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衣料及用其製作衣服的方法
2023-05-01 11:03:11
專利名稱:一塊衣料及用其製作衣服的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塊衣料以及用其製作成衣或半成品的方法,該成衣或半成品要至少遮蔽人體上身,因此應有止於底邊的前片和後片、附有領口的肩部和止於袖口的袖子。其中布料取自薄的織物狀材料且包括有構成上述底邊的第一邊線、與之相對的第二邊線、連接上述兩邊的相對的兩側邊線以及由兩側邊起向內延伸的裁剪線,兩裁剪線截止點間的距離約為成衣尺碼對應的人體兩腋窩之間的胸寬。布料基本上以中心軸為對稱,沿中心軸靠近第二邊線處開有領口,上述裁剪線與中心軸成一定角度,該角度在第一邊線方向上小於90°,第二邊線分為兩部分,每部分都由一側邊突出來,從第一邊線方向看,其與中心軸夾角小於相應的裁剪線與中心軸的夾角。
眾所周知,製造一件成衣包括從織物狀材料上裁出一塊布料,這塊布料被裁成一個或幾個部分。這塊布料可以看做是兩維的,連接布料的某些邊就成為上衣,其可以看做是三維的。
對某些用途的外衣,製做成本是最重要的,而其它因素如是否合體以及外觀裝飾則沒有也可。其中典型的為只用一次或很少幾次的防護服。這種服裝只有在其製造成本低到更換一件的費用比偶然用過一次多次使用的衣服後清洗而使其能再用的費用還低才是合理的。
值得做成一次性使用的衣服的例子是外科手術服,其使用時應是無菌的,而要清洗的衣服是很難滿足這一要求的。
為了儘量降低生產成本,就必須解決如材料問題(這方面人工合成纖維證明為是理想的廉價材料)、裁剪及縫製問題。
如何獲得高效的裁剪和縫製工藝可參考美國專利3911499
(Benevento;Hinsch)。按照這一專利,外科手術服的布料是在一塊布料上經過有限幾次裁剪得到的。只需對兩袖縫及將後片連在一起的兩條接縫進行縫製就可將該塊布料縫成衣服。
這種服裝生產效率很高(應該指出,這種插肩袖需要有兩條裁剪線,因而要用2片布料),但它的使用並不令人完全滿意。首先袖縫位於胳膊的內側,這在大多數外衣是很常見的,但在此就是一個缺點。另一方面,在手術過程中,液體經常順手臂流向袖縫,於該處液體比在無裁縫處更易於聚集和透過衣服。袖縫在內側也容易碰到其它物品可能附著液體。而且,大多數時間胳膊伸在前面工作,肩部由於寬度限制也不大合體。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製作一塊衣料,該衣料需要最少次數剪裁因此可以高效製做,材料損失小。
另一目的是製做一塊布料或成裝,該布料或成裝由於袖縫不在胳膊內側及肩部可更寬,因而特別適合於外科工作。
而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製做一塊衣料,其可通過少量的接縫縫在一起。
按照本發明,上述目的可以通過一塊衣料來獲得,其特徵在於,從布料側邊線向內延伸的兩條裁剪線與中心軸在第一邊線方向測量成小於90°的角,且第二邊線被分為兩部分,每一部分從側邊凸出,其與中心軸在第一邊方向所測得的夾角小於裁剪線與中心軸的相應角。
以下參考附圖對衣料或衣服的實施例進行說明,後者有兩種式樣。本實施例主要是關於一次性使用的外科手術衣。然而也可以設想用於製做夾克和多次使用的服裝的設計,例如一件大衣的上部,其下部本文未加說明。
圖1給出展平的面料;圖2是在布匹上剪裁的方案;圖3給出縫製示意圖;圖4從前面顯示了用本材料製作的後面開縫的外科醫生罩衣。圖5從後面出示了同一罩衣。圖6給出了從前面視圖的多次使用的前面開襟的外衣。
圖1示出一塊用於製作圖4、圖5所示的外衣的布料1,該外衣此後稱為外衣2。該外衣是用於外科手術的防護服且最初設計為一次性使用,由無紡材料如無紡纖維織品製成。然而這並不說明與布料1相同的布料不能用來做其它種類的衣服,這一點將結合圖6的說明詳加解釋。
布料1有一第一直邊3,它確定了該上衣的最下部分且因之稱為底邊。
