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三農問題的摘要(瞭望請回答)
2023-04-17 10:45:13 1
「再過個五年八年,全屯子幾千畝地,可能都會集中給幾家種植大戶種。土地流轉給大戶後,種植戶通過統一管理和機械化耕種,用工量會更少,到時候幾個人就能種一萬畝地。」
從人扛牛拉「六隻腳」,到「四隻腳」的拖拉機,再到不用下田的無人化智能操作,陸嚮導家三代人耕種模式的改變,是現代農業變革的縮影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陳聰 王建 魏弘毅 楊思琪 王鶴
幾年之後,東北黑土地上的的現代農業會是什麼樣?
2022年深秋時節,本刊記者來到北緯44度的一座黑龍江小城。稻田在秋日陽光中脫下了金黃色的外衣,黑土地在收割機輪胎的壓痕中裸露出來。
在這裡,大片水稻田已經完成收割,三四十釐米高的稻茬立在黑土地上。道旁一壟田裡,一位頭戴絳紅色頭巾、身穿迷彩服的婦女正把割好的稻穗碼垛堆放在田裡。她周圍,數百堆稻子堆成了垛的陣列。
這裡是位於黑龍江省南部的五常市,也是「中國大米第一品牌」五常大米的產地。
五常所在的黑龍江,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糧倉」——擁有2.39億畝耕地的黑龍江,糧食總產量已連續12年居全國第一。中國人每9碗飯,就有1碗來自黑龍江。
以五常為代表的東北黑土地上,地勢平坦,耕地連片,水源充足。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為大型農機和智慧管理等提供了施展的舞臺。這裡,正在探索農業規模化種植、機械化作業、智能化管理、社會化託管等充滿未來感的農業生產經營之路。
規模化經營:一人管四千多畝地
2022年10月16日,水稻在地裡曬了一周,迎來脫粒時節。
五常市五常鎮遠景村金家屯村民陶廣福跟種植戶張立東通完電話,準備吃完午飯,就上張立東家的地裡,驗收他們家脫粒後的水稻。陶廣福穿著一件洗舊了的迷彩服,戴著的防風鏡上沾了一層米灰。
陶廣福的任務可不簡單。「屯裡種植戶的4500多畝水稻,現在都歸我管。喬府大院通過合作社跟屯子裡的種植戶籤了協議,我除了負責給種植戶統一發放種子肥料,還要在秋收時測量水稻的含水量,超過15.5%就不能收,達標後則可以脫粒。脫完粒後,我會聯繫企業出車到種植戶地裡收糧。」陶廣福說。
陶廣福口中的喬府大院,是五常大米產業的一家龍頭企業五常市喬府大院農業股份有限公司。「龍頭企業 合作社 農戶」的訂單種植模式,是五常很多大米主產區的主流種植模式。
陶廣福正是這一模式中連接企業與農戶的農業職業經理人,負責提醒農戶按時節播種收割,也把控每家每戶秋糧的質量。
作為這一模式中重要一環的五常市杜家王家屯現代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有16萬畝水稻訂單種植地塊,種植戶帶地入社,合作社對地塊統一管理。
合作社理事長王立坤說,現在會種地的大多是55~60歲以上的老農人,55歲以下在家種地的很少,他們大多到外地打工,還有的就近在五常的米業公司打工。再過幾年,現在的老農人幹不動活後,土地會集中流轉給種植大戶,那時合作社再種地就要僱專業團隊,農業生產會越來越走向規模化種植、機械化耕作、少人化作業。
「再過個五年八年,全屯子幾千畝地,可能都會集中給幾家種植大戶。土地流轉給大戶後,種植戶通過統一管理和機械化耕種,用工量會更少,到時候幾個人就能種一萬畝地。」陶廣福說。
無人化作業:從人扛牛拉到不用下田
陶廣福的設想,在建三江這片北大荒集團的墾區,已具雛形。
建三江位於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三江衝積平原腹地,三江環繞,七河貫通,千萬畝耕地一望無垠。經過半個多世紀的開發建設,昔日莽莽荒原變成大糧倉。
北大荒集團建三江分公司七星農場有限公司,是我國重要墾區之一。在這裡,「85後」農技工作者陸嚮導講述了他們家三代人種地打糧的故事。
20世紀四五十年代,浩浩蕩蕩的墾荒大軍挺進北大荒,陸嚮導的爺爺陸詩然是其中一員。「早起三點半,歸來星滿天,啃著冰凍饃,雪花湯就飯」,是第一代墾荒者艱辛創業的真實寫照。
