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柏木生物質顆粒燃料的製備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12-06 07:45:06 1
純柏木生物質顆粒燃料的製備工藝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純柏木生物質顆粒燃料的製備工藝,包括如下工藝步驟:將柏木鋸末進行篩選得到粒徑粒徑≤3mm的柏木鋸末;按柏木鋸末:柏木刨花=2.5:1的比例混配柏木鋸末和柏木刨花;烘乾第二步混配後的物料,使得混配後物料含水量為:10%~15%;對經過第三步的物料進行降溫冷卻,使得物料的溫度為:40~50℃;將第四步得到的混合物料與柏木刨花按照4:1的比例進行混合配料;制粒,得到成品顆粒;將成品顆粒進行分級入庫。本發明工藝簡單產生的粉塵少、成型率高且產量高,製備出來的生物質顆粒燃料發熱量大、不易結渣、原料廣且生產成本低。
【專利說明】純柏木生物質顆粒燃料的製備工藝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生物質顆粒燃料製備工藝,尤其涉及一種純柏木生物質顆粒燃料的製備工藝。
【背景技術】
[0002]常用的燃料大都是煤、油、煤氣為主,這些資源都是不可再生資源,不利於環保,也不利於我國可持續性發展的戰略。利用廢棄的可再生的廢棄物資源製成的顆粒燃料為生物質顆粒燃料,生物質顆粒燃料不僅節能環保、發熱量高,且燃燒後對環境汙染小,屬於可再生資源,是對廢棄物的再利用,十分有利於我國可持續性發展的戰略。目前關於生物質顆粒燃料的現有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
申請號為201210316538.4,申請日為2012年8月31日,
【公開日】為2013年I月16日的發明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新型生物質顆粒燃料,屬於生物質顆粒燃料領域,它包括下述質量百分比的三種原料:木屑20~60%,水稻殼20~45%,煤矸石粉:10~40%,按上述比例將木屑和水稻殼粉碎成粉,加入煤矸石粉後均勻混合,經烘乾、壓縮、篩分、冷卻和包裝工序製成生物質顆粒燃料。通過上述方式,本發明能夠解決現有生物質顆粒燃料存在的原料取材單一性,燃料燃燒時間短、燃燒不充分等問題,具有原料來源較廣、達到節能環保目的、燃料燃燒時間延長、增強了生物質顆粒燃料的熱值的優點。但是該發明專利必須對木屑和水稻殼進行粉碎,需要對原料進行多次烘乾導致生產工藝較複雜,生產時間長,產量低,成型率低且容易結渣。
[0003]申請號為201010575582.8,申請日為2010年12月7日,
【公開日】為2011年4月13日的發明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複合生物質顆粒燃料。該發明其目的在於克服目前的玉米秸杆生物質顆粒燃料存在的灰熔點低、結焦嚴重等問題,提供一種新型的複合生物質顆粒燃料。該燃料的質量百分比配方為:玉米秸杆粉70-75%,稻殼粉24-30%,氧化鈣粉0.5_1%。製造方法是先將玉米秸杆及稻殼用粉碎機加工成細粉,然後再加入氧化鈣粉,按規定的質量百分比混合均勻,送入顆粒成型機中擠壓成直徑6-10毫米的圓柱形顆粒燃料。該生物質燃料是一種具有優良燃燒特性、高灰熔性及低結渣傾向的複合生物質顆粒燃料,可廣泛應用於各種生物質燃燒設備中。但是該發明生產出來的生物質顆粒同樣也需要將原料粉碎,多次烘乾導致生產工藝較複雜,生產時間長,產量低;生產時粉塵大,工作環境差。
