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全球創新指數排行(D經費投入十年增長1.7倍)

2023-05-01 03:40:18 3

全球創新指數排行?每經記者:李可愚 每經編輯:陳,星,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於全球創新指數排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全球創新指數排行

每經記者:李可愚 每經編輯:陳,星

這是中國科技創新不凡的十年。

從神舟問天到中國天眼,再到5G、高鐵飛速發展……我國各領域產出了一項項亮眼的創新成果,有力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持續為人民的美好生活「添磚加瓦」。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高屋建瓴地指出,黨堅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強基礎研究,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自主創新,強化智慧財產權創造、保護、運用,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

十年來,我國各方面全方位加大創新投入,研發支出持續快速增長。2021年,我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達27956億元,按現價計算比2012年增長1.7倍,年均增長11.7%,投入規模僅次於美國,穩居世界第二位。

國家財政科技支出破萬億

2013年對外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健全鼓勵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體制機制,健全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發揮市場對技術研發方向、路線選擇、要素價格、各類創新要素配置的導向作用。

這之後,科技體制改革戰略藍圖和施工圖相繼繪就。2015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下發,明確從8方面30個領域著手,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地。

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提出,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加強應用基礎研究,拓展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建設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提供有力支撐。

2021年3月,「十四五」規劃綱要公布,將科技創新放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引發全社會普遍關注。

「十四五」規劃綱要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隨著新型舉國體制加快構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不斷完善,我國科技創新基礎性制度框架基本確立,科技創新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

國家大力調整優化科技任務組織機制,改革完善財政科研經費管理,為各項科技規劃、計劃和重點領域任務實施提供了有力支持。2019年國家財政科技支出首次突破1萬億元,2021年達到10767億元,比2012年增長92.2%,佔國家公共財政支出比重近年來基本保持在4%以上。

研發支出持續快速增長

黨的十八大以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全球創新版圖加快重構,世界經濟格局深刻重塑,我國進入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優化、增長動能轉換的攻關期,創新日益成為破解發展難題的關鍵。

十年來,我國各方面全方位加大創新投入,研發支出持續快速增長。2021年,我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達27956億元,按現價計算比2012年增長1.7倍,年均增長11.7%,投入規模僅次於美國,穩居世界第二位。研發投入強度穩步提高。2021年,我國R&D經費投入與GDP之比達到2.44%,比2012年明顯提升,接近OECD國家平均水平。

戰略性高技術領域迭創佳績。超前部署一系列重大科技攻關任務,在深海、深空、深地、深藍等領域積極搶佔科技制高點,某些領域正由「跟跑」向「並跑」「領跑」轉變,為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和強勁動力。

新一代運載火箭成功首飛,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成功發射,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首次實現徑向交會對接,中國空間站開啟全面建造階段。「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火星,「祝融號」火星車駛上火星表面。

國家創新力、競爭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大幅躍升,逐步走出一條從人才強、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創新發展路徑。創新指數和國際競爭力排名連續超越。2021年,我國創新指數居全球第12位,比2012年上升22位,位居中等收入經濟體首位。而根據最新發布的《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國排名第11位,較去年再上升1位,連續10年穩步提升。

2019年,我國國際競爭力在141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28位,領先多數中等收入國家。可持續發展能力大幅提升。2021年,中國可持續發展(SDG)指數為72.1,在全球居57位,比2017年上升14位。

創新對經濟轉型的引領作用也在增強。

2021年,全員勞動生產率(按2020年價格計算)為146380元/人,比2012年提高80.3%,年均提高6.8%,高於GDP年均增速0.2個百分點。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新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佔比逐步提升,日益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2021年,「三新」經濟增加值197270億元,相當於GDP的比重為17.25%,比2016年提高1.88個百分點。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楊暢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採訪時表示,這十年來,不僅是經濟增速取得了較高的水平,在推動經濟總量提升的同時,以科技創新為代表的高質量發展,成為推動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的重要力量,R&D經費投入增速近年來保持在兩位數,投入強度持續提升。

創新要素進一步集聚企業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全社會創新環境持續優化。

企業創新激勵機制不斷完善,各類創新要素進一步向企業集聚,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快形成。

2021年,各類企業R&D經費投入21504億元,比2012年增長1.7倍,年均增長11.9%,佔全社會R&D經費投入的比重達76.9%。企業創新活動廣泛開展,產學研一體化紮實推進。202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有研究與試驗發展活動的企業佔比達38.3%,比2012年提高24.6個百分點;開展研究與試驗發展項目82.5萬項,增長1.9倍。

國家高度重視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各類企業搶抓機遇、主動作為,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應運而生,展現出巨大發展潛力。

《2021全球獨角獸榜》顯示,2021年我國擁有「獨角獸企業」301家,比上年增加74家。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瞪羚企業」「獵豹企業」分別有171家、222家,分別比上年增加71家、96家。

中小創新企業發展韌性不斷增強,日益成為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的「生力軍」。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我國已培育「專精特新」企業4萬多家,「小巨人」企業達到4762家。小微企業兩化融合發展水平指數從2015年的36.4提高到2020年的46.1。

2022年9月,財政部、稅務總局、科技部發布的《關於加大支持科技創新稅前扣除力度的公告》提出,現行適用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75%的企業,在2022年10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稅前加計扣除比例提高至100%。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書面採訪時表示,稅收優惠政策不斷加碼為科技創新增添活力,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的決心與信心,將助力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支持。

「由於我國的高新技術企業是科技研發的重要力量,相信該項減稅政策將發揮更大的效應,發揮稅收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李旭紅說。

數據顯示,研發加計扣除減免稅政策享受範圍和減免力度持續加大,2021年規模以上企業享受減免稅金額2829億元,是2012年的9倍,有效激發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企業家問卷調查顯示,2021年規模以上企業對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優惠政策等10項創新支持政策的認可度平均達到82.9%,比2016年提高17.0個百分點。

智慧財產權成果量增質升

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高度重視基礎研究,制定《關於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基礎研究十年規劃等,持續提升基礎研究能力。

這些年來,我國基礎研究投入水平顯著提升。2021年,我國基礎研究經費投入為1817億元,是2012年的3.6倍;2013~2021年年均增長15.4%,增速比同時期全社會R&D經費快3.7個百分點;基礎研究佔R&D經費比重為6.5%,比2012年提高1.66個百分點,持續保持上升勢頭。圍繞量子科學、空間科學、鐵基超導、幹細胞、合成生物學等基礎領域集中突破,取得了一批標誌性、引領性的重大原創成果。

除了基礎研究,我國在智慧財產權方面也碩果纍纍。

眾所周知,自主智慧財產權是參與國際競爭的利器,是合作和談判的籌碼。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倡導創新文化,強化智慧財產權創造、保護、運用。

近年來,智慧財產權成果量增質升。2021年,我國專利授權數460.1萬件,比2012年增長2.7倍,年均增長15.5%;截至2021年末,有效專利數量達1542.1萬件,比2012年末增長3.4倍。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申請人通過PCT途徑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達6.95萬件,連續3年位居世界第一。截至2021年末,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7.5件,比2016年末增加4.5件。智慧財產權運用的經濟效益不斷顯現。2020年,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12.13萬億元,佔GDP比重達11.97%,比2018年提高0.37個百分點。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萬勇曾表示,智慧財產權制度是創新發展的基本保障,應立足新發展階段,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每日經濟新聞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