8、迴轉支承9和惰性輪I。其中主動輪8和迴轉支承9可轉動地設置在機架3上,惰性輪I與主動輪8和迴轉支承9嚙合。惰性輪I的數量可以為一個,優選惰性輪I在安裝軸2上設置有上下兩個,上下兩個惰性輪I固定在一起。
[0034]該實施例的惰性輪I可轉動地套裝在安裝軸2上,安裝軸2包括位於中間的第一段21和位於端部的第二段22,第一段21的軸線與第二段22的軸線平行並相隔預設偏心距,惰性輪I套裝在第一段21,第二段22被限制轉動地設置於機架3上,由於第二段22被限制轉動地設置於機架3上,可以理解,安裝軸2在機架上被限制轉動,具體可以採用完全固定的方式,當然,允許安裝軸2可以適量的軸向移動。在惰性輪I為二個時,優選安裝軸2與各惰性輪I對應的第一段21的直徑不同,和/或,安裝軸2上下兩端的第二段22的直徑不同,由於安裝軸2兩端受力不同(上端較大),採用不同的直徑可匹配受力,保證強度的同時優化結構。
[0035]前述第二段22既可以位於第一段21的其中一端,也可以位於第二段22的兩端,只要能實現安裝軸2的固定安裝即可,優選設置在兩端。第二段22的直徑可大於或小於第二段22的直徑,均能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
[0036]圖2和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安裝軸2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圖2為主視圖,圖3為左視圖。在該實施例中,安裝軸2第二段22的直徑小於第一段21的直徑,定義第一段21的直徑為R,偏心距為e,第二段22的直徑則為R_2e。
[0037]在需要調整惰性輪I與主動輪8或迴轉支承9之間的齒側間隙時,只需要解除對安裝軸2轉動限制並轉動該安裝軸2,齒側間隙的調整範圍可在[_e,+e]之間連續變動,相對於現有技術可較大地提高調整範圍,充分滿足實際要求。該實施例可通過在直軸端部切削加工形成第二段22。
[0038]作為另一種實施方式,第二段22的直徑可大於第一段21的直徑,可通過在直軸的中間切削加工形成第一段21。優選地,第二段22與機架3之間設置有偏心套23,該偏心套23的內圈與第二段22配合,外圈與機架3配合,該偏心套23可起到增大偏心量的作用,具體地,若偏心套23的偏心距為e』,則通過調整偏心套23可以增加[_e』,+e』]的間隙調整,即累計齒側間隙調整範圍為:[-e-e』,+e+e』]。偏心套23的結構示意圖可參考圖4和圖5,其中圖4為剖視圖,圖5為左視圖。偏心套23優選上下設置有二個。
[0039]為了便於安裝軸2位置的調整,優選安裝軸2的端面上設置有凸臺24(如圖2和圖3所示),便於在位置調整時用於夾持或頂靠。該凸臺24可通過專用或通用的工具夾持。此外,在凸臺24的一側還可設置有阻止安裝軸2轉動的擋塊4,擋塊4可以在位置固定後焊接到機架3上。
[0040]本實用新型可採用多種可能的方式固定安裝軸2,優選地採用壓蓋6和緊固螺栓7,壓蓋6設置於安裝軸2 —端,緊固螺栓7用於固定壓蓋6和機架3。在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壓蓋6設置在安裝軸2上端,緊固螺栓7將壓蓋6及安裝軸2固定在機架3上。安裝軸2的另一端也可採用類似的固定裝置,為了簡化結構、方便安裝,優選在機架3相應位置設置有安裝孔,安裝軸2的另一端設置於該安裝孔內。
[0041]此外,由於惰性輪I和安裝軸2之間相對轉動,為了保證轉動自由靈活,優選在惰性輪I和安裝軸2的第一段21之間設置有用於減小摩擦的襯套5。該襯套5可上下設置有二個。
[0042]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工程機械,該工程機械包括圖1所示的迴轉機構。該工程機械優選為混凝土泵車、混凝土布料杆等。作為一個可能,該工程機械也可以是如汽車起重機等設置迴轉機構的設備。該工程機械的其它可能結構可參考現有及改進的技術,本文對此不進行贅述。
[0043]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迴轉機構,包括主動輪(8)、迴轉支承(9)和惰性輪(I),所述主動輪⑶和迴轉支承(9)可轉動地設置在機架(3)上,所述惰性輪(I)與所述主動輪(8)和所述迴轉支承(9)嚙合,所述惰性輪(I)可轉動地套裝在安裝軸(2)上,其特徵在於,所述安裝軸(2)包括位於中間的第一段(21)和位於端部的第二段(22),所述第一段(21)的軸線與所述第二段(22)的軸線平行並相隔預設偏心距,所述惰性輪(I)套裝在所述第一段(21),所述第二段(22)被限制轉動地設置於機架(3)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迴轉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段(22)的直徑小於所述第一段(21)的直徑。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迴轉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段(22)與機架(3)之間設置有偏心套(23),所述偏心套(23)的內圈與所述第二段(22)配合,所述偏心套(23)的外圈與所述機架(3)配合。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迴轉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安裝軸(2)的端面上設置有凸臺(24),所述凸臺(24)的一側還設置有阻止所述安裝軸(2)轉動的擋塊(4)。5.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迴轉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惰性輪(I)和所述安裝軸(2)的第一段(21)之間設置有用於減小摩擦的襯套(5)。6.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迴轉機構,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壓蓋(6)和緊固螺栓(7),所述壓蓋(6)設置於所述安裝軸(2) —端,所述緊固螺栓(7)用於固定所述壓蓋(6)和機架(3)。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迴轉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安裝軸(2)的另一端設置於所述機架(3)上的安裝孔內。8.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迴轉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惰性輪(I)在所述安裝軸(2)上設置有上下二個,分別與所述主動輪(8)和所述迴轉支承(9)嚙合,所述安裝軸(2)與各惰性輪⑴對應的第一段(21)的直徑不同,和/或,所述安裝軸(2)上下兩端的第二段(22)的直徑不同。9.一種工程機械,其特徵在於,所述工程機械設置有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迴轉機構。
【文檔編號】B66C23-84GK204282825SQ201420683205
【發明者】陳鼎星, 邱劍, 楊瞻勇 [申請人]三一汽車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