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革命家廖仲愷簡介 廖仲愷是怎麼死的?
2023-11-10 07:22:42 1
廖仲愷是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活動價,也是國民黨左派領袖,與中國共產黨關係親密,後世人將其比喻為中國共產黨的摯友。
廖仲愷為廣東省歸善縣陳江鎮鴨仔埗鄉窯前村人,為漢族客家人,生於公元1877年,去世於公元1925年,本名叫廖恩煦,又叫廖夷白,其字為仲愷,後多以仲愷稱之,因此後世人稱其為廖仲愷。
廖仲愷雖然說是廣東省客家人,但實際上他是華僑家庭出生,他們一家住在美國舊金山,而廖仲愷也是在舊金山出生的。鞏固元1897年,廖仲愷二十歲的時候,與他的妻子何香凝在廣州結婚,後來又東都日本求學。
正是在日本求學期間,廖仲愷結實了後來的那一批民主革命者,其中包括孫中山。因為與孫中山的相識,讓廖仲愷有了依靠革命運動,解放中國,促使國家富強之心。所以此後他與自己的的夫人積極參加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運動,後來也在東京加入了中國同門會,並且在同盟會中擔任執行部外務科幹事,還有天津同盟會主盟人。
從日本求學歸來之後,廖仲愷在參加1909年的留學生科舉考試之時,利用自己的身份在吉林展開革命運動。因為廖仲愷的積極宣傳,使得民主思想得以在吉林地區開花結果,增加了中國民主革命的力量。
公元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軍政府在廣東成立,時任廣州都督的胡漢民邀請廖仲愷擔任都督府參議兼財政司副司長。廖仲愷欣然同意,從吉林省來到廣東。後來孫中山從海外回國,讓胡漢民跟隨他一起前往上海,廖仲愷因此留下來領導廣東的財政工作。在廣州管理財政的時候,廖仲愷憑藉其留學所學的經濟學知識,以及其本人的理財只能,使廣州財政迅速好轉,而廖仲愷自己也因為「善於理財」嶄露頭角。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之後,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大總統。然而沒有多久,革命果實就被袁世凱竊取,。孫中山辭去大總統職位回到廣州。而廖仲愷、陳炯明也與孫中山一起回到廣州,主持工作擔任財政司司長。
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兼中國「憲政之父」宋教仁被袁世凱暗殺之後,廖仲愷開始暗地裡策動反袁之事。後來為了推動袁世凱的統治,孫中山領導發動二次革命,最後失敗。二次革命失敗之後,許多國民黨人遭到了袁世凱的通緝。廖仲愷當時的上鏡高達一萬元,為了保命,廖仲愷只得與家人逃亡日本。在日本的時候,廖仲愷輔佐孫中山繼續革命,後秘密回國,在上海廣東等地聯繫革命者,組織反袁護法鬥爭。
1919年,孫中山將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之後,廖仲愷任財政部部長。次年廖仲愷前往敦促陳炯明率軍討伐桂系軍閥。
1921年,孫中山在廣州重建軍政府,廖仲愷任財政廳廳長,全力整頓財政,為孫中山出師北伐籌集軍費。
1925年,孫中山去世之後,廖仲愷積極與共產黨合作,貫徹落實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也正是因為這樣,引發了國民黨老派人氏的不滿。因此廖仲愷在國民黨中的道路步步艱難,時時刻刻都受到壓迫。
同年八月,廖仲愷在赴中央黨部參加中央執行委員會會議的時候,在黨部大門前被人暗殺。後來經查實,為國民黨右派分子胡毅先及其死黨朱卓文、梁鴻楷、魏邦平等人。
一個徹底的愛國主義者,一個貫徹民主革命政策,積極謀劃祖國富強之人,就這樣犧牲了,壯志未酬身先死,實在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