[0004]申請號為201210289102.0,申請日為2012年8月15日,
【公開日】為2012年11月28日的發明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生物質顆粒燃料及其製備方法。包括工藝步驟如下:將木屑、秸杆等農林廢棄物清潔去除雜質後破碎,獲得顆粒尺寸為0.02~20mm的原材料;對原材料進行乾燥,使其含水率在5~15%之間;通過擠壓成型設備重新定型為生物質顆粒燃料;冷卻;篩選,將鬆散的碎料去除;經氣流機乾燥後包裝存儲,含水率在5~10%之間。乾燥溫度為200-300?,擠壓成型壓力為5~lOOMPa,壓縮比為1:4.5-1:9。該製造方法生產的生物質顆粒燃料,利用原材料本身含有的天然膠結成分將原材料緊密結合在一起,不添加額外的化學添加物作為粘合介質,為環保型生物質燃料,顆粒燃料直徑為6~20mm,長度為直徑的3~5倍,含水率為5-10%。該發明專利申請同樣需要粉碎原料,對原料進行多次烘乾導致工藝複雜、生產時間長;用秸杆作為原料,其發熱量相對較小,且佔用空間大,運輸成本高。
[0005]申請號為201310164261.2,申請日為2013年5月7日,
【公開日】為2013年7月31日的發明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複合生物質顆粒燃料及其加工工藝,其配方按重量百分比為:花生殼15-20%、木屑15-20%、稻殼40-50%、油脂8-12%、煤矸石粉6%-10%及氧化鈣0.5%_1%。按所述配方比例將花生殼、稻殼、木屑粉碎成粉,再加入油脂、煤矸石粉以及氧化鈣,混合均勻後,經壓縮、篩分、包裝工序,製成生物質顆粒燃料。該發明所製得的複合生物質顆粒燃料具有高燃燒值且不易結渣的優點,可廣泛應用於各種生物質燃燒設備中。該發明專利申請同樣需要粉碎原料,對原料進行多次烘乾導致工藝複雜、生產時間長;使用原料成分複雜,生產成本較高,且原料成本較高。
[0006]申請號為201110263329.3,申請日為2011年9月7日,
【公開日】為2012年I月25日的發明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環保生物質顆粒燃料,其含有如下重量份的:木糠80-85份、汙泥5-10份、地溝油0.1-1份,其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木糠、汙泥乾燥,加入地溝油攪拌均勻,高溫高壓條件下,加工成圓柱形顆粒。本發明的生物質顆粒燃料,生產成本降低,能耗降低,燃燒熱值高,燃燒時間長,減少機器磨損,有效的保護環境並解決燃料問題,同時也保護健康,環保,降低成本,燃燒後的廢渣可回歸大自然做肥料,也可做環保磚的原料,實現了汙泥和地溝油等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該發明專利成型工藝控制較為困難,在高溫高壓條件下進行,對設要求高,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且成型率較低。
