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繞機雙傳動滾輪進絲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05:57:21 2
專利名稱:卷繞機雙傳動滾輪進絲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絲束進入卷繞機的進絲機構,尤其是能夠在絲束隨時擺動或不同角度的各絲束經過各導絲器的阻力相等。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卷繞機進絲機構是由並排的「豬尾巴」式的瓷件導絲器和推拉杆組成的。各絲束進入卷繞機推拉杆各導絲器後,改變的角度相同的,各絲經過各導絲器的束阻力相等,但是,各絲束進入卷繞機推拉杆各導絲器後,角度明顯不同,並且角度隨時改變,經過各導絲器後,絲束的阻力不相等。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的各絲束進入卷繞機推拉杆各導絲器後各絲束阻力不相等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卷繞機推拉杆的進絲機構,不僅可以導絲,而且可以使不同角度或隨時改變角度的各絲束經過各導絲器的阻力相等。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卷繞機雙傳動滾輪進絲機構,包括雙傳動滾輪,滾輪調節板和推拉杆。雙傳動滾輪由上傳動滾輪,下傳動滾輪組成,雙傳動滾輪的數量由卷繞機絲束的數量決定,雙傳動滾輪的數量與卷繞機絲束的數量相等。 各滾輪調節板並排固定在推拉杆進絲位,滾輪調節板上安裝一個有「V」型槽的上傳動滾輪和一個有「V」型槽的下傳動滾輪,兩個傳動滾輪同一側的圓平面在同一平面內,絲束以倒 「S」型的導絲路線經過上傳動滾輪「V」型槽的槽底與下傳動滾輪「V」型槽的槽底,由於有 「V」型槽的傳動滾輪是圓形的,當絲束經過傳動滾輪後,不同角度的各絲束或隨時改變角度的各絲束經過各導絲器的阻力相等。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導絲的同時,各絲束的阻力相等。導絲器採用雙傳動滾輪,結構簡單。應用範圍廣泛主要應用於POY卷繞機進絲機構與FDY卷繞機進絲機構;卷繞機絲束數量不受限制,卷繞機雙傳動滾輪的數量與卷繞機絲束的數量相等即可,例如卷繞機絲束數量10束的採用10對傳動滾輪。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外形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外形示意圖。從圖1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包括上傳動滾輪1,下傳動滾輪2,卷繞機推拉杆3和滾輪調節板4。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在圖1中,各滾輪調節板4並排固定在推拉杆3進絲位,每塊滾輪調節板4上安裝一個有「V」型槽的上傳動滾輪1和一個有「V」型槽的下傳動滾輪2。在圖3所示的實施例中,各滾輪調節板4並排固定在推拉杆3進絲位,每塊滾輪調節板4上安裝一個有「V」型槽的上傳動滾輪1和一個有「V」型槽的下傳動滾輪2,經過傳動滾輪前的不同角度的絲束5,絲束5以倒「S」型的導絲路線經過上傳動滾輪「V」型槽的槽底和下傳動滾輪「V」型槽的槽底,導絲後是隨時擺動的絲束6。
權利要求1.一種卷繞機雙傳動滾輪進絲機構,由雙傳動滾輪、滾輪調節板、卷繞機推拉杆組成, 其特徵在於所述雙傳動滾輪由一個上傳動滾輪和一個下傳動滾輪組成,雙傳動滾輪安裝在滾輪調節板上,各滾輪調節板並排固定在推拉杆進絲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卷繞機雙傳動滾輪進絲機構其特徵是雙滾傳動輪的數量與卷繞機絲束的數量相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卷繞機雙傳動滾輪進絲機構其特徵是上傳動滾輪與下傳動滾輪圓周側面是「V」型槽。
專利摘要一種各絲束進入卷繞機推拉杆各導絲器後,不同角度的各絲束或隨時改變角度各絲束經過各導絲器的阻力相等的卷繞機雙傳動滾輪進絲機構。它是在卷繞機推拉杆上,每一束絲固定一塊傳動滾輪調節板,每塊傳動滾輪調節板上固定一個有「V」型槽的上傳動滾輪和一個有「V」型槽的下傳動滾輪,兩個傳動滾輪同一側的圓平面在同一平面內,絲束以倒「S」型的導絲路線經過上傳動滾輪「V」型槽的槽底與下傳動滾輪「V」型槽的槽底,由於有「V」型槽的傳動滾輪是圓形的,當絲束經過傳動滾輪後,不同角度的各絲束或隨時改變角度的各絲束經過各導絲器的阻力相等。主要應用於POY卷繞機進絲機構與FDY卷繞機進絲機構。
文檔編號B65H51/08GK202098910SQ201120154578
公開日2012年1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6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6日
發明者曹興祥 申請人:曹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