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術後彈性固定胸帶的製作方法
2023-04-30 18:25:56 1
專利名稱:乳癌術後彈性固定胸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尤其涉及固定胸帶。
背景技術: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乳腺癌根治術範圍廣,損傷大,創面滲血滲液導致皮瓣積血或積液,甚至皮瓣壞死,切口感染。因此,乳癌術後需對切口進行包紮,即手術完畢,切口及周圍覆蓋無菌紗布,再以消毒棉紗覆蓋,然後用繃帶纏繞胸部和腋部進行加壓包紮。使用此種繃帶即固定胸帶,加壓過緊使病人呼吸受限,增加切口疼痛,病人不敢咳嗽、深呼吸,限制了早期在床上活動,常導致肺部併發症;術後切口用繃帶加壓纏繞,由於壓力不均勻而使分離的皮瓣不能緊貼胸壁和胸部創面,是造成皮下積血、積液的原因之一,進而又易發生皮瓣或皮緣壞死,切口感染,或者因包紮過緊使切口受壓過度,血液循環不良而引致皮膚壞死。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提高乳癌術後切口包紮的舒適度,降低術後併發症發生率的乳癌術後彈性固定胸帶。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乳癌術後彈性固定胸帶,其特點在於它其中包括外袋、位於外袋空腔內的封閉的充氣內袋、外袋左側外壁固定連接一左固定帶、外袋右側外壁固定連接一右固定帶、外袋上側外壁固定連接一上固定帶。
由於本實用新型充氣內袋內可充氣,從而產生一定的壓力,集中作用於手術部位,包紮區受壓均勻,使游離的皮瓣與胸壁、腋下軟組織緊貼,突出了局部的壓迫作用,使用本實用新型包紮能有效地防止皮下積血、積液及皮瓣壞死,可提高乳癌術後切口包紮的舒適度並可同時降低併發症的發生率;使用本實用新型操作方便,經濟實用。
圖1為一種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另一種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參考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乳癌術後彈性固定胸帶,如圖1、2所示,它其中包括常見外袋1、位於外袋1空腔內的封閉的常見充氣內袋4、外袋左側外壁固定連接一常見的左固定帶2、外袋右側外壁固定連接一常見的右固定帶7、外袋上側外壁固定連接一常見的上固定帶5、左固定帶2上帶有一可使左、右固定帶固定連接的常見的左右固定裝置3、上固定帶5上帶有一可使上、左固定帶固定連接的常見的左上固定裝置6、充氣內袋4下側分別固定連接一常見的測壓閥9和一常見的充氣閥8;測壓閥9和充氣閥8分別穿過外袋1下側外側壁並分別用常用方法與充氣內袋4相通;左、右、上固定帶都為常見的彈性鬆緊帶;左右固定裝置、左上固定裝置都為常見的尼龍扣。
由於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左、右、上固定帶都為常見的彈性鬆緊帶,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充氣內袋上的調節閥可調節壓力,使本實用新型具有較好的伸縮性,既能起到局部加壓的作用,又不影響胸廓的呼吸運動,且可避免因包紮過緊或過松帶來的不良反應,可明顯地使病人疼痛程度減輕,並且本實用新型只作用患側,避免了呼吸受限,達到了提高病人舒適度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乳癌術後彈性固定胸帶,其特徵在於它其中包括外袋(1)、位於外袋空腔內的封閉的充氣內袋(4)、外袋(1)左側外壁固定連接一左固定帶(2)、外袋(1)右側外壁固定連接一右固定帶(7)、外袋(1)上側外壁固定連接一上固定帶(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乳癌術後彈性固定胸帶,其特徵在於所述充氣內袋(4)下側分別固定連接一測壓閥(9)和一充氣閥(8);測壓閥(9)和充氣閥(8)分別穿過所述外袋(1)下側外側壁並分別與充氣內袋(4)相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乳癌術後彈性固定胸帶,其特徵在於所述左固定帶(2)上帶有一可使所述左、右固定帶(2、7)固定連接的左右固定裝置(3)、所述上固定帶(5)上帶有一可使上、左固定帶(5、2)固定連接的左上固定裝置(6);左、右、上固定帶都為彈性鬆緊帶。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乳癌術後彈性固定胸帶,其特徵在於所述左右固定裝置、左上固定裝置(3、6)都為尼龍扣。
專利摘要一種可提高乳癌術後切口包紮的舒適度,降低術後併發症發生率的乳癌術後彈性固定胸帶,其中包括外袋、位於外袋空腔內的封閉的充氣內袋、外袋左側外壁固定連接一左固定帶、外袋右側外壁固定連接一右固定帶、外袋上側外壁固定連接一上固定帶。
文檔編號A61F5/00GK2686559SQ20042003869
公開日2005年3月23日 申請日期2004年2月28日 優先權日2004年2月28日
發明者楊思鳳, 靳鳳柱, 李常榮 申請人:楊思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