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為什麼針對沙特(被沙特打了一記響亮耳光)
2023-11-10 01:30:04 2
在歐佩克 做出減產200萬桶/天之後,面對暴怒的美國,阿聯一名經濟學家告訴《金融時報》:「我們不再聽命於華盛頓」。這就意味著,沙特和阿聯等歐佩克成員,並沒有將美國的霸權主義威脅放在眼裡。
有美媒指出,歐佩克 的減產決定,給白宮帶來「痙攣和恐慌」。為了迫使沙特等國放棄,或者推遲減產決定,美國一些政客向國會遞交議案,要求白宮「停止向沙特等國的軍售項目,並從這些國家撤走美國軍隊」。拜登動用外交手段,逼沙特等國在減產問題上做出調整。
拜登政府之所以對沙特等國的減產決定,表現得如此氣急敗壞,主要因為歐佩克減產的時間,正好與美國中期選舉同步。眾所周知,拜登堅持要求沙特等國增產以緩和國際不斷飆升的油價,為的就是藉此遏制美國燃料價格上漲,給自己和民主黨政府加分。
美國為削減俄羅斯的經濟收入,當下正在與歐盟互相協調,鼓搗著要給俄羅斯石油出口限價,然而又無法說服國內的能源利益集團擴大生產,所以只能逼迫歐佩克 增產。如果歐佩克 如拜登所願,不但能夠對俄羅斯造成更大的經濟壓力,同時還能有效降低國內燃料價格,增加民主黨中期選舉的勝算。
然而,沙特卻並不打算讓拜登「心想事成」。據觀察者網報導,白宮官員試圖勸說沙特等產油國「將減產計劃推遲到美國11月中期大選之後,以減少對民主黨中期大選造成的不利影響」。白宮的這一請求,慘遭沙特的拒絕。《華爾街日報》稱,沙特回應美國一個「響亮的不」。
美國糾集一眾西方國家給俄羅斯石油出口限價,這將開創一個破壞國際商業正常秩序的先河。畢竟,美歐國家現在可以給俄羅斯能源限價,他們今後同樣可以給沙特等產油國甚至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商品限價。如此一來,全世界國家商品出口的定價權就在西方國家手裡,這無疑將助長他們繼續掠奪世界財富。
而作為產油國,歐佩克 成員國的利益與俄羅斯的利益更加一致。正因為如此,不管拜登政府使出什麼花招,或者發出什麼威脅,就目前沙特等國的態度來看,拜登想要他們取消或者推遲減產計劃,幾乎已經不可能。再說,沙特更喜歡共和黨政府。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美國某些政客對沙特喊打喊殺之際,美國財政部卻做出一個令外界匪夷所思的決定。據財聯社報導,美國財長耶倫日前提出建議,將俄羅斯石油價格上調至60美元/桶。值得一提的是,美財政部之前給俄石油設定的價格上限為44美元/桶。
按照耶倫的解釋,此舉是讓俄羅斯石油生產獲得「微薄利潤」。在歐佩克就減產問題與美國硬碰硬幹一場之際,耶倫突然給俄羅斯石油「漲價」,且漲幅接近三分之一。這應該不是耶倫擔憂俄羅斯人會餓死,而更像是在對俄羅斯和歐佩克做出的某種妥協。
美國在石油產量問題上與歐佩克僵持著,結果是很難讓對手妥協的。而美國在這敏感時刻表達願意給俄石油「漲價」的意願,應該是為與歐佩克 就相關問題展開談判的籌碼。很明顯的,美國拜登政府在石油減產、抑制通貨膨脹等問題上,基本上沒什麼轍了。據財聯社報導,美國核心CPI同比重回40年高位,歐美股債雙雙大幅跳水。
雖然美國惱羞成怒的樣子真難看,但難掩其「紙老虎」的虛弱本質,「狗大戶」不賣他們的帳,又能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