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右大儒羅欽順簡介 羅欽順人物結局
2023-12-06 18:54:51 4
羅欽順是明朝著名的哲學家之一,人送稱號「江右大儒」,是明代「氣學」的代表人物之一,曾在朝為官,後辭官隱居。
羅欽順這個名字,許多人對此並不熟悉,甚至很多人聽都沒聽過。但是他卻是與「心學」代表人物王陽明相等的哲學思想家。王陽明是誰,相信不用多做介紹,大家對他應該都很熟悉。而能與王陽明並列的羅欽順,自然也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哲學家和思想家。
羅欽順,字允升,號整庵,江西泰和人氏,公元1465年出生於一個官宦世家。自幼聰慧機靈,又受到良好的教育,學識出眾,才華驚人。
弘治五年,羅欽順參加鄉試,獲得第一名解元。弘治六年參加會試考試,中一甲三名探花郎。最開始朝廷授任他為翰林編修,入翰林院,不久之後又遷南京國子監司業。在任職期間,與國子監祭酒章懋倡導求真務實的學風。
當時太監劉瑾,憑藉明武宗的寵信,在朝堂翻雲覆雨,攪動時局。劉瑾手握大權,背後又有明武宗當靠山,可以說是橫行無忌。他大肆打壓異己,剷除忠良大臣,在朝廷上培養自己的親信,試圖將朝堂變成他的一言堂。
在劉瑾的強壓之下,許多官員選擇了投靠,成為閹黨。而羅欽順因為為人正直,不願與劉瑾同流合汙,於是上書乞休。想要遠離是非卻不行,最後竟然因此觸怒了劉瑾,被劉瑾削職為民。
劉瑾伏誅之後,羅欽順才得以官復原職,不久又遷南京太常少卿,再遷南京吏部右侍郎,入為吏部左侍郎。
公元1522年,明世宗繼位,是為嘉靖元年。嘉靖二年,改禮部尚書,後丁憂歸裡。嘉靖帝雖然繼承的是正德帝的皇位,但是他卻並不是正德帝的兒子,甚至不是正德帝的親兄弟。嘉靖帝是明孝宗的侄子,他有他自己的親生父親。
嘉靖帝繼位之後,大臣們請求他認明孝宗為父,由此開始大禮議。此後嘉靖帝在嘉靖三年,又強勢要求封自己的生父為皇,使得大禮議局勢再開。
當時在嘉靖帝的默認和扶持下,以張璁、桂萼等人為首的議禮派,抱團摒除正人,將反對嘉靖帝立生父為皇的內閣首輔及其他閣臣都排除在外,自己掌控內閣,使得嘉靖帝得以心想事成。
這事兒是有違禮制的,於是當時還在服喪的羅欽順,當即除服,想要維護禮制。但是卻不成,皇帝讓他就任吏部尚書的職位,也多次推辭不前。隨後在同年,嘉靖帝允許他辭職,因此回鄉隱居居住。
回鄉之後的羅欽順,排除了公務的繁雜,一心一意的沉浸在學說之中。他潛心格物致知之學,專力於窮理、存心、知性。提倡「通天地,亙古今,無非一氣而已。」,是「氣學」的代表人物。
當時與羅欽順同時期的王陽明,以心學立教,心學蓬勃發展。羅欽順雖然不認同王陽明的學說,卻經常與王陽明往來論道,互相辯駁,直到王守仁去世。
嘉靖二十六年,羅欽順也去世,享年八十三歲,贈太子太保,諡文莊,留下《整庵存稿》、《困知記》等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