與底邊3相對,有兩個直邊4和5,彼此互成一角度,其在朝向底邊3的方向上與外邊6和7相交。外邊6和7與底邊3成直角。邊4、5此後稱之為橫邊。外邊6和7,在朝向底邊3的方向上終止於臂剪裁線8和9。8和9內端點之間的距離相當於衣服尺碼相應的人體腋窩之間的胸寬。在臂剪裁線8和9與底邊3之間有兩條直邊;此後叫後邊10和11。後邊10和11在外邊6和7內部且與其延長線平行,外邊6和7構成布料橫向最寬的部分。該布料取自布匹,剪裁時第一剪應沿邊6和7及其延長線從而在剪切線與10、11邊之間形成兩個區域12,剪切線是以點劃線表示的。布料的側邊因此分別由邊6、10及7、11構成。
布料兩邊是一樣的,因此以中心軸16對稱,該軸把底邊3分為兩半,且向上與橫邊4和5交於一點。在以點劃線畫出的中心軸上開有由淚滴狀剪裁線14構成的領口13,並通過剪裁線15向上與橫邊相連。
這塊衣片的重要條件是臂裁剪線8和9由中心軸16開始向底邊3方向向外傾斜。橫邊4和5在同一方向上傾斜及更歷害。它們在中心軸上交於一點。因此從底邊3的方向量,臂剪裁線的角度大於相應的橫邊4和5的角度。由8/9、6/7及橫邊4/5構成的部位從6/7向8/9截止點方向逐漸變寬。角度的差別也意味著臂剪裁線包括其通向中心軸16的延長線在內的長度比相應的邊4/5短。在圖中臂剪裁線8/9所成的角大約為75°,而上邊4/5形成的角約為60°。
圖2顯示了如何從一匹布上剪出一系列衣片1,布匹的長邊標為18、19。可以看出,底邊3位於長邊18、19上,其中一排衣片從一條邊向內突出,一排從第二條長邊以相反的方向向內突出。衣片的外邊6和7是由剪裁線形成的,其由相應的長邊一直延伸到對置的衣片的領口13處。兩排衣片由形成橫邊4和5的Z形線分開。除了上述剪裁線外,只需要剪裁一次來形成臂剪裁線8和9與後邊10、11,將12部分與布匹脫開,以下可以看到,12可用做附件。
圖3畫出如何把衣片1縫在一起。只需要加工一條縫。首先把後邊10、11之間部分向內折使之在中心軸處相接。接著,將臂剪裁線8/9與橫邊4/5之間的部分一半向下摺疊,使橫邊4/5的外部與臂剪裁線8/9的上邊相接,而橫邊的內部與臂剪裁線的下邊合在一起,其由前述摺疊置於衣片中心位置上。為了縫製,衣片臂剪裁線內邊之間的中心部位應移開一點,使得後邊10、11之間的部分不被縫到用以形成衣服前片的中央部分上。這一點按照圖3將布料翻折過來即可實現,翻折的方法要使上述互相會合的邊在摺疊在一起的布料上形成外部的邊,這樣縫起來容易些。只要沿標註為20的這條邊縫,就能形成雙袖和肩胛骨下的縫,此縫在由後邊10、11之間構成的後片與由橫邊4、5之下的中央部分形成的後片上部之間。如果需要系帶,可把分成小片的12放在縫上,此帶在圖3中標為21和22。
圖3顯示,衣服縫製是翻過來的,這是要求衣服反面有自由邊時的通用方法。這樣系帶21、22固定在衣服的裡邊。
如前所述,每個橫邊4、5比相應的臂剪裁線8、9及其向中心軸16的延伸線還要長。這可通過在衣服後片,在橫邊內部每邊打一褶23來消除,其位置在臂剪裁線8、9的終點附近。該褶打在縫20上。
要求褶23對中心展開,此處對罩衣正好相反(圖3中褶被前片擋住了,故示以點劃線)。
圖4是此衣服的前視圖。可以看到,前片是完整的。邊3構成衣服的底邊。臂縫從袖口處上端沿袖子伸向其底邊,該處它變為橫縫,其就在肩骨下,在上下後片相交處,如圖5所示。袖口是由邊6、7形成的,圖示的衣服有一接袖25,這對外科手術服是很普通的,它需要特別的連接。如果需要一條衣帶的話,可用12來製作,如前所述,它是用來做系帶21和22的,可見圖5。
通過淚滴狀領口12,領邊可從前面保護脖子而同時便於活動,因其後面並未收緊。然而,也可以採用其它領口,甚至於採用在某種場合被歡迎的硬領。
圖5也示出了褶23。它與袖縫的方向一起構成了使該衣可體和可用性的重要細節。如前所述,把袖縫放在袖子上方對工作服尤其是外科手術服來說是一優點。袖縫在腋窩下繞臂使袖子合體;更便於活動。褶23使肩部多出一塊,有利於手臂向前運動且減少衣服上這一重要部位的應力。
圖6給出較為多次使用的外衣26,如浴衣或睡衣。衣料基本上如前所述;此外要求前面開襟,且前述衣服的後邊在這裡疊下成翻領27。
這只是本發明的衣片用來製作服裝的一個附加例子。如前所述,通過裁短,該衣片也可以用來做夾克或工裝褲的上裝。衣料的大小當然要取決於標準尺寸,且要知道袖長、衣長等尺寸。這裡應該指出,該袖縫和腋窩下的褶使衣服能適用不同體號,所以成衣尺寸不一定都要很接近。上述角度也適於在服裝設計中採用。衣片上臂剪裁線的角度愈小,褶23應越大,反之亦然。如果用幾種衣料來做,可用焊接或粘接來代替縫製。
