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紗線的張力控制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2-06 17:02:0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紗線的張力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紡織設備中紗線絡筒時是採用人為的增減砝碼來控制紗線的張力,這種砝碼調節裝置操作起來十分複雜,並且通過增減砝碼調控紗線的張力準確度很低,誤差很大,絡出的筒子鬆緊不一,大大降低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因此,現有技術還有待於改進和發展。
技術實現要素:
鑑於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中提供的一種紗線的張力控制裝置,通過撥動墊片有效精準的控制紗線的張力,操作簡單方便,使紗線的張力穩定性很高,提高了生產的效率和產品的質量。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紗線的張力控制裝置,包括圓盤、U形杆和墊片,其中,所述圓盤的中心位置連接U形杆的一端,所述U形杆的另一端連接固定面,所述U形杆的圓弧端向上傾斜,所述墊片穿套在所述U形杆上。
一種紗線的張力控制裝置,其中,所述圓盤內設置有若干個彈簧,所述圓盤上部有一個活動圓蓋壓在彈簧上,所述墊片壓在所述活動圓蓋上。
一種紗線的張力控制裝置,其中,所述活動圓蓋上設置有墊片固定件,所述墊片固定件設置為圓臺形。
一種紗線的張力控制裝置,其中,所述圓盤下方設置有自動撥片器,所述自動撥片器還包括固定座、撥片和方向杆,其中,所述撥片設置於固定座上部,所述方向杆設置於固定座下部。
一種紗線的張力控制裝置,其中,所述固定座的一側設置有導軌,所述導軌與所述固定座活動連接。
一種紗線的張力控制裝置,其中,所述方向杆頂端設置有一個圓環。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中提供的一種紗線的張力控制裝置,通過撥動墊片有效精準的控制紗線的張力,操作簡單方便,使紗線的張力穩定性很高,提高了生產的效率和產品的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紗線的張力控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1-圓盤;2-U形杆;3-墊片;4-固定面;5-固定座;6-撥片;7-方向杆;8-導軌;9-圓環;10-活動圓蓋;11-墊片固定件;12-紗線。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印地科牛仔布多色混織裝置,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確,以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一種紗線的張力控制裝置,包括圓盤1、U形杆2和墊片3,其中,圓盤1的中心位置連接U形杆2的一端, U形杆2的另一端連接固定面4, U形杆2的圓弧端向上傾斜,墊片3穿套在U形杆2上。圓盤1內設置有若干個彈簧,圓盤1上部有一個活動圓蓋10壓在彈簧上,墊片3壓在活動圓蓋10上。實際應用中,圓盤1下部連接紗線12,通過撥動墊片3到U形杆2另一端使活動圓蓋10受力大小改變,從而活動圓蓋10下彈簧的受力也會發生相應的改變,因此通過調控圓盤1下紗線12的壓力大小來調節紗線12的張力大小,由於墊片3的質量相對較小,所以一個一個撥動墊片3可以緩慢的改變圓盤1的壓力,從而達到精準調控紗線12張力大小的技術效果,且墊片3上圓孔的大小設置為接近U形杆2的的直徑,墊片3在U形杆2上不會輕易滑動和晃動,保障了紗線12張力的穩定性。
實際應用中,活動圓蓋10上設置有墊片固定件11,墊片固定件11設置為圓臺形。圓臺形墊片固定件11的底部大圓面靠近墊片3,防止活動圓蓋10上的墊片3滑動造成壓力誤差,起到固定墊片3的作用。
實際應用中,圓盤1下方還設置有自動撥片器,自動撥片器還包括固定座5、撥片6和方向杆7,其中,撥片6設置於固定座5上部,所述方向杆7設置於固定座5下部。自動撥片器連接有一個張力檢測器,張力檢測器將檢測到的張力大小信號輸送到自動撥片器,自動撥片器上的撥片6自動前後擺動,達到自動撥開墊片3的效果,通過左右撥動方向杆7使自動撥片器從U形杆2的一端移動到另一端,協助自動撥片器撥開墊片3增加或減少圓盤1上墊片的數量,具體的,方向杆7向右撥動自動撥片器向左移動,方向杆7向左撥動,自動撥片器向右移動。
實際應用中,固定座5的一側設置有導軌8,導軌8與所述固定座5活動連接。固定座5與導軌8活動連接,通過方向杆7的撥動使固定座5上在導軌8上左右滑動,從而改變自動撥片器的位置。
實際應用中,方向杆7頂端設置有一個圓環9。在方向杆7頂端設置一個圓環9可以方便輕鬆的撥動方向杆7。
本實用新型中提供的一種紗線的張力控制裝置,通過撥動墊片3到U形杆2一側的活動圓蓋10上,使活動圓蓋10下彈簧的受力情況發生相應的改變,紗線12纏繞於彈簧下部,從而調控圓盤1下紗線12的壓力大小來調節紗線12的張力大小,由於墊片3的質量相對較小,所以一個一個撥動墊片3可以緩慢的改變圓盤1的壓力,最終達到精準調控紗線12張力大小的技術效果,並且本方案操作簡單方便,保障了紗線的張力的穩定性,提高了生產的效率和產品的質量。
應當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的應用不限於上述的舉例,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於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