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廖仲愷此人?廖仲愷到底是被誰殺死的?
2023-11-10 07:14:42 4
廖仲愷此人是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活動家,在他的身上還有著很多的標籤,比如說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國民黨左派領袖、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先驅、國民黨左派的光輝旗幟,中國共產黨的摯友。這些稱呼都是比較客觀的讚譽,也的確是其個人的寫照。
廖仲愷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者,這一點從他所作所為就能夠看的出來。與許多在中國出生在中國成長的人不同,廖仲愷實際上是華僑出生,公元1877年在美國舊金山出生。那個時候的美國,是一個比中國安定不少的國家,沒有外來侵略者,沒有被其他國家殖民。許多中國人前往這個國家,也有許多中國人選擇從這個和平的國家回到時局混亂的祖國。廖仲愷就是選擇回國的那批人,如果不是對自己祖國深沉而刻骨的熱愛,他絕沒有理由踏入戰火紛飛之地。
在中國遭受苦難之時,每一個革命者都是為了能治好祖國母親奔跑的孩子。也許其中的確有一些人是為了名利,但是更多的人卻是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為了自己的祖國母親。那個時候的革命者,因為政府的打擊和反對,只能暗地裡活動。他們就像是在黑暗中行走,找尋未知方向的信仰者,儘管不知道前路仍然在往前行進。
廖仲愷在日本結識孫中山之後,便開始積極的投入到民主革命活動中來。他利用職務之便,積極在吉林發展革命黨人,宣傳革命思想。後來武昌起義爆發之後,他又前往廣東的軍政府,廢寢忘食的整理財政,為革命積蓄力量。
孫中山是國父,那麼廖仲愷就絕對是他忠實的臣子和跟隨者。孫中山曾經登頂過臨時政府大總統的位置,也曾經被人從這個位置上推下來過。但是不論是他位置頂峰的時候,還是他處於低潮的時候,廖仲愷都在他的旁邊盡心輔導,幫助孫中山完成革命。
廖仲愷是中國國民黨左派領袖,是中國共產黨的摯友。公元1925年,孫中山去世。孫中山去世之後,廖仲愷堅決的貫徹著孫中山的革命思想和政策,他積極的與中國共產黨人密切合作,貫徹落實孫中山提出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
可以毫不遲疑的說,廖仲愷比大多數國民黨人純粹的多。他沒有許多國民黨人的黨派之別,積極與共產黨合作只是為了能夠將革命事業發展的更好。但是正是因為他的這種純粹,讓國民黨內的左派分子視為眼中釘,時時刻刻的都想要除掉他。造謠言,潑汙水,生命威脅,這些廖仲愷統統都經歷過,但是他卻從未有一刻退縮過。他那種大無畏的精神,是後世人的典範,無愧於他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先驅的稱號。
1925年八月,廖仲愷在參加偕同何香凝驅車赴中央黨部參加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一○六次會議。剛剛下車,就被事先埋伏好的殺手開槍射殺,送往醫院不治身亡,一位偉大的革命家就這樣離世。
當時設專案組立案調查,事後得出兇手是胡漢民的堂弟胡毅先及其死黨朱卓文、梁鴻楷、魏邦平等人。儘管這是當時給出的答案,但是整個案件的確還存在一些疑惑。後世人曾經細心查證,認為真正的兇手另有其人。不過關於兇手是誰,給出了幾個人選。其中最值得人關注的,大概就是說兇手是蔣介石。
廖仲愷遇刺之後,蔣介石開始參與決策大計,與汪精衛、許崇智組織特別委員會,總攬軍政各職,宣布戒嚴。
本來說是胡毅生有重大嫌疑,胡毅生的哥哥胡漢民也被軟禁,但是後來又查明兇手為楊錦龍、張國楨。然而這個時候的胡漢民已經因為刺殺一事被迫出使蘇聯,遠離了國民黨中樞。
就這樣,廖仲愷和胡漢民這兩個孫中山的親信一個去世,一個下臺。等到後來革命軍改組之後,蔣介石任第一軍軍長,又很快將孫中山的親信武將、第四軍軍長許崇智擠走。
廖仲愷一案,使得孫中山一脈被打壓到地底,蔣介石開始接觸權利中心,此後青雲直上,經過中山艦事變,汪精衛被逼出走之後,成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
整個案子,最大的受益人就是蔣介石,他的確有很大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