權利要求
1.用於製作成衣(2)及其半成品的衣料,其取自薄的織物狀材料,該衣服至少要遮蔽人體上身,因此要有止於底邊的前片和後片,及與之相對的帶有領口(13)的肩部及止於袖口的袖子,其中該布料有將形成所述底邊的第一邊線(3),與之相對的第二邊線(4,5),互相對置且連接所述兩邊的兩側邊(6、10和7、11),兩條由側邊起始向內延伸的剪裁線(8、9),其截止點間的距離約為成衣尺碼對應的人體兩腋窩之間的胸寬,布料基本上以中心軸16為對稱,沿中心軸靠近第二邊(4、5)處開有領口(13),其特徵在於裁剪線(8,9)與中心軸成一角度,在第一邊(3)的方向上測量,該角小於90°,其中第二邊分布為兩部分(4、5)每部分都由一側邊(6、10和7、11)凸出來,從第一邊方向看,其與中心軸(16)的夾角小於裁剪線(8、9)的相應夾角。
2.如權利要求
1的衣料,其特徵在於第二邊的兩部分(4、5)相交在中心軸(16)上的一點。
3.如權利要求
1或2的衣料,其特徵在於剪裁線(8、9)與中心軸(16)的夾角約為75°且第二邊的兩部分(4、5)與中心軸的夾角約為60°。
4.按照上述任一權利要求
的衣料,其特徵在於側邊在剪裁線(8、9)與第二邊(4、5)之間有第一部分(6、7),在剪裁線(8、9)與第一邊(3)之間有第二部分(10、11);其中第一部分比第二部分長,所以第一部分邊構成衣料最大橫邊,而第二部分邊與第一部分邊成比例地進行剪裁。
5.用權利要求
1-4中任一權利要求
的衣料製作衣服(2)或其中半成品的方法,該衣服或半成品至少要遮蔽人體上身,因此應有止於底邊的前片和後片,附有領口(13)的肩部和止於袖口的袖子,其中布料(1)取自薄的織物狀材料且包括有構成所謂底邊的第一邊線(3),與之相對的第二邊(4、5),互相對置且連接上述兩邊的兩側邊(6、10和7、11),兩條由側邊起始向內延伸的剪裁線(8、9),其截止點之間的距離應為成衣尺碼對應的人體兩腋窩之間的胸寬,布料基本上以中心軸(16)為對稱,沿中心軸靠近第二邊(4、5)處開有領口(13),上述剪裁線(8、9)與中心軸成一角度,該角度在第一邊(3)方向上小於90°,第二邊線分為兩部分(4、5),每部分都由側邊(6、10和7、11)凸出,其與中心軸(16)成一角度,從第一邊(3)方向看,小於相應的剪裁線(8、9)與中心軸的夾角,其特徵在於把第二邊(4、5)的外部與相應的靠向第二邊的剪裁線的邊相接,把第二邊(4、5)的內部與剪裁線靠向第一邊的那部分邊連接而將衣料(1)連接在一起,其中最接近第二邊(4、5)的部分布料被摺疊在最接近剪裁線(8、9)的部位以及布料的中心部位上,第二邊外部和上述剪裁線相接,而剪裁線(8、9)與第一邊(3)之間的部分互相向內摺疊通過剪裁得到的邊與第二邊(4、5)的中心部分相會合。
6.如權利要求
5的方法,其中,衣服由權利要求
2的衣料製作,其特徵在於當將衣料結合成一體時,在該衣料與第二邊(4、5)相連部分處製作褶(23),其位置大約位於剪裁線(8、9)的內部終點的高度,儘管所述不同角度導致各邊的長度變化,而褶的尺寸均可使各邊連在一起,褶以外的衣料平滑。
7.根據權利要求
5或6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將衣料連在一起時,衣服的繫結物,如系帶(21、22)在同一過程中固定在衣服上。
專利摘要
一塊衣料及用該衣料製作衣服的方法。該衣服要覆蓋人體上身,並有止於底邊的前後片、有領口的肩部和袖子。該衣料有形成底邊的第一邊,與之相對的第二邊,兩相對的側邊及兩裁剪線,兩裁剪線從側邊向裡延伸,其截止點間的距離為胸寬,衣料以中心軸對稱,領口位於中心軸,裁剪線與中心軸成一角度,從第一邊方向測量應小於90°。第二邊被分為兩部分,各與中心軸成一角度,該角度小於裁剪線的相應角度,該衣料可由一條縫結合在一起。
文檔編號A41D1/00GK87105318SQ87105318
公開日1988年2月3日 申請日期1987年7月24日
發明者埃瓦·約翰森 申請人:埃瓦·約翰森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