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孔機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03:58:26 1
專利名稱:打孔機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打孔機,尤其涉及該打孔機中改變力臂長度的結構。
背景技術:
由圖6、圖7所示,現有技術中的打孔機是由一按壓臂51、一連接片52、一壓掣臂 53、一衝孔件54、一座框55、一底座56所組成,使用者按壓該按壓臂51按壓部「P」樞轉向 下時,該按壓臂51是以第一轉軸511為支點旋轉〔由按壓部「P」至第一轉軸511的距離視 為力臂「W」〕,進而通過該連接轉軸521使連接片52向下移動,〔由連接轉軸521至第一轉 軸511的距離視為力臂「X」〕,並利用第二轉軸522以座框轉軸531為支點旋轉帶動壓掣臂 53〔由第二轉軸522至座框轉軸531的距離視為力臂「Y」〕,再以衝孔轉軸532帶動衝孔件 54向下移動〔由衝孔轉軸532至座框轉軸531的距離視為力臂「Z」〕,進而利用衝孔件M完 成紙張打孔動作;現有技術中的傳動機構根據槓桿原理得知,當按壓臂51之一端力臂「W」 及壓掣臂53之一端力臂「Y」分別大於按壓臂51另端之力臂「X」及壓掣臂53另端之力臂 「Z」時,使用者施加在按壓臂51之按壓部「P」處力量,即可輕易且省力之樞動衝孔件M向 下,以完成打孔作業。但是現有技術中的壓臂作動方式是通過力臂「W」 >「X」、力臂「Y」 >「Z」的槓桿作 動方式,以達到省力的效果,但上述打孔機因抗力臂「X」、「z」之長度為固定,無法在作動過 程中縮減抗力臂之長度,導致槓桿省力的效果有限,故針對該打孔機所存在的問題,有加以 解決的必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打孔機結構,旨在解決上述的問題。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發明包括一第一壓臂,末端設有至少一樞結部,該樞結部二側分設有對應之第 一橢圓孔;至少一第二壓臂,該第二壓臂一端與該第一壓臂之第一橢圓孔對應樞接,該第二 壓臂另端設有一對應之第二橢圓孔;至少一衝孔件,樞接於該第二壓臂;以及一底座,設有 至少一座框架,該第一壓臂之樞接部樞接於該座框架後方,該第二壓臂之第二橢圓孔樞接 於該座框架前方,該衝孔件置於該座框架內。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達到更加省力按壓打孔的功效。
圖1為本發明立體分解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立體組合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組合剖面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按壓掣動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按壓作動完成示意圖6為現有技術中打孔機剖面示意圖;圖7為現有技術中打孔機按壓作動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本發明包括一第一壓臂,末端設有至少一樞結部,該樞結部二側分設有對應之第 一橢圓孔;至少一第二壓臂,該第二壓臂一端與該第一壓臂之第一橢圓孔對應樞接,該第二 壓臂另端設有一對應之第二橢圓孔;至少一衝孔件,樞接於該第二壓臂;以及一底座,設有 至少一座框架,該第一壓臂之樞接部樞接於該座框架後方,該第二壓臂之第二橢圓孔樞接 於該座框架前方,該衝孔件置於該座框架內。茲由以上說明得知,本發明相較現有技術,第一壓臂向下施壓時,使連接轉軸位置 由第一壓臂之第一橢圓孔右側移動至左側,連接轉軸至第一轉軸的抗力臂「B」長度縮短,且 第二壓臂之第二轉軸位置亦由第二橢圓孔右側移動至左側,使衝孔轉軸至第二轉軸的抗力 臂「D」長度縮短,根據槓桿原理得知,在作動過程中抗力臂「B」、「D」的長度縮短,以達到更 加省力按壓打孔之功效。