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鴿蛋人工孵化方法與流程
2023-05-01 13:04:36 2
本發明屬於肉鴿養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鴿蛋人工孵化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肉鴿的餵養方法為,籠養一對種鴿,交配以後大概7-10天開始產蛋,每次產蛋約為兩枚,此時親鴿開始輪流孵化,孵化約18天後鴿子出殼,然後親鴿輪流餵流27-30天,乳鴿即可出欄。親鴿在哺育期不產蛋,故母鴿一年最多能產20多枚鴿蛋,由於自然孵化和哺育過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可避免意外情況,如存在無精蛋、鴿蛋壓碎、幼鴿踩死、病死等,乳鴿產出率約為60%,即12隻左右,經濟效益差。因此,鴿子養殖業通常通過人工孵化技術代替自然孵化,現有的鴿蛋人工孵化技術中通常認為鴿蛋孵化過程中空氣的相對溼度不能高於70%,否則會使雛鴿缺氧脹悶在殼內,出雛率降低;此外現有技術中對於出殼困難的乳鴿也沒有較好的處理措施,無法有效提升出雛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鴿蛋人工孵化技術,其克服現有技術中通常認為的鴿蛋孵化時溼度不能超過70%的技術偏見,鴿蛋孵化後期的空氣相對溼度可達到80%,使蛋殼更脆,易於出殼,孵化率不會降低,甚至還有提升。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鴿蛋人工孵化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S1.使用平面孵化機進行孵化,孵化溫度設定為37.8-38.2℃,孵化時空氣相對溼度設定為55-65%;
S2.孵化至第5天時,進行第一次照蛋,取出無精蛋和死精蛋,孵化至第10天時,進行第二次照蛋,取出死胚蛋;取出無精蛋、死精蛋及死胚蛋,可減少因鴿蛋變質而產生的有毒有害有劇烈異味的硫化氫氣體,也可減少細菌的滋生。
S3.孵化至第16天時,將鴿蛋從平面孵化機中轉至出雛機內,維持孵化溫度在37.8-38.2℃,調整空氣相對溼度至70-80%,通風,仔鴿在第17-18天出殼。通風效果要好,保證出雛機內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不低於18%。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步驟S1中的孵化溫度設定為38.1-38.2℃,空氣相對溼度設定為60-65%。
進一步,步驟S3中孵化溫度設定為37.8-38.0℃,空氣相對溼度設定為75-80%,通風並鼓入適量氧氣,出雛機內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設定為21.2-23.5%。空氣相對溼度較高時,有利於蛋殼與空氣中的二氧化蛋和水反應生成碳酸氫鈣,蛋殼變脆,雛鴿出殼更加容易,有利於提高孵化率。通風和鼓入氧氣,使得出雛機的氧含量較高,避免鴿蛋在較高溼度下容易出現的缺氧悶脹情況。
進一步,步驟S3中當仔鴿出殼困難時,可在相應的鴿蛋上噴灑一些溫水使鴿蛋潤溼,所述溫水的溫度為38.5-41.2℃。
進一步,所述溫水為醋酸的稀溶液,醋酸濃度為1.2-4.5%。
噴灑溫水,特別是含有少量醋酸的溫水,可使蛋殼變的更加薄脆,使出殼困難的雛鴿更加順利的出殼,同時醋酸還具有一定的滅殺細菌和除異味作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人工孵化方法,在鴿蛋孵化的後期空氣相對溼度較高,有利於雛鴿破殼而出,提升鴿蛋的孵化率;鴿蛋人工孵化後,親鴿不需負擔孵化和育雛的繁重任務,可縮短產蛋周期,提高產蛋率。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徵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於解釋本發明,並非用於限定本發明的範圍。
實施例1
一種鴿蛋人工孵化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S1.使用平面孵化機進行孵化,一次孵化100枚鴿蛋,孵化溫度設定為37.8℃,孵化時空氣相對溼度設定為55%;
S2.孵化至第5天時,進行第一次照蛋,取出無精蛋和死精蛋,孵化至第10天時,進行第二次照蛋,取出死胚蛋;
