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集流管以及包含該集流管的冷凝器的製作方法
2023-12-06 17:06:16 3
專利名稱:一種集流管以及包含該集流管的冷凝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集流管以及包含該集流管的冷凝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用空調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平行流冷凝器的集 流管及包含該集流管的冷凝器。
背景糹支術
平行流冷凝器是在汽車空調工質替代的發展過程中產生的,以其 結構緊湊、換熱效率高、流動阻力小等特點已逐漸成為最有前途的冷 凝器形式之一,平行流冷凝器包括集流管以及波紋型百葉窗翅片。
現有的汽車空調用的平行流冷凝器集流管主要是圓形的高頻焊 接管,它是由外層包裹釺焊複合層的鋁板經過巻繞成圓形後使用高頻 焊接的方法成形。其工藝複雜,技術要求高,目前主要依賴進口,成 本高。並且在對高頻焊接管進行加工而製造成成品集流管時,由於需 要對整個管子逐步進行沖口琴管槽、開隔片槽、沖進出口接頭孔等工 序,其需要分多次工序來完成,其工藝流程複雜,製造成本高,生產 周期長,這些因素對產品生產及其合格率的影響較大,從而間接提高 了生產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為提供一種加工方便、成本低的集流管。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集流管,包括"沒置在集流管上的多孔扁管安裝孔和流體進出 口孔,所述集流管還包括調整集流管中流體流向的隔片,其中,所述 集流管包括底板和蓋板,所述底板和蓋板固定相連,所述多孔扁管安 裝孔設置在底板上,所述流體進出口孔設置在蓋板上,所述蓋板還包 括用於安裝隔片的隔片安裝孔。
採用這樣的結構後,由於所述集流管為分體成型的底板和蓋板, 其在對底板和蓋板進行衝孔的操作時,可以獨立對底板和蓋板進行衝 多孔扁管槽、沖流體進出口孔、切隔片孔等工序,從而加工方便、快 捷,同時單獨製造底板和蓋板的工藝難度也大大低於高頻管的製造難 度,從而降低了生產難度,降低了成本,最後在隔片安裝時也得到了 簡化。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包含所述集流管的冷凝器,包括並排設置 的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連接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的多孔扁 管、以及對冷媒進行乾燥且與第二集流管相通的集液乾燥管,其中, 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至少一個為分體式結構設計的集流管。
通過在冷凝器中採用分體式結構設計的集流管, 一方面提高了集 流管的加工效率,同時可以在安裝好多孔扁管時再進行統一焊接,這 樣在整體上節約了步驟,從而降低了生產成本。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集流管的結構示意圖2為圖1示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蓋板的結構示意圖3為圖1示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底板的結構示意圖4為圖1示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右視圖5為圖1示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隔片的結構示意圖6為本實用新型涉及冷凝器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 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 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 實用新型。
如圖l-6所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提供一種集流管1,所述 集流管1包括分體設置的底板20和蓋板10,所述底板20和蓋板10 固定相連,所述底板20和蓋板10組合後形成的空腔即為所述集流管 通路,所述底板20和蓋板10的連接方式可以為多種,'為了防止冷媒 從底板20和蓋板10的連接間隙中洩露,優選為焊接。所述底板20 和蓋板10均為衝壓成型,其採用的原料均為普通單面複合層的鋁板 料,在本實施例中其截面為U型,當然也可以為其他形狀,只要底板 20和蓋板10之間結合後可以形成空腔能作為集流管通路即可。
為了便於焊接安裝,所述底板20包括形成所述集流管1的底板 弧面部25以及兩個分別與底板弧面部25兩端相連並延伸形成的底板結合部21,所述蓋板10也包括形成所述集流管1的蓋板弧面部17 以及兩個分別與蓋並反弧面部14兩端相連並延伸形成的蓋板結合部 13,在所述底板弧面部25和底板結合部21的連接處,所述底板還包 括凸臺23,所述凸臺23用於定位蓋板結合部13,如圖所示,在本實 施例中,焊接面分別為底板結合部21內表面和蓋板結合部13的外表 面。