[0007]在四川中部地區,由於當地具有豐富的林木特別是柏木資源,周邊有許多木材加工生產企業,每年產生大量的木材加工廢棄物,主要以柏木鋸末、柏木刨花、柏木砂光粉為主,因此當地企業利用柏木鋸末或者柏木刨花來生產生物質顆粒燃料,但是由於柏木鋸末具有原料成本低、密度小、油性低、韌性低、含水量高(40-60%)、雜質重、不易成型等特點;而柏木刨花又具有原料成本高、物料乾燥(含水量一般不超過10%)、體積大、木纖維較完整、雜質灰分低等特點。按照生物質顆粒傳統生產工藝,柏木鋸末和刨花經機械粉碎後,物料比重更小,物料烘乾需經過2-3次重複,顆粒成型率低,生產過程中的粉塵汙染加重,生產成本急劇加大,非常不利於廢棄物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的理念。同時,如柏木廢棄原料不經過傳統技術進行機械粉碎,物料質地不規則,使用定型生產設備時因不能控制壓縮比又無法有效通過環模形成顆粒製品,並且關鍵設備磨損嚴重。
[0008]綜上所述,現有技術製造出來的生物質燃料存在以下缺陷:
1、原料成分複雜,混合配比要求精確,導致成本較高;
2、生產工藝步驟多,工藝控制複雜,工藝要求高,生產時間長,成型率低,產量低;
3、生產出來的生物質顆粒燃料發熱量不大、容易結渣。
[0009]4、粉塵汙染重、生產成本高、對生產設備磨損嚴重。
【發明內容】
[0010]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純柏木生物質顆粒燃料的製備工藝,製備出來的生物質顆粒燃料發熱量大、不易結渣、原料廣且生產成本低,同時該生物質顆粒燃料製備工藝簡單、產生的粉塵少、成型率高且產量高。
[0011]為了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純柏木生物質顆粒燃料的製備工藝,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工藝步驟:
第一步:將柏木鋸末進行篩選得到粒徑粒徑< 3mm的柏木鋸末;
第二步:按柏木鋸末:柏木刨花=2.5:1的比例混配柏木鋸末和柏木刨花;
第三步:烘乾第二步混配後的物料,使得混配後物料含水量為:10%~15%。
[0012]第四步:對經過第三步的物料進行降溫冷卻,使得物料的溫度為:40~50°C ; 第五步:將第四步得到的混合物料與柏木刨花按照4:1的比例進行混合配料;
第六步:制粒,得到成品顆粒;
第七步:將成品顆粒進行分級入庫。
[0013]第一步中的柏木鋸末的含水量為40%~60%。
[0014]第二步中的柏木刨花含水量為6~12%,直徑≤15mm,厚度≤1.5mm。
[0015]制粒時要進行噴水噴油比調節,使得制料機總控溫度為90~95°C ;高壓溫控調節,使得制粒機成型環模內部壓強在15~20Mpa之間;物料壓縮比調節,壓縮比為1:4。
[0016]生產純柏木生物質顆粒燃料所涉及到的設備包括鋸末儲料鬥、皮帶輸送設備、滾筒篩分機、原料提升機、混合配料鬥、封閉式沙克籠、氣流迴轉烘乾機、降溫吸附裝置、中央集塵配料鬥、制粒機、成品篩選裝置和成品顆粒料倉,所述鋸末儲料鬥通過皮帶輸送設備與滾筒篩分機相連,所述滾筒篩分機的出料口連接在原料提升機的進料口上,所述原料提升機的出口連接在混合配料鬥的進口上,所述混合配料鬥通過封閉式沙克籠連接在氣流迴轉烘乾機上,所述氣流迴轉烘乾機的出口與降溫吸附裝置相連,所述降溫吸附裝置通過皮帶輸送設備與中央集塵配料鬥相連,所述中央集塵配料鬥通過封閉式沙克籠連接在制粒機上,所述制粒機與成品篩選裝置相連。
[0017]所述降溫吸附裝置包括迴轉篩、迴風機和永磁筒,所述迴轉篩與連接在氣流迴轉烘乾機的出口上,迴風機和永磁筒連接在迴轉篩的出口處。
[0018]所述成品篩選裝置包括分級傳輸帶、除塵風網和布袋吸塵裝置,所述分級傳輸帶與制粒機相連,所述除塵風網和布袋吸塵裝置均連接在分級傳輸帶上。
[0019]所述氣流迴轉烘乾機包括燃燒爐和溫控櫃,所述燃燒爐用於產生熱風,所述溫控櫃用於控制熱風的溫度。