S3.孵化至第16天時,將鴿蛋從平面孵化機中轉至出雛機內,維持孵化溫度在37.8℃,調整空氣相對溼度至70%,通風,保證出雛機內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不低於18%,絕大多數仔鴿在第17-18天出殼,剩餘的為出殼困難的鴿蛋,在其上面噴灑少量38.5℃的溫水使鴿蛋潤溼,在第19天之前活胚蛋基本完全破殼。
實施例2
一種鴿蛋人工孵化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S1.使用平面孵化機進行孵化,一次孵化100枚鴿蛋,孵化溫度設定為38.2℃,孵化時空氣相對溼度設定為65%;
S2.孵化至第5天時,進行第一次照蛋,取出無精蛋和死精蛋,孵化至第10天時,進行第二次照蛋,取出死胚蛋;
S3.孵化至第16天時,將鴿蛋從平面孵化機中轉至出雛機內,維持孵化溫度在38.2℃,調整空氣相對溼度至80%,通風,保證出雛機內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不低於20.5%,絕大多數仔鴿在第17-18天出殼,剩餘的為出殼困難的鴿蛋,在其上面噴灑少量39.5℃的溫水使鴿蛋潤溼,在第19天之前活胚蛋基本完全破殼。
實施例3
一種鴿蛋人工孵化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S1.使用平面孵化機進行孵化,一次孵化100枚鴿蛋,孵化溫度設定為37.8℃,孵化時空氣相對溼度設定為55%;
S2.孵化至第5天時,進行第一次照蛋,取出無精蛋和死精蛋,孵化至第10天時,進行第二次照蛋,取出死胚蛋;
S3.孵化至第16天時,將鴿蛋從平面孵化機中轉至出雛機內,維持孵化溫度在38℃,調整空氣相對溼度至75%,通風並鼓入氧氣,保證出雛機內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不低於21.2%,絕大多數仔鴿在第17-18天出殼,剩餘的為出殼困難的鴿蛋,在其上面噴灑少量38.5℃的溫水使鴿蛋潤溼,在第19天之前活胚蛋基本完全破殼。
實施例4
一種鴿蛋人工孵化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S1.使用平面孵化機進行孵化,一次孵化100枚鴿蛋,孵化溫度設定為38.1℃,孵化時空氣相對溼度設定為60%;
S2.孵化至第5天時,進行第一次照蛋,取出無精蛋和死精蛋,孵化至第10天時,進行第二次照蛋,取出死胚蛋;
S3.孵化至第16天時,將鴿蛋從平面孵化機中轉至出雛機內,維持孵化溫度在38.1℃,調整空氣相對溼度至78%,通風並鼓入氧氣,保證出雛機內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不低於22.8%,絕大多數仔鴿在第17-18天出殼,剩餘的為出殼困難的鴿蛋,在其上面噴灑少量41.2℃的溫水使鴿蛋潤溼,溫水內含有濃度為1.2%的醋酸,在第19天之前活胚蛋基本完全破殼。
實施例5
一種鴿蛋人工孵化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S1.使用平面孵化機進行孵化,一次孵化100枚鴿蛋,孵化溫度設定為38.2℃,孵化時空氣相對溼度設定為62%;
S2.孵化至第5天時,進行第一次照蛋,取出無精蛋和死精蛋,孵化至第10天時,進行第二次照蛋,取出死胚蛋;
S3.孵化至第16天時,將鴿蛋從平面孵化機中轉至出雛機內,維持孵化溫度在38.2℃,調整空氣相對溼度至79%,通風並鼓入氧氣,保證出雛機內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為23.5%,絕大多數仔鴿在第17-18天出殼,剩餘的為出殼困難的鴿蛋,在其上面噴灑少量38.5℃的溫水使鴿蛋潤溼,溫水中含有醋酸濃度為4.5%,在第19天之前活胚蛋基本完全破殼。
對比例1
對220枚通過若干親鴿自然孵化的鴿蛋的基本孵化情況,通過其與上述實施例1至5鴿蛋人工孵化方法進行對比。
實施例1至5中的鴿蛋人工孵化與對比例裡自然孵化的基本情況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中數據可知,通過本發明提供的鴿蛋人工孵化技術可大大提高孵化率,沒有破蛋,死胚率降低,孵化率基本在90%以上,比鴿親本自然孵化65.3%的孵化率有顯著提升。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