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澤地分布(百科全書-地理篇-地貌-沼澤)
2023-11-10 22:55:39
同學們好,歡迎來到百科全書。今天我們要講的是「沼澤」。
沼澤是地表及地表下層土壤經常過度溼潤,地表生長著溼性植物和沼澤植物,有泥炭累積或雖無泥炭累積但有潛育層存在的土地。沼澤的基本解釋為低洼積水、雜草叢生的大片泥淖區。廣義的沼澤泛指一切溼地。狹義的沼澤強調泥炭的大量存在。土壤表層長期過溼是沼澤形成的直接原因。
地球上除了南極地區還沒有發現沼澤外,其餘各地都有沼澤分布。總的來說是北半球多於南半球,而且多分布在北半球的亞歐大陸與北美洲的亞北極帶、寒帶和溫帶地區。南半球的沼澤面積較小,主要分布在熱帶和部分溫帶地區。世界上最大的泥炭沼澤區在西伯利亞西部低地,它南北寬800公裡,東西長1800公裡,堆積了全球40%的泥炭。我國的沼澤則主要分布在東北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等地。
根據地貌條件和中國沼澤的特點,可分為平原沼澤、高原沼澤和山地沼澤。東北三江平原是中國面積最大、集中連片的低平原沼澤區,以草本潛育沼澤為主,部分地區發育有泥炭沼澤。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區分布有典型的山地沼澤,發育著中國少有的落葉松-狹葉杜香-泥炭蘚沼澤和落葉松-越桔-泥炭蘚沼澤,山地沼澤蘊藏著豐富的生物資源和泥炭資源。高原沼澤是世界上特殊的沼澤類型。20世紀60年代初,研究人員曾對若爾蓋山原沼澤進行調查研究,發現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徵所經過的草地,原來不但是中國而且是世界上最集中連片的高原沼澤區。
沼澤的形成與其植被密不可分,沼澤中生長有大量喜溼性和喜水性的沼生植物。由於水多,沼澤地土壤缺氧,在厭氧條件下,植物黴爛後分解緩慢,只呈半分解狀態,最終形成泥炭,再加上泥沙的大量堆積,就會逐漸演變成沼澤。所以,沼澤地看上去好像是毛絨絨的綠色地毯一般,但下面卻是無底的泥潭,人或動物一旦踏進去就會陷入其中。因此,人們又將其稱為「綠色陷阱」。
沼澤裡的植物茂盛,一般是挺水植物偏多,草的高矮根據不同地理氣候條件決定:緯度較低地區的沼澤草比較高,緯度較高地區的沼澤草較矮,甚至很大部分是苔蘚。荷花、蓮花也是沼澤溼地的常見植物,它們就屬於挺水植物。一些喜溼和耐澇的樹種會在沼澤裡長得很大,一個明顯特徵是它們的根基往往很粗。另外沼澤中還生活著多種動物,形成了不同類型的生物群落。
沼澤中有許多動、植物資源。如蘆葦是造紙原料和人造纖維和編織等原料,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嵩草和苔草的嫩葉為牲畜喜食的優良牧草。森林沼澤中的漿果,如篤斯越橘、藍靛果忍冬等都可食用,又是釀酒原料。沼澤中還有許多藥用植物,如金蓮花、澤瀉、慈姑、泥炭蘚等。對這些植物資源,應有計劃地合理利用,並加以培育和保護。沼澤中植物豐富,水源充足,是一些候鳥,如珍貴的丹頂鶴、黑頸鶴、天鵝和許多水鳥的棲息場所。對這些動物資源也應加強保護和管理。
每天一個小知識,讓學習改變自己,讓積累創造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