[0020]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1、本發明提供的生物質顆粒燃料為純柏木生物質顆粒燃料,其原料為柏木鋸末和柏木刨花,不含有其他成分,易於配製,且柏木鋸末和柏木刨花來源廣,原料便宜,特別適用於四川中部地區,生產成本大大降低,採用柏木鋸末和柏木刨花混合料製得的生物質顆粒燃料雜質少,灰分小,成型率高,結渣率低,發熱量大,易於燃燒。
[0021]2、本發明的工藝步驟為:篩選柏木鋸末、混配物料、烘乾、降溫冷卻,將混合物料與柏木刨花二次混合、制粒得到成品。工藝步驟簡單易於控制,生產過程中不再粉碎原料,減少了工藝步驟,同時也不需要對物料進行多次烘乾,一次烘乾即可,縮短了工藝流程,減少了工藝設備的使用,從而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和能耗。由於工藝流程縮短,也就縮短了生產時間,在單位時間內就能生產更多的生物質顆粒燃料,產量得到大幅提高。
[0022]3、本發明篩選柏木鋸末和刨花時,要求篩選後的柏木鋸末含水量為40%~60%,粒徑≤3mm ;柏木刨花含水量為6~12%,直徑≤15mm,厚度≤1.5mm。溼度大於60%的柏木鋸末採取淺層攤鋪降低部分含水量,用溼度計測試合格後才能使用,工藝時間延長,生產效率較低。當原料達到上述指標,鋸末進行烘乾時方可在最佳經濟時間內將含水量降至10-15%,再經過與合格刨花混合後,顆粒擠壓成型時在設定15-20Mpa壓強才能達到物料粘合要求,經過多次實驗,柏木顆粒成品密度在1.1-1.3T/m3時質量最佳、燃燒值最大、結焦率最小,過幹過溼或粒徑過大過小均不能成型。
[0023]4、本發明混配物料時按柏木鋸末:柏木刨花=2.5:1的比例混配柏木鋸末和柏木刨花,這樣的混配比例在混合物料進行迴轉烘乾時使物料充分混合均勻,含水量和粘合度保持一致,不易結團,擠壓成型容易,並且達到一次性烘乾至物料含水量10-15%的要求,減少了烘乾次數,縮短了工藝流程。
[0024]5、本發明採用一次性烘乾混配物料,使得混配後物料烘乾後含水量為10%-15%。將混配後物料含水量烘乾到10%-15%的標準是為了滿足制粒機成型,在高溫高壓下,物料含水量在10%-15%時可順利通過1:4的環模孔徑形成L (長)3-5cm、D (直徑)0.8cm的合格顆粒成品。
[0025]6、降溫冷卻,使得物料的溫度為40-50°C,將溫度限定在這個範圍的目的是為了在物料進行二次配料和經過永磁筒、皮帶輸送設備、中央集塵系統等機件設備時,不會造成乾燥刨花因溫度過高發生燃燒,以及機件設備不被損壞,同時在進入制粒機經過二次高溫高壓前讓物料充分混合。
[0026]7、在混合物料中混配柏木刨花按照4:1的比例進行配料,是經過多次實驗,因刨花水分低於12%,粒徑呈片狀,在烘乾後混合物料中按該比例加入合格刨花,經充分混合後,可保證進入制粒機的物料水份及粘合度均達到成型設定要求,生產出的顆粒成品為密度
1.1-1.3T/m3的合格品,合格率可達到95%。
[0027]8、制粒過程中溫度為90-95°C、壓強15-20Mpa,溫度和壓強選擇這個範圍,篩選後的柏木鋸末和刨花合格混合物料,在此範圍的高溫高壓下粘合成型,才能生產出質量達到燃燒要求的生物質顆粒燃料。
