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政權的正統繼承者是誰?北魏和魏國有關係嗎?
2023-11-10 01:46:27 2
東晉末年,拓跋珪建立了北魏政權,晉朝司馬氏皇室無不驚呼「魏國復闢了!」
關於這樣的說法是有依據的嗎?晉朝的司馬氏為什麼如此驚慌。我們知道歷史上著名的大奸雄曹操建立起來的魏國政權就是被後來的額司馬氏給取代了的。在公元265年,三國時期著名的曹魏權臣司馬昭身患重病不治而亡,他的兒子司馬炎逼迫當時的曹魏國主曹奐退位,奪取了曹魏政權,還建立了西晉,是為晉武帝。司馬炎追尊司馬昭為文帝,廟號太祖。
在古代,傳國玉璽是一件很重要的信物,有了它,就等於擁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力。因為傳國玉璽只能皇帝使用,在下一任皇帝繼位之前,快要卸任的皇帝就會把傳國玉璽交給下一任皇帝。有的皇子為了爭奪儲君之位,甚至會做出盜取傳國玉璽這樣的事情來。
因為司馬炎拿到了曹魏的傳國玉璽,所以,在曹魏之後的司馬炎所建立的西晉政權就可以算作是名正言順的。西晉就是曹魏政權的接替者,是正統的。
但是,西晉發生了一場八王之亂,這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皇族成員爭奪皇權的皇族內亂之一。這場八王之亂整整持續了十六年,而就是這八王之亂,使得西晉的國力漸漸衰微。
當時的晉懷帝司馬熾為帝,結束了這場八王之亂。然而八王之亂之後,北方的鮮卑族首領拓跋珪極善於打仗,有很高的軍事指揮才能,他經過多年的南徵北戰之後,被封為了代王。後來前趙的開國皇帝劉曜滅亡了西晉,曹魏的傳國玉璽就這樣失去了蹤跡。
在拓跋珪統一了中原以後,傳國玉璽不知為何就出現在了他的手裡。拿到傳國玉璽的拓跋珪,他自稱自己是曹魏東海王曹霖的後人。當年,魏元帝曹奐的妃子拓跋夫人在曹魏滅亡時受到元帝囑託逃回扶餘。魏元帝希望她在北方招募大量的鮮卑勇士,將來有機會就光復大魏。經過一百多年的努力,拓跋夫人的後人拓跋珪就打著曹奐的旗號稱帝了。
拓跋珪將新建立的政權命名為「大魏」,他就成為了道武帝,還將曹魏政權視為正統,把曹操的畫像供入了祖宗太廟。北魏就這樣建立了。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西晉和北魏誰才是曹魏政權的真正繼承者呢?
西晉的司馬炎雖然是奪取的曹魏政權,他的手段不太光明,所以不能被世人所接受。但是西晉得到了曹魏的傳國玉璽,有了名正言順的證物。可是令人遺憾的是,這個證物最後竟然讓他們給弄丟了,西晉的皇室成員為了自己的一己私慾而展開的奪權的行為大大加重了整個國家的滅亡。而北魏的真正建立者是拓跋珪,拓跋珪在建立了北魏之後,一直都為自己的政權的來源找一個合理的、上得了臺面的理由。最後,拓跋珪選擇了利用傳國玉璽和有意拉近自己和當年的曹魏大權的關係,讓民眾以為他才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
為了達到此目的,拓跋珪還讓《魏書》的編撰者記錄下了一些有關於拓跋家族和曹魏皇室的關係的事情,從書裡我們可以了解到,拓跋珪其實真正來推導的話,他和曹奐就沒有親屬關係,就不存在順應天命一說。
可是,西晉時候消失了的傳國玉璽卻突然出現在了拓跋珪的手裡,這給人們一種暗示,拓跋珪就是真正的天子。而東晉是沒有玉璽的,因此東晉的皇帝就被諷刺為「白板天子」。
拓跋珪以北魏為國號,延續了曹魏政權,同時他又擁有曹魏的傳國玉璽,看起來似乎更加具有可信度和正統地位。
而北魏和魏國,大家在歷史上不會刻意去分辨這兩個朝代,如果是北魏的皇帝,大家也都稱呼他為「魏帝」。魏國的時候,也是這樣稱呼的。所以,北魏其實就是拓跋珪打著曹魏政權的旗號而建立的新的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