此後,科技不斷進步,父親陸書民前後使用過20多臺農機具。到陸嚮導這一代,只需輕觸插秧機上的平板電腦,搭載有北鬥導航系統的智能插秧機便開始在田間忙碌,綠油油的秧苗就紮根在這片黑土地。
「類似沃得360一體收割機這樣的農機具,我爸也不會用了。現在先進的種植技術和機械設備會由我們的農機手先試驗,等技術成熟後向農場種植戶推廣。」陸嚮導說。
翻開七星農場的《萬畝無人農場示範區建設方案》,智能排灌系統、天空地一體化遙感系統、智慧農場管理系統……農場墾區利用規模化、產業化、組織化優勢,通過「大集團帶動大基地,大糧商帶動大糧倉」實現規模化種植和標準化生產管理,從而使大型農機和智慧管理系統有了用武之地,農業生產充滿科技範兒和未來感。
從人扛牛拉「六隻腳」,到「四隻腳」的拖拉機,再到人不用下田的無人化智能操作,陸嚮導家三代人耕種模式的改變,是現代農業變革的縮影。
目前,黑龍江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8%,建設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基地138個,優質良種繁育、數字農業建設等重點工程穩步推進。
千百年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農人生涯,正被現代農業重構。
分工分業式服務:「田保姆」「田管家」種地
黑土地上逐漸興起的託管經營模式,正成為管窺未來農業的一扇窗口。
對於土地託管,黑龍江省海倫市東林鎮東勝村的種植大戶張文海曾經轉不過彎:「我種了20多年地,金豐公社這幫毛頭小夥子咋能種得過我?」
2019年,張文海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把自己耕種地塊的十分之一——1000多畝地交給海倫市金豐公社農業服務有限公司託管。
3年過去,張文海服了,把手頭的1萬多畝地全程託管給了金豐公社。公社的農機手、農技專家等專業人員提供耕種管收全程服務,張文海自己當起了「甩手掌柜」,只需在秋糧收穫後驗收作業質量,結算服務費用,享受秋收成果。
2022年9月下旬,黑土地秋收正酣。經測算,張文海託管出去的大豆田畝產多出70~100斤。村民們眼饞了,紛紛吃起了「託管飯」。東勝村的農業經營社會化服務迅速鋪開。
撐起土地託管的,是蓬勃發展的託管組織。農業生產託管服務是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途徑。在黑土地上,隨著農業科技的進步、先進農機具和管理技術的應用,以農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等主體主導的農業社會化服務正在逐漸取代小農經營單打獨鬥。
在齊齊哈爾市的龍江縣超越現代玉米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80後」理事長魏剛聘用了近1000名農機手,擁有價值4000多萬元的先進農機設備。秋收時節,農機手駕駛農機開赴收割一線,履行託管職責。
「我們合作社以產業化服務為主,建成從縣城、鄉鎮到村屯的組織架構。全縣大部分村屯都有農機手,每個村屯的農機手負責各自地塊的作業,在耕種管收全過程給客戶提供服務。」魏剛說。
「以後種地,主要靠社會化服務。」五常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王雪峰說,「現在種地的農民基本都在55歲以上,再過幾年他們種不動地了,會倒逼集約化經營擴大。」
在王雪峰看來,農業生產與工業生產類似,都有產業鏈分工。插秧、施肥、噴藥、收割等流程的客觀存在,意味著一家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不僅能夠縱向覆蓋農業生產的耕種管收流程,還可以專攻某一農業生產環節,形成橫向服務格局。「比如,我的公司就管翻地,你的就管播種,他的就管施肥,另一家就管收割。這時,農業生產社會化分工分業就逐步實現了。」
分工分業的雛形,已在田間管理環節嶄露頭角。「現在田裡有病蟲害,農民會直接聯繫植保公司,專業人員直接用無人機噴藥。」王雪峰介紹,此類植保公司脫胎於以前的農資公司,在積累資本後,購置無人機等先進農機設備,通過提供更精細化、個性化的定製服務,為種植戶提供便利,進而擴大收益。