[0028]9、本發明增加中央集塵配料減少粉塵汙染,整體上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為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0029] 10、本發明制粒過程中經噴水噴油比調節,使得制料機總控溫度為90-95°C,高壓溫控調節,使得制粒機成型環模內部壓強在15-20Mpa之間,物料壓縮比調節,壓縮比為1:4,再經過制粒機壓輥和擠壓環模使物料成型製成顆粒成品;噴水目的是當物料經高溫壓縮超過控制臨界溫度時,適當噴注清潔自來水對物料增溼,直到溫度降至90-95°C正常範圍之間。超過95°C物料過於乾燥不能成型。噴油目的是當物料經高溫壓縮低於控制臨界溫度時,向壓輥軸承進行噴注液壓油,保持軸承潤滑,同時減少進料量,直到控制溫度達到90-95°C正常範圍之間。低於90°C會造成制粒機內部物料阻塞,壓輥軸承負荷過大不能正常運轉,物料不能擠壓成型;高壓溫控通過總控櫃溫度儀顯示,制粒機成型環模內部壓強在15-20Mpa之間,顆粒成型密度為1.1-1.3T/m3。當環模內部壓強在15-20Mpa之間時,制料機總控溫度為90-95°C正常範圍,當環模內部壓強低於15Mpa時,制粒機總控溫度會低於90°C,反之,超過20Mpa時,制粒機總控溫度會高於95°C ;物料壓縮比通過環模零部件定製,經過反覆實驗,使用柏木鋸末及刨花生產顆粒燃料,必須使用壓縮比為1:4的定製環模,單獨使用柏木鋸末為原料進行生產,環模壓縮比為1:3.0-3.5,但成型率只有混合物料的2/3 ;單獨使用柏木刨花為原料不能進行制粒成型。[0030]11、本發明顆粒成品經過分級傳輸帶對不完整顆粒及未成型粉渣進行振動篩分,用除塵風網對不完整顆粒及粉渣進行回收,用布袋吸塵裝置對完整成型顆粒進行成品表面光潔除塵處理得到成品,用顆粒分級篩對成品進行品質分離後進入顆粒料倉裝袋存庫。比重較大質量較好的顆粒成品通過分級振動將優先進入一級料倉,比重較小質量較次的顆粒成品隨傳送帶進入二級料倉,分級入庫便於運輸、儲存和銷售。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1]圖1為本發明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2]實施例1
本實施例的生產工藝如下:
步驟1、將含水量40%的柏木鋸末經過 滾筒篩分機進行篩分去除大塊物料取得粒徑(3mm的合格柏木鋸末;
步驟2、通過原料提升機將合格柏木鋸末送入混合配料鬥,按柏木鋸末:柏木刨花=2.5:1的比例進行混合,柏木刨花含水量為10%,直徑為15mm,厚度為1.5mm ;
步驟3、將混合後得到的混合物料送進迴轉烘乾機一次性烘乾,所述迴轉烘乾機燃燒爐送風溫度為130°C,烘乾後物料含水量為12% ;
步驟4、烘乾後的混合物料經過迴轉篩送入迴風機進行翻轉通風降溫,降溫至40°C,同時經過永磁筒吸附混合物料中的金屬微粒;
步驟5、將降溫後的混合物料送入中央集塵配料鬥,按照混合物料:柏木刨花=4:1的比例進行除塵混合;
步驟6、除塵混合後送入制粒機進行制粒,制粒過程中經噴水噴油比調節,使得制料機總控溫度為90°C,高壓溫控調節,使得制粒機成型環模內部壓強在15Mpa,物料壓縮比調節,壓縮比為1:4,再經過制粒機壓輥和擠壓環模使物料成型製成顆粒成品;
步驟7、顆粒成品經過分級傳輸帶對不完整顆粒及未成型粉渣進行振動篩分,用除塵風網對不完整顆粒及粉渣進行回收,用布袋吸塵裝置對完整成型顆粒進行成品表面光潔除塵處理得到成品,用顆粒分級篩對成品進行品質分離後進入顆粒料倉裝袋存庫。
[0033]生產出來的生物質顆粒燃料顆粒成型密度為1.lT/m3,顆粒長為3.5cm,直徑為0.8cm,含水率為11%,合格率為95%。
[0034]實施例2
步驟1、將含水量45%的柏木鋸末經過滾筒篩分機進行篩分去除大塊物料取得粒徑(3mm的合格柏木鋸末;
步驟2、通過原料提升機將合格柏木鋸末送入混合配料鬥,按柏木鋸末:柏木刨花=2.5:1的比例進行混合,柏木刨花含水量為12%,直徑為14mm,厚度為1.5mm ;
步驟3、將混合後得到的混合物料送進迴轉烘乾機一次性烘乾,所述迴轉烘乾機燃燒爐送風溫度為125°C,烘乾後物料含水量為10%;
步驟4、烘乾後的混合物料經過迴轉篩送入迴風機進行翻轉通風降溫,降溫至40°C,同時經過永磁筒吸附混合物料中的金屬微粒;步驟5、將降溫後的混合物料送入中央集塵配料鬥,按照混合物料:柏木刨花=4:1的比例進行除塵混合;
步驟6、除塵混合後送入制粒機進行制粒,制粒過程中經噴水噴油比調節,使得制料機總控溫度為92°C,高壓溫控調節,使得制粒機成型環模內部壓強在17Mpa,物料壓縮比調節,壓縮比為1:4,再經過制粒機壓輥和擠壓環模使物料成型製成顆粒成品;
步驟7、顆粒成品經過分級傳輸帶對不完整顆粒及未成型粉渣進行振動篩分,用除塵風網對不完整顆粒及粉渣進行回收,用布袋吸塵裝置對完整成型顆粒進行成品表面光潔除塵處理得到成品,用顆粒分級篩對成品進行品質分離後進入顆粒料倉裝袋存庫。
[0035]生產出來的生物質顆粒燃料顆粒成型密度為1.2T/m3,顆粒長為3cm,直徑為0.8cm,含水率為10%,合格率為94%。
[0036]步驟3
步驟1、將含水量50%的柏木鋸末經過滾筒篩分機進行篩分去除大塊物料取得粒徑(3mm的合格柏木鋸末;
步驟2、通過原料提升機將合格柏木鋸末送入混合配料鬥,按柏木鋸末:柏木刨花=2.5:1的比例進行混合,柏木刨花含水量為6%,直徑為13mm,厚度為1.2mm ;
步驟3、將混合後得到的混合物料送進迴轉烘乾機一次性烘乾,所述迴轉烘乾機燃燒爐送風溫度為125°C,烘乾後物料含水量為14% ;
步驟4、烘乾後的混合物料經過迴轉篩送入迴風機進行翻轉通風降溫,降溫至40°C,同時經過永磁筒吸附混合物料中`的金屬微粒;
步驟5、將降溫後的混合物料送入中央集塵配料鬥,按照混合物料:柏木刨花=4:1的比例進行除塵混合;
步驟6、除塵混合後送入制粒機進行制粒,制粒過程中經噴水噴油比調節,使得制料機總控溫度為94°C,高壓溫控調節,使得制粒機成型環模內部壓強在18Mpa,物料壓縮比調節,壓縮比為1:4,再經過制粒機壓輥和擠壓環模使物料成型製成顆粒成品;
步驟7、顆粒成品經過分級傳輸帶對不完整顆粒及未成型粉渣進行振動篩分,用除塵風網對不完整顆粒及粉渣進行回收,用布袋吸塵裝置對完整成型顆粒進行成品表面光潔除塵處理得到成品,用顆粒分級篩對成品進行品質分離後進入顆粒料倉裝袋存庫。
[0037]生產出來的生物質顆粒燃料顆粒成型密度為1.3T/m3,顆粒長為5cm,直徑為0.8cm,含水率為12%,合格率為95%。
[0038]步驟4
步驟1、將含水量55%的柏木鋸末經過滾筒篩分機進行篩分去除大塊物料取得粒徑(3mm的合格柏木鋸末;
步驟2、通過原料提升機將合格柏木鋸末送入混合配料鬥,按柏木鋸末:柏木刨花=2.5:1的比例進行混合,柏木刨花含水量為12%,直徑為15mm,厚度為1.1mm ;
步驟3、將混合後得到的混合物料送進迴轉烘乾機一次性烘乾,所述迴轉烘乾機燃燒爐送風溫度為110°C,烘乾後物料含水量為15%;
步驟4、烘乾後的混合物料經過迴轉篩送入迴風機進行翻轉通風降溫,降溫至40°C,同時經過永磁筒吸附混合物料中的金屬微粒;
步驟5、將降溫後的混合物料送入中央集塵配料鬥,按照混合物料:柏木刨花=4:1的比例進行除塵混合;
步驟6、除塵混合後送入制粒機進行制粒,制粒過程中經噴水噴油比調節,使得制料機總控溫度為95°C,高壓溫控調節,使得制粒機成型環模內部壓強在20Mpa,物料壓縮比調節,壓縮比為1:4,再經過制粒機壓輥和擠壓環模使物料成型,製成顆粒成品;
步驟7、顆粒成品經過分級傳輸帶對不完整顆粒及未成型粉渣進行振動篩分,用除塵風網對不完整顆粒及粉渣進行回收,用布袋吸塵裝置對完整成型顆粒進行成品表面光潔除塵處理得到成品,用顆粒分級篩對成品進行品質分離後進入顆粒料倉裝袋存庫。
[0039]生產出來的生物質顆粒燃料顆粒成型密度為1.25T/m3,顆粒長為4cm,直徑為
0.8cm,含水率為12%,合格率為93.5%。
[0040]步驟5
步驟1、將含水量60%的柏木鋸末經過滾筒篩分機進行篩分去除大塊物料取得粒徑(3mm的合格柏木鋸末;
步驟2、通過原料提升機將合格柏木鋸末送入混合配料鬥,按柏木鋸末:柏木刨花=2.5:1的比例進行混合,柏木刨花含水量為11%,直徑為12mm,厚度為0.8mm ;
步驟3、將混合後得到的混合物料送進迴轉烘乾機一次性烘乾,所述迴轉烘乾機燃燒爐送風溫度為130°C,烘乾後物料含水量為13.5% ;
步驟4、烘乾後的混合物料經過迴轉篩送入迴風機進行翻轉通風降溫,降溫至40°C,同時經過永磁筒吸附混合物料中的金屬微粒;
步驟5、將降溫後的混合物料送入中央集塵配料鬥,按照混合物料:柏木刨花=4:1的比例進行除塵混合;
步驟6、除塵混合後送入制粒機進行制粒,制粒過程中經噴水噴油比調節,使得制料機總控溫度為95°C,高壓溫控調節,使得制粒機成型環模內部壓強在16Mpa,物料壓縮比調節,壓縮比為1:4,再經過制粒機壓輥和擠壓環模使物料成型,製成顆粒成品;
步驟7、顆粒成品經過分級傳輸帶對不完整顆粒及未成型粉渣進行振動篩分,用除塵風網對不完整顆粒及粉渣進行回收,用布袋吸塵裝置對完整成型顆粒進行成品表面光潔除塵處理得到成品,用顆粒分級篩對成品進行品質分離後進入顆粒料倉裝袋存庫。
[0041]生產出來的生物質顆粒燃料顆粒成型密度為1.15T/m3,顆粒長為3.5cm,直徑為
0.8cm,含水率為11.8%,合格率為93.5%。
【權利要求】
1.純柏木生物質顆粒燃料的製備工藝,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工藝步驟: 第一步:將柏木鋸末進行篩選得到粒徑粒徑< 3mm的柏木鋸末; 第二步:按柏木鋸末:柏木刨花=2.5:1的比例混配柏木鋸末和柏木刨花; 第三步:烘乾第二步混配後的物料,使得混配後物料含水量為:10%~15% 第四步:對經過第三步的物料進行降溫冷卻,使得物料的溫度為:40~50°C ; 第五步:將第四步得到的混合物料與柏木刨花按照4:1的比例進行混合配料; 第六步:制粒,得到成品顆粒; 第七步:將成品顆粒進行分級入庫。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純柏木生物質顆粒燃料的製備工藝,其特徵在於:第一步中的柏木鋸末的含水量為40%~60%。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純柏木生物質顆粒燃料的製備工藝,其特徵在於:第二步中的柏木刨花含水量為6~12%,直徑≤15mm,厚度≤1.5mm。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純柏木生物質顆粒燃料的製備工藝,其特徵在於:制粒時要進行噴水噴油比調節,使得制料機總控溫度為90~95°C ;高壓溫控調節,使得制粒機成型環模內部壓強在15~20Mpa之間;物料壓縮比調節,壓縮比為1:4。
【文檔編號】C10L5/44GK103450961SQ201310415450
【公開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3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3日
【發明者】李慶文, 嶽衡 申請人:蓬溪縣天橋木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