由圖1、圖2所示,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打孔機結構,包含一第一壓臂1,末端設有 二樞結部11,於樞結部11 二側分設有對應之第一橢圓孔12、樞接孔13,該連接轉軸14穿 設第一橢圓孔12,該第一轉軸15穿設該樞接孔13 ;至少二第二壓臂2,其中,一第二壓臂是 由二片體組成,二片體依序包含對應之連接孔21、第二橢圓孔22、槽孔23 ;該連接孔21是 通過連接轉軸14與該第一壓臂1之第一橢圓孔12穿設樞接,而另端對應之第二橢圓孔22 時可供第二轉軸M穿設樞接,該槽孔23設於該當連接孔21與第一橢圓孔22間,可供該衝 孔轉軸25穿設樞接;二衝孔件3是作為紙張打孔之刀具,其上設有一固定孔31,通過衝孔 轉軸25與該第二壓臂2之槽孔23穿設樞接;一底座4,設有二樞接之座框架41,一彈簧42 可容設於第一壓臂1與底座4之座框架41間,在座框架41後方設有二對應之後穿孔43,通 過第一轉軸15與第一壓臂1之樞接孔13、彈簧42穿設樞接,在座框架41前方設有二對應 之前穿孔44,通過第二轉軸M與第二壓臂2之第二橢圓孔22穿設樞接,在座框架41對應 之限位槽45間,通過該衝孔轉軸25穿設第二壓臂2之槽孔23、衝孔件3之固定孔3而樞接 於座框架41上,在座框架41上、下端分設有一對應之貫孔46,以供衝孔件3穿設作動;另 在一座框架41之後方側,通過一栓體47樞設有一卡掣片48,使其得以卡掣該第一壓臂1之 臂緣111。本發明打孔機結構在組設實施時,先將第一壓臂1通過第一轉軸15穿設第一壓臂 1之樞接孔13、座框架41之後穿孔43、彈簧42與座框架41樞接;其次通過該連接轉軸14 分別穿設該第一壓臂1之第一橢圓孔12、第二壓臂2之連接孔21,使其第一壓臂1與第二 壓臂2形成相互樞設;再通過該第二轉軸M穿設第二壓臂2之第二橢圓孔22、座框架41之 前穿孔44,使該第二壓臂2與座框架41相互樞設;另該衝孔件3是穿設座框架41之貫孔 46,通過該衝孔轉軸25穿設第二壓臂2之槽孔23、座框架41之限位槽45、衝孔件3之固定 孔31,使其衝孔件3得於座框架41之限位槽45內上下位移作動,將一栓體47與卡掣片48 樞設於座框架41後方,以供卡掣第一壓臂1。由圖3所示,由於該彈簧42容設於第一壓臂1與底座4之座框架4
1間,故其彈性抵撐該第一壓臂1,同時連動該第二壓臂2形成對應揚升,使用者按 壓該第一壓臂1之按壓部「P」樞轉向下時,第一壓臂1是以第一轉軸15為支點旋轉〔由按 壓部「P」至第一轉軸15的距離視為施力臂「A」〕,進而樞結部11壓掣連動該連接轉軸14〔 由連接轉軸14至第一轉軸15的距離視為抗力臂「B」〕,利用連接轉軸14以第二轉軸M為 支點旋轉帶動第二壓臂2〔由第二轉軸M至連接轉軸14的距離視為施力臂「C」〕,進而以衝 孔轉軸25帶動衝孔件3向下移動〔由衝孔轉軸25至第二轉軸M的距離視為抗力臂「D」〕, 根據槓桿原理得知,當第一壓臂1施力臂「A」大於抗力臂「B」、第二壓臂2施力臂「C」大於 抗力臂「D」時,則具有省力按壓之功效。由圖4所示;續將第一壓臂1向下施壓,使連接轉軸14位置由第一壓臂1之第一 橢圓孔12右側移動至左側,連接轉軸14至第一轉軸15的抗力臂「B」長度縮短,且第二壓 臂2之第二轉軸M位置亦由第二橢圓孔22右側移動至左側,使衝孔轉軸25至第二轉軸M 的抗力臂「D」長度縮短,根據槓桿原理得知,於作動過程中抗力臂「B」、「D」的長度縮短,以 達到更加省力按壓之效果,由圖5所示。使用者續施壓,即可樞動衝孔件3向下,以完成文 件紙張之打孔作業;當文件紙張打孔作業完成後,使用者鬆開該第一壓臂1,即可通過彈簧 42彈性回復向上推抵第一壓臂1,使第一壓臂1、第二壓臂2得以回復,並同時連動該衝孔件 3向上回復原位,由圖2、圖3所示;如欲將打孔機收納時,按壓該第一壓臂1至底端,將卡掣 片48向上扳動,使其該卡掣緣49可與該第一壓臂1之臂緣111形成相互卡掣之作用,用以 降低產品包裝運輸之容積,如圖5所示。綜上所述,本發明是通過該第一壓臂樞轉向下按壓時,同時使第二壓臂向下形成 一槓桿作動,據使該作動中之抗力臂長度縮短,以達省力打孔之功效。