在所述底板弧面部25上設置有多個多孔扁管安裝孔22,用於安 裝承載冷媒的多孔扁管3,具體多孔扁管3的數量取決於具體的散熱 需求, 一般地,散熱需求越大,所需的多孔扁管3的數量越多,所述 底板20兩側還包括用於安裝堵蓋40的定位缺口 24;所述蓋板弧面 部14包括冷媒進口 11、冷媒出口 16以及設置在冷媒進出口之間的 隔片安裝孔,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隔片安裝孔為方孔,所述方孔用於 安裝隔片30,所述隔片30用於調整集流管中流體的流向,在本實施 例中,包括第一方孔12和第二方孔15,隔片30—端包括與方孔配 合的凸起31,隔片另一端包括弧面32,所述弧面上設置有倒角結構 321,所述弧面與底板上的多孔扁管安裝孔22相配合,並通過倒角結 構321卡合在多孔扁管安裝孔上,基於隔片為平面狀,故蓋板10的 方孔應與 一 多孔扁管安裝孔2 2對正。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安裝過程為,先將底板20開口向上置於固 定工裝上,固定好後,再安裝隔片30,最後將蓋板配合放入底板, 即將蓋板結合部13頂觸在底板的凸臺23上,同時實現兩對焊接面的 對應配合,將蓋板10和底板20裝配在一起,在安裝隔片30時需要
6注意隔片30與蓋板10上的方孔的對應,最後進行焊接工序,在進行 焊接之前預先在底板20和蓋板10的焊接面上塗抹複合層,然後安裝 好堵蓋40,所述堵蓋40能夠對所述底板20和蓋板10進行夾緊和固 定,在焊接時可以塗抹適當釺劑溶液,在高溫條件下,複合層熔化, 將底板和蓋板焊接上,這種焊接方式,由於釺劑的催化作用,複合層 流動性增強,使焊接的效果密封性也得到增強,其餘的密封面也採用 上述的焊接方式。
如圖6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涉及冷凝器的結構示意圖,在整 個冷凝器系統中包括並排設置的第一集流管1和第二集流管5,且所 述第一集流管1和第二激流管的多孔扁管安裝孔相對^:置,其中第一 集流管1即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集流管1,優選地第二集流管也可 以採用分體式設計的集流管,在第一集流管1和第二集流管5之間設 置有多孔扁管3,第一集流管1的進出口孔分別與空調系統中的管路 相連,而第二集流管5的進口孔和出口孔均與集液乾燥管4相連,所 述集液乾燥管4中內設置有濾網和乾燥袋,對冷媒起乾燥的作用。圖 6中還示出了隔片30在整個集流管中對冷媒流向的控制作用,圖中 左側集流管1中設置有兩塊隔片30,相配合地在右側集流管5也設 置了兩個隔片,從而實現了圖6所示的冷媒的流向控制。在冷凝器中 使用分體式設計的集流管, 一方面提高了集流管本身的加工效率,同 時在安裝冷凝器中的多孔扁管時的焊接工序可以與集流管 一起進行, 從而進行統一焊接,這樣在整體上節約了步驟,從而降低了成本。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 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於這些說明。對 於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 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於 本實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專利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集流管,包括設置在集流管上的多孔扁管安裝孔和流體進出口孔,所述集流管還包括調整集流管中流體流向的隔片,其特徵在於所述集流管包括底板和蓋板,所述底板和蓋板固定相連,所述多孔扁管安裝孔設置在底板上,所述流體進出口孔設置在蓋板上,所述蓋板還包括用於安裝隔片的隔片安裝孔。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集流管,其特徵在於,所述底板和蓋板 焊接相連。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集流管,其特徵在於,所述底板包括底 板弧面部以及沿底板弧面部兩端延伸形成的底板結合部,所述蓋板包 括蓋板弧面部以及沿蓋板弧面部兩端延伸形成的蓋板結合部,所述底 板結合部內側與蓋板結合部外側通過焊接相連。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集流管,其特徵在於,所述底板還包括 設置在底板弧面部和底板結合部之間的凸臺。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管,其特徵在於,所述流體進出口 孔為與汽車空調管路相連並實現流體流入和流出的兩個。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流管,其特徵在於,所述底板還包括 用於對堵蓋進行定位的缺口 。
7、 一種冷凝器,包括並排設置的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連 接第 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的多孔扁管、以及對冷々某進行乾燥且與第 二集流管相通的集液乾燥管,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 流管至少一個為如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集流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車用空調領域,公開一種集流管,所述集流管包括分體成型的底板和蓋板,所述底板和蓋板固定相連,所述多孔扁管安裝孔設置在底板上,所述流體進出口孔設置在蓋板上,所述蓋板還包括用於安裝隔片的隔片安裝孔。由於將集流管分體成型,所述集流管的製造工藝難度要求降低,同時在對集流管進行衝口琴管槽、開隔片槽、衝進出口接頭孔等工序時可以分開來製造,加工方便,成本低。
文檔編號F25B39/04GK201392131SQ20092013022
公開日2010年1月27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31日 優先權日2009年3月31日
發明者斌 張, 曹新海, 王浩宇, 陳雪峰 申請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