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6‑MVR專用汽液分離器的製作方法
2023-11-10 12:20:52 3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液分離器,具體涉及一種PA6-MVR汽液分離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PA6-MVR汽液分離器,普遍存在結構複雜,汽液分離效果不理想,製造成本高,運行不夠平穩,維修不便等問題,不符合實際使用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一體化,運行平穩可靠,使用效果好的PA6-MVR專用汽液分離器。
技術方案: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述的PA6-MVR專用汽液分離器,它包括下筒體和上筒體,它們通過錐體連接,所述錐體的錐度為60°,在所述上筒體中下部設有3-6層PA6-MVR塔板,在所述上筒體上部設有PA6-MVR絲網除沫層,在所述上筒體頂部設有蒸發出汽口,在所述下筒體底部設有出液口,在所述下筒體側部設有回汽口,在每層PA6-MVR塔板一端的上筒體上設有塔板調整口,在上部1-3層PA6-MVR塔板上的塔板調整口上方設有噴淋口,在相鄰PA6-MVR塔板之間以及最下層PA6-MVR塔板上設有流通管道,3-6層PA6-MVR塔板的高度佔上筒體高度的1/2-3/5,所述PA6-MVR絲網除沫層的高度佔上筒體高度的1/10-1/5。
所述下筒體、錐體和上筒體一體成型。
相鄰流通管道分設在上筒體相對兩側。
所述PA6-MVR塔板共設5層。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顯著優點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設置合理,採用佔上筒體高度1/2-3/5的3-6層PA6-MVR塔板,以及佔上筒體高度1/10-1/5的PA6-MVR絲網除沫層,確保整體汽液分離最優化,反應效率高,反應效果好,下筒體、錐體和上筒體做成一體式結構,方便管理,佔地面積小,採用塔板調整口,方便調整塔板,使其符合反應進程,相鄰流通管道分設在上筒體相對兩側,使液體在塔板間呈S流向,進一步提高反應效果,使DOC含量低於300ppm,本裝置各部件配合使用,整體運行平穩可靠,故障少,檢修方便快捷,符合實際使用要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PA6-MVR專用汽液分離器,它包括下筒體1和上筒體2,它們通過錐體3連接,所述錐體3的錐度為60°,在所述上筒體2中下部設有3-6層PA6-MVR塔板4,在所述上筒體2上部設有PA6-MVR絲網除沫層5,在所述上筒體2頂部設有蒸發出汽口6,在所述下筒體1底部設有出液口7,在所述下筒體1側部設有回汽口8,在每層PA6-MVR塔板4一端的上筒體2上設有塔板調整口9,在上部1-3層PA6-MVR塔板4上的塔板調整口9上方設有噴淋口10,在相鄰PA6-MVR塔板4之間以及最下層PA6-MVR塔板4上設有流通管道11,3-6層PA6-MVR塔板4的高度佔上筒體2高度的1/2-3/5,所述PA6-MVR絲網除沫層5的高度佔上筒體2高度的1/10-1/5;所述下筒體1、錐體3和上筒體2一體成型;相鄰流通管道11分設在上筒體2相對兩側;所述PA6-MVR塔板4共設5層。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設置合理,採用佔上筒體高度1/2-3/5的3-6層PA6-MVR塔板,以及佔上筒體高度1/10-1/5的PA6-MVR絲網除沫層,確保整體汽液分離最優化,反應效率高,反應效果好,下筒體、錐體和上筒體做成一體式結構,方便管理,佔地面積小,採用塔板調整口,方便調整塔板,使其符合反應進程,相鄰流通管道分設在上筒體相對兩側,使液體在塔板間呈S流向,進一步提高反應效果,使DOC含量低於300ppm,本裝置各部件配合使用,整體運行平穩可靠,故障少,檢修方便快捷,符合實際使用要求。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思路及方法,具體實現該技術方案的方法和途徑很多,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本實施例中未明確的各組成部分均可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