以上所述乃是本發明之具體實施立即所運用之技術原理,若依本發明之構想所作 之改變,其所產生之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說明書及圖式所涵蓋之精神時,均應在本發明的權 利要求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打孔機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一第一壓臂,末端設有至少一樞結部,該樞結部 二側分設有對應之第一橢圓孔;至少一第二壓臂,該第二壓臂一端與該第一壓臂之第一橢 圓孔對應樞接,該第二壓臂另端設有一對應之第二橢圓孔;至少一衝孔件,樞接於該第二壓 臂;以及一底座,設有至少一座框架,該第一壓臂之樞接部樞接於該座框架後方,該第二壓 臂之第二橢圓孔樞接於該座框架前方,該衝孔件置於該座框架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打孔機結構,其特徵在於該第二壓臂包括二對應之片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打孔機結構,其特徵在於該第一壓臂之樞結部更包含二樞 接孔,該樞接孔各設置於該第一壓臂二側。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打孔機結構,其特徵在於該樞結部更包含一第一轉軸、二連 接轉軸,該第一轉軸穿設該樞接孔,該連接轉軸穿設該第一橢圓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打孔機結構,其特徵在於該片體更包含二連接孔、二槽孔, 該連接孔各設置於該片體一端,以供該連接轉軸穿設,該槽孔各設置於該片體之連接孔與 第二橢圓孔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打孔機結構,其特徵在於該第二壓臂更包含一第二轉軸、一 衝孔轉軸,該第二轉軸穿設該第二橢圓孔,該衝孔轉軸穿設該槽孔。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打孔機結構,其特徵在於該座框架更包含二後穿孔、二前穿 孔,該後穿孔各設置該座框架後方,以供該第一轉軸穿設,該前穿孔各設置該座框架前方, 以供該第二轉軸穿設。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打孔機結構,其特徵在於該座框架更包含二限位槽、二貫 孔、一彈簧,該限位槽各設置於該座框架二側,以供該衝孔轉軸穿設,該貫孔設置於該座框 架上、下端,以供該衝孔件穿設,該彈簧固定於該座框架內。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打孔機結構,其特徵在於該衝孔件更包含一固定孔。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打孔機結構,其特徵在於更包含一卡掣片,該卡掣片設置 於該座框架上,以供卡掣該第一壓臂。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打孔機結構,包括一第一壓臂,末端設有至少一樞結部,該樞結部二側分設有對應之第一橢圓孔;至少一第二壓臂,該第二壓臂一端與該第一壓臂之第一橢圓孔對應樞接,該第二壓臂另端設有一對應之第二橢圓孔;至少一衝孔件,樞接於該第二壓臂;以及一底座,設有至少一座框架,該第一壓臂之樞接部樞接於該座框架後方,該第二壓臂之第二橢圓孔樞接於該座框架前方,該衝孔件置於該座框架內;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達到更加省力按壓打孔的功效。
文檔編號B26F1/02GK102101304SQ200910262128
公開日2011年6月22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18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18日
發明者黃建銓 申請人:上海堅明辦公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