在黑龍江省延壽縣信合有機稻米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姚宏亮看來,未來五到十年水稻種植業的發展,將會從傳統的種銷模式向服務模式轉變。「我們選出市場上最優質水稻品種進行基地連鎖種植,同時組建專業服務隊伍提供耕種管收服務。在未來農業生產中,比如有機水稻種植,就會由『田管家』提供有機肥進行有機栽培,同時利用太陽能殺蟲燈、粘蟲板等生物和物理技術殺蟲。」姚宏亮說。
據統計,截至2021年底,黑龍江全省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共有4萬多家,其中農民專業合作社5000多家。黑土地上星羅棋布的合作社裡,「田保姆」「田管家」正在成為農民增產增收的重要力量,也成為現代農業向未來農業演進的關鍵因素。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依安縣,農機正在收割玉米 魏弘毅攝/本刊
新農人:答案留給這片黑土地
從東北農業大學畢業後,姚宏亮進過電器企業、做過行政助理,最後打定主意從深圳返鄉種水稻。
2003年,一次姚宏亮走過雜草叢生的田間時,意外發現一個廢棄塑料編織袋下沒有雜草。
姚宏亮激動了:如果往土上覆層膜,然後移栽水稻,這樣不用除草劑就能完全控制雜草,還曬死了膜下的害蟲,產量不就上去了嗎?
為了理想中的覆膜有機水稻栽培技術,姚宏亮變成了村民眼裡「整洋事」的「姚瘋子」。他執拗地在田裡做試驗,倒伏、貪青晚熟、癟糧、稻瘟病……水稻種植的「雷」,他基本踩了個遍。
直至2008年,覆膜試驗終於成功。2012年,姚宏亮獲得水稻覆膜技術發明專利。他和團隊先後發明、改裝覆膜插秧一體機,推廣施用有機肥,種出的「覆膜田」牌有機大米把村民的質疑聲遠遠甩在身後。
與姚宏亮一樣,一批有著大視野、新理念的「新農人」正在登上現代農業的舞臺,用行動描摹著農業的未來。
2015年,張雪辭掉北京的工作,回到老家五常市衛國鄉長安村,成立合作社、開通抖音帳號做直播、發展社區團購和「新零售」……
「下一步,我們要做出自己的直播風格、推進文旅融合,同時通過稻田認養實現大米的『私人定製』。」這是張雪對未來的規劃。
同樣在農文旅融合發展方面摸索道路的,還有黑龍江省寧安市渤海鎮上官地村駐村第一書記張本軍。他所在的上官地村,是響水大米的主產區之一,這裡以「石板大米」聞名,同時也是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的核心區。
2021年,上官地村村集體收入有131.4萬元,旅遊收入佔了大頭。張本軍計劃和村兩委一起,通過完善旅遊規劃,把「石板大米」和鄉村旅遊兩大特色結合起來。
「我們致力於讓遊客通過體驗渤海國文化和稻作文化,成為『石板大米』粉絲。通過吃住遊的旅遊業態,帶動老百姓奔向美好生活。」張本軍說。
寒地水稻旱育稀植技術的發源地黑龍江省方正縣,在2022年被農業農村部確定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試點地區。在這裡,我們找到了一份來自2027年的「未來農業預想圖」。
「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也就是到2027年以後,縣裡一部分改革試點村在以村民小組為單元的基礎上,探索一種以集體土地實施『確權確股不確地』或『確權確畝不確界』的方式,這樣便於村集體或合作社將碎片分散的農戶土地資源整合經營,通過集約化、規模化、機械化、智能化經營探索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路徑,進一步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方正縣副縣長高守星說。
深秋時節,隨著黑土地上的秋收結束,平疇沃野間,喧囂歸於平靜。每個勞作的農人、每臺前行的農機、每間亮著燈的合作社,都將自己的故事刻印在黑土地上